10 月中旬的廣州,秋意漸濃,油麻山景區的石階在午后的微光中泛著淡淡的濕意。19 日下午,一場關于善意與質疑的故事,就在這片山林間悄然上演,隨后在網絡上掀起了軒然大波。
![]()
當天,一名身高近一米七的女孩在登山途中不慎崴了腳,劇痛讓她瞬間坐在石階邊,臉色蒼白。同行的伙伴身形瘦小,嘗試攙扶女孩多次,都因力氣不足未能成功。無奈之下,伙伴只能向過往游客不斷求助:“有沒有人能幫忙扶她下山?”
來來往往的游客不少,有人停下腳步詢問情況,有人面露猶豫,最終卻都搖著頭走開了。并非大家冷血,而是 “背人下山” 這件事,背后藏著太多顧慮 —— 萬一途中摔倒,責任該誰承擔?萬一產生不必要的誤會,后續的麻煩恐怕比登山的路途還要漫長。
![]()
就在女孩和伙伴陷入無助時,一個穿著拖鞋、后背沾著汗漬的小伙停了下來。他眼神堅定,開口說道:“我可以背你下山。” 聲音不大,卻像一顆定心丸,讓周圍嘈雜的氛圍瞬間安靜下來。這個小伙,名叫李明陽(化名),來自河南。
李明陽沒有貿然行動,而是先解下自己的背包,墊在自己和女孩之間,接著耐心教女孩抓住背包背帶,還特意叮囑:“等等,別擔心,我會慢慢走。” 為了在濕滑的石階上踩得更穩,他干脆脫掉拖鞋,赤腳踩在微涼的石面上,腳趾緊緊扣住臺階邊緣,身體微微下沉,穩穩接住了女孩的重量。
![]()
下山的路并不好走,3 公里的路程,布滿碎石的石階蜿蜒向下。李明陽一路上偶爾會輕輕往上抖一下身體,常背人的人都知道,這是為了調整重心、減輕肩部負擔,避免長時間受力導致滑落。山風穿過樹葉的縫隙,吹得背包背帶 “嗒嗒” 作響,格外清晰。
女孩雙手緊緊攥著背帶,始終沒有去摟李明陽的脖子。或許是怕自己的舉動會讓對方感到冒犯,或許是擔心加重他的負擔,這份小心翼翼,藏著人與人之間的尊重。隨著路程推進,李明陽的腳掌被碎石磨得發紅,汗水順著脊背不斷往下淌,原本淺色的背包,也被汗水浸得深了好幾個度。
![]()
途中,有游客被這一幕打動,掏出手機記錄下過程;有人主動側身讓開道路,還時不時喊上一句 “哥們兒,加油”,為李明陽鼓勁。
經過 40 分鐘的艱難跋涉,李明陽終于把女孩送到了能打車的路口。他小心放下女孩,確認她能順利上車后,才彎腰撿起拖鞋,輕輕拍掉上面的灰塵,穿上后擺擺手,轉身就走,連自己的名字都沒留下。
![]()
目擊全程的王女士事后紅著眼眶說:“現在愿意這樣不圖回報伸出援手的人太少了,他讓我看到了人性里最純粹的光。” 本以為這會是一段被全網稱贊的暖心故事,可當視頻被發布到網上,登上熱搜后,評論區的畫風卻徹底變了味。
有人盯著女孩沒摟李明陽脖子這一點,指責道:“人家好心背你,你怎么這么冷漠?” 有人曲解李明陽途中 “往上抖” 的動作,陰陽怪氣地留言:“這兩下是故意的吧?心思不單純。” 更有甚者直接質疑整個事件:“肯定是擺拍,為了賺流量不擇手段。”
![]()
離譜的是,還有人在評論區爭論起 “正確的背人方式”—— 有人說李明陽應該用手托住女孩的大腿,這樣更穩;立刻就有人反駁:“萬一被說騷擾,誰負責?” 這些毫無根據的揣測和爭論,像一把把臟水,潑向了這段本應純粹的善意。
無獨有偶,前段時間還有一段類似的視頻引發討論:一名小伙在車站主動幫姑娘搬沉重的行李箱,姑娘特意拍了視頻表達感謝。
![]()
可評論區里,卻有人提醒姑娘:“小心他在你箱子上裝攝像頭。” 讓人意外的是,姑娘看到這條評論后,竟然回復了 “謝謝提醒”,字里行間滿是猶豫。原本溫暖的互動,就這樣被一句無端的質疑打斷,善意在半路就沒了蹤影。
事實上,李明陽用背包隔開身體,是為了減少不必要的接觸;女孩不摟脖子,是禮貌也是謹慎。這些人與人之間的分寸感,本是陌生人之間建立信任的可貴一步,卻被網友們扭曲成了 “冷漠”“心懷不軌”。而李明陽 “往上抖” 的動作,不過是背人時省力的基本常識,和 “惡意” 沒有半毛錢關系。
![]()
我國法律早已明確規定,鼓勵和保護見義勇為行為,因見義勇為造成損害的,行為人不承擔民事責任。制度層面為善意保駕護航,可輿論層面,卻總有人用惡意揣測給好人 “上枷鎖”。一個愿意停下腳步、冒著風險助人的人,付出了體力,承擔了可能的意外,難道還要面對鍵盤后的無端審判嗎?
有人說,在珠峰救人是偉大,在山間背人就是 “擺拍”,可勇氣真的有大小之分嗎?2023 年,中山的謝如祥在海拔 8450 米的珠峰上,放棄近在咫尺的登頂機會,轉身救人,最終被評為 “全國見義勇為模范”。無論是珠峰救人,還是油麻山背人,本質上都是 “看到別人需要幫助,自己能幫就上” 的選擇,動機沒有區別,都值得被尊重。
![]()
生活里的善意,從來都不是轟轟烈烈的表演,更多時候,只是一瞬間的本能選擇。李明陽說 “換作誰都會這么做”,這句話里沒有客套,只有真誠。我們或許不能每次都像他一樣勇敢上前,但至少可以做到不傷害那些愿意伸出援手的人。
下次在地鐵口看到老人吃力地抬著東西,不用猶豫,上前幫一把就好,不必特意打開相機證明自己,也不用糾結 “別人會怎么看”。因為這個世界的變好,從來都不是靠驚天動地的大事,而是由一件件這樣的小事積累起來的。
愿每一次善意的伸手,都能被溫柔對待;愿每一個接受幫助的人,都記得道一聲真誠的感謝;更愿當別人選擇助人時,我們不會用無端的質疑,打斷他的勇氣。畢竟,誰也無法保證,未來某天,當我們需要幫助時,不會期待有一個像李明陽這樣的人,愿意停下腳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