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的群山與沃野間,鄉村振興的號角正嘹亮吹響。作為從浙江義烏這片市場經濟沃土中成長起來的商業銀行,浙江稠州商業銀行(以下簡稱:稠州銀行)以地方產業為基、以創新為擎,通過其發起設立的安寧稠州村鎮銀行,將浙江先進的金融服務理念和創新的金融產品帶到彩云之南,在云嶺大地探索出金融服務“三農”的有效路徑。
從“一朵玫瑰”到“一片花海”
云南安寧,是全國鮮切花產業的重要核心區之一,每年3.24億枝鮮切花從這里運往全國各地,為當地農戶鋪就“綠色致富路”。但在這片花海背后,不少種植企業卻面臨著“有產業、缺資金”的困境——夢金鵬農業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
作為專注鮮切花種植的現代化企業,“夢金鵬”不僅坐擁千畝標準化種植基地,還整合了28家品牌加盟種植戶,構建起從昆明市花拍中心采購優質花源,到覆蓋全國一二線城市商超、花店的完整供應鏈,年銷量突破1億枝。可即便有穩定的供銷渠道和產量,企業仍因“無固定資產抵押”“資金全投入基地建設”陷入發展瓶頸:進口溫室設備需要更新、花期管護的化肥農藥要備貨、加盟農戶的種苗款需墊付……每一筆支出都讓資金鏈緊繃。
“跑了好幾家銀行,對方開口先問‘有多少抵押物’,只有稠州銀行的團隊,花了整整兩周泡在我們的花田里。”企業負責人回憶道。為了精準破解企業難題,該行組建了專項小組,深入了解了企業的種植技術、客戶群體、銷售回款周期,總結出“花期集中、資金需求急”的行業特性。最終,創新推出無抵押、純信用的“鮮花貸”,及時解決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如今,“鮮花貸”已從單一企業支持升級為“產業集群服務”。該行已為14個鮮切花種植農戶提供近1000萬的資金支持。同時該行還在“夢金鵬”架起了助農直播間,為當地特色農副產品直播帶貨,一場場充滿“花香”的直播,形成了從“貸動生產”到“帶火銷售”的全鏈條服務閉環。在金融助力下,夢金鵬的玫瑰品質進一步提升,加盟農戶的種植規模也不斷擴大,曾經的“一朵玫瑰”,正成長為帶動農戶增收的“一片花海”。
![]()
圖為稠州銀行共富直播間為當地產業直播帶貨 張雨菡/攝
破局“失地之困”,實現村莊“轉型夢”
“以前靠租地收租金,日子還算安穩;后來土地被征占,村里沒了收入來源,連村民的福利都快發不出來了。”提起曾經的困境,安寧市連然街道極樂村的村干部仍感慨萬千。極樂村下轄7個村小組,2萬余名村民,過去一直以出租土地為主要經濟來源。隨著安寧市城市化進程加快,村里65%的土地被陸續征占,加上片區全面禁養,傳統的一二產業“斷了路”,村集體經濟陷入“失地無業”的困境。
為了讓村民過上好日子,極樂村黨委經過反復調研、多方征求意見,最終定下“轉型第三產業”的發展方向——建設江和綜合市場,通過市場運營帶動集體增收。項目從動工到建成,歷時兩年,總投資超6000萬元,其中2400余萬元是村民集資款,3000余萬元為工程欠款。本以為市場建成后能快速盈利,可沒想到,由于村集體產業缺乏成熟的融資案例,本地多家銀行都因“無授信先例”拒絕了貸款申請,欠款只能靠市場微薄的運營利潤慢慢償還,項目一度陷入停滯。
該行了解到極樂村的困境后,并未因“無先例”而退縮,多次與村委會、市場運營方溝通,詳細梳理項目的運營模式、收益預期、還款來源,最終打破行業常規,創新推出“村集體貸”產品,為江和綜合市場管理有限公司提供800萬元資金支持,專項用于支付前期工程欠款,成為安寧本地首筆村集體貸款。
