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全媒體訊(椰網/海拔新聞記者 陳勇合 柯育超 攝影報道)10月21日,2025海南自由貿易港法律周成果新聞發布會在海口召開。海南省律師協會會長符瓊芬在會上介紹,10月15日至19日舉辦的本屆法律周,吸引全球14個國家和地區700余名中外法律名家、企業代表齊聚,圍繞“法治自貿港·共享新機遇”主題共謀發展,為海南自貿港即將于12月18日啟動的全島封關運作筑牢法治根基。
![]()
本屆法律周由中華全國律師協會、“一帶一路”法律服務聯盟指導,海南省律師協會主辦,是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關鍵節點的一場法治盛會。活動期間,高規格開閉幕式、16項法律服務合作框架協議集體簽約、16個主題交流會、30余場主題演講與研討會、仲裁觀摩庭等活動密集開展,180余名嘉賓參與致辭與對話,還同步舉辦律師專場音樂會、法律服務機構開放日及非遺文化參觀等活動,亮點紛呈、成果顯著。
亮點一:中外嘉賓云集,共商法治建設新路徑
開幕式上,海南省人民政府省長劉小明、司法部副部長武增等多部門及地區領導出席并致辭。劉小明提出的“越是擴大開放,越要重視法治;越是深化改革,越要彰顯法治”,成為活動期間嘉賓引用最多的金句。此外,中國政法大學、歐盟中國(合作)中心、香港律師會等國內外機構代表,以及30個省市律師協會、企業及海外僑商僑領共同參與,深化法治領域國際交流合作,凝聚自貿港建設共識。
亮點二:聚焦封關運作,繪就法治保障新藍圖
活動緊扣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核心需求,通過多場主題活動強化“法治是自貿港建設的基石和核心競爭力”理念。中國政法大學羅翔教授《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專場講座引發廣泛關注,與會者一致認為,高水平開放需要高質量法治保障。同時,針對涉外法律服務、瓊港合作、封關運作法治保障等議題的探討,明晰了自貿港規則銜接與制度創新路徑;圍繞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法律挑戰,嘉賓就數據跨境流動、知識產權保護等前沿問題展開前瞻交流,為構建創新與規范并重的監管框架提供智力支持。
亮點三:拓展合作維度,共建全球法律服務網絡
本屆法律周推動多項務實合作落地。開幕式上16項重量級合作協議簽約,合作范圍從區域性聯動擴展至國際組織、海外僑團、知名高校等多元領域,其中海南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律協、國際知名網上仲調機構等簽約,標志著海南法律服務對外開放能級顯著提升。活動期間,全省律所及相關機構共接待中外嘉賓450余人次,達成48項合作協議或意向,海南省律師協會還與歐盟中國(合作)中心、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律師公會簽約,擬設立中烏律師(海南自貿港)合作交流中心。此外,仲裁觀摩庭展示了海南臨時仲裁規則等制度創新成果,法商融合出海對話交流會實現法律服務供需精準對接。
亮點四:凝聚行業力量,塑造法律職業共同體新形象
活動全面展現海南法律人的專業素養與國際視野,法官、仲裁員、律師等法律從業者通過專業活動與文化展演,彰顯自貿港建設“護航員”與“生力軍”的擔當。“一帶一路”法律服務聯盟發布《支持海南自貿港建設行動清單》,將行業支持具體化、項目化。律師專場音樂會上,海南特色歌曲、黎錦旗袍秀、儋州調聲等非遺元素融入,實現文化與法治深度融合。
符瓊芬表示,相較于首屆,本屆法律周在議題設置、交流形式、成果落地等方面實現新突破,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提升。下一步,海南省律師協會將持續釋放法律周“溢出效應”,做好成果轉化,推動海南成為全球投資沃土、法律服務新高地與高端法律人才聚集地,為自貿港建設提供堅實法治保障。
【責任編輯:苗小藝】
【內容審核:蘇應杰】
版權聲明:國際旅游島商報全媒體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版權作品,歡迎轉發,但非經本報書面授權同意,嚴禁包括但不限于轉載或改編、引用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