如今,江和綜合市場運營日趨穩定,不僅為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還帶動了周邊小微企業發展。該行并未停下服務的腳步,進一步推進“鄉村振興整村授信”工作,目前已為極樂村7個村小組的1000多戶村民完成授信。同時,該行還為市場內的小微企業提供授信、資金結算、零幣兌換等一站式金融服務,讓村集體經濟從“輸血”轉向“自我造血”,村民的生活不僅迎來了新的起色,極樂村的“轉型夢”也終于照進現實。
跨越55公里山路,讓“一片葉子”滋養彝鄉綠色發展
“我們有好山好水,有優質的茶葉,可就是沒錢搞旅游開發,眼睜睜看著好資源浪費。”在雙柏縣三尖山綠茶莊園,負責人曾一度因資金問題愁眉不展。自雙柏縣委、縣政府提出“三山兩江一河”生態旅游戰略后,莊園便計劃打造“茶經濟+文旅經濟”融合項目——建設網紅打卡觀光臺、開發茶葉研學線路、推出茶園露營體驗,可產品積壓導致的資金周轉困難,讓項目遲遲無法落地。
稠州銀行得知情況后,立即啟動“綠色通道”,行長親自掛帥,黨員干部包片負責,從茶園的種植規模、茶葉的加工工藝,到文旅項目的規劃設計、市場前景,每一個細節都反復研究。最終,針對莊園“無抵押物”的難點,為其量身定制了純信用“茶旅貸”,迅速為該項目建設一期送上“及時雨”,提供100萬元資金支持。如今,三尖山綠茶莊園的網紅觀光臺已成為當地打卡勝地,茶葉銷量也因文旅融合提升了30%。
金融服務的腳步,不僅停留在企業,更延伸到了偏遠山村。雙柏縣法脿鎮,這里海拔2000米,山路崎嶇,村民們世代以種植茶葉為生。隨著當地“茶旅融合”戰略的推進,不少村民想擴展茶園、開辦民宿,卻因缺乏啟動資金只能“望而興嘆”。為了打通金融服務的“最后一公里”,該行的工作人員驅車跨越55公里山路,一次次深入村寨開展整村授信工作。
“以前守著好山好水愁銷路,現在有了稠州銀行的貸款,我不僅擴大了茶園,還開了民宿,周末根本忙不過來,年收入翻了兩番!”村民李大哥的臉上滿是笑容。截至目前,該行已為法脿鎮提供整村授信金額1000余萬元,惠及農戶100余戶,為當地小微企業提供資金支持500余萬元,服務小微及個體工商戶30余戶,讓“一片葉子”真正富了一方百姓。每當該行的“紅馬甲”服務隊走進茶園,鄉親們總會遞上一杯熱氣騰騰的新茶:“感謝黨、感謝稠州銀行,把政策送進咱家門!”
![]()
圖為雙柏縣法脿鎮茶園采茶現場 張雨菡/攝
從安寧的鮮切花田,到極樂村的綜合市場,再到雙柏的茶山民宿,從義烏的市場基因到云南的鄉土情懷,稠州銀行用實踐證明: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既要“接地氣”,也要“創新氣”,該行切實以“創新”為筆,以“責任”為墨,將金融服務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
作為深耕縣域金融的重要舉措,稠州銀行自2008年起在全國多地發起設立村鎮銀行,覆蓋云南、江蘇、江西、廣州、四川、重慶等多個省份,構建起服務“三農”的金融網絡,通過這張三農新網,該行不僅將浙江金融的先進理念帶到當地,更通過“一行一策”,深度融入地方經濟,創新推出了一系列契合當地需求的金融產品,在支持特色產業、推動集體經濟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服務當地鄉村振興的重要金融力量。
如今,稠州銀行在云南的實踐已成為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生動樣本。隨著該行村鎮銀行網絡的不斷完善,將有更多鄉村在這張金融網絡的支撐下,繪就產業興、鄉村美、農民富的嶄新畫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