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會拿捏中國市場
作者|王磊
編輯|秦章勇
日產汽車,到中國40年了。
1973年,隨著一輛CEDRIC公爵車型的下船,日產叩開中國市場大門,1985年,日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前身——日產汽車公司北京辦事處成立,標志著這家跨國車企正式進入中國。
10月16日晚,日產中國在杭州辦了場40歲的生日活動。
這場生日Party對日產來說有著承上啟下的意義。日產汽車公司首席執行官伊凡·埃斯皮諾薩親臨現場,履新不久的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馮長軍,也現身活動現場。
現場見到了很多經典的老車,像CEDRIC公爵、戰神GTR等,還有很多歷史車型。當然,活動不只是來講情懷故事,還提前亮起了肌肉,一口氣亮相三款新車。
![]()
首先是日產汽車旗下首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日產N6,還有市面上首款搭載鴻蒙座艙的燃油車天籟·鴻蒙座艙車型。第三款,也是最令國內車迷期待的,傳奇性能車Z NISMO正式官宣將引入中國市場。
面相極度內卷的中國汽車市場,日產汽車開始真正出招了。
01
全球首款鴻蒙座艙燃油車
伊凡·埃斯皮諾薩在活動一開場,就為中國市場之于日產汽車全球戰略的意義定了調,“轉型的關鍵在中國,中國市場不只是重要,而是至關重要。”
![]()
他表示,日產的成果已經開始逐步顯現,此前上市的東風日產N7就是最好的注腳。
作為東風日產首款純電車型,上市以來的銷售表現,讓日產體會到了“久違”的大賣,比如50天累計大定突破20,000臺,成為最快大定破萬的合資純電車型之一。
自上市后,銷量也沒讓日產失望,連續多月獲得合資新能源車型銷量榜首,其中6月憑借6189輛的零售量穩居合資純電第一,7月以6455輛的銷量位居合資純電轎車第一,在8月份更是成功突破一萬臺大關,交付10148輛,成為首個“單月銷量和交付雙破萬”的合資純電車型。
不得不承認,在合資車領域,東風日產N7確實成了一匹黑馬。
這也讓東風汽車有限公司總裁馬智欣在活動現場有底氣的說出,“日產中國也通過打造出卓越和廣受好評的產品取得了轉型的初步成果。”同時,他還表示,在全新的Glocal模式下,日產汽車將真正實現為中國造車,并從中國走向全球。
此外,東風日產N7還將迎來第二次大版本OTA升級,正式進化為“滿血版”。新版本將搭載人機共駕的“城市記憶領航”功能,同時,自動泊車功能也進一步升級,融合“記憶泊車”能力,更加貼合用戶實際使用場景。
當然,東風日產N7只是開始,2025年4月上海車展上,日產就已經公布其產品規劃,即到2027年夏季前,將在中國推出10款新能源車型,其中9款屬于日產品牌。
而在今年第4季度, 就有3款全新車型——日產N6、天籟·鴻蒙座艙,以及FRONTIER PRO。
第一款就是日產汽車旗下首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日產N6,不光外觀相似,技術上也同源,某種程度上可以把它看作“插混版N7”。
![]()
車身長寬高分別為4831/1885/1494mm,軸距2815mm,全新1.5L混動專用發動機,最大功率75kW,驅動電機最大功率則為155kW,還搭載了同級最大的21.1kWh電池,沒有續航焦慮,同時兼顧了用車成本。
車上像N7同款的AI零壓云毯座椅,以及Momenta方案輔助駕駛大概率不會缺席。
第二款車就更厲害了,全球首款搭載鴻蒙座艙的燃油車型-天籟·鴻蒙座艙,很難想象“鴻蒙座艙”能和“燃油車”拼在一起。
![]()
這款車搭載了和華為一起研發的HarmonySpace 5.1 系統,用上了15.6英寸大屏,用日產的話來講,要打造燃油智能第一車,不僅如此,車上還用上了HUAWEI SOUND音響。
有關這款車詳細的信息,活動上沒有過多披露,不過天籟成名已久的舒適大沙發,再加上鴻蒙座艙幾乎是如虎添翼,天籟·鴻蒙座艙大概率會讓不少人種草。
除此之外,還有日產全球首款插電式混合動力皮卡FRONTIER PRO,此前已經在今年上海車展期間展示。
活動上,之所以拿出這三款車,不光是因為將在今年的第四季度發布,更是因為這三款從設計到研發生產,都是由中國的本土團隊主導。
![]()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黨委常委、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周鋒也表示,這三款車型“從設計到量產,都體現了Glocal模式的全面落地,是中國速度的高效協同”。
作為活動的“彩蛋“,伊凡·埃斯皮諾薩則是宣布, 傳奇性能車Z NISMO將正式引入中國市場,將在明年加入日產中國的產品陣容。
02
轉變已經開始
22年前,東風汽車與日產成立東風有限合資公司,迄今依然是中國汽車行業合作規模最大、合作層次最深、領域最廣的合資項?。
但眾所周知,在電動化、智能化時代,傳統品牌在華發展壓力極大,不少人也都聽過日產此前經歷多輪銷量下滑帶來顯著壓力的消息。
在這次的活動上,作為日產中國一把手的馬智欣直言不諱:
“今天,中國市場對日產最大的期待和挑戰是什么?我得到的反饋非常直接:動作慢了、產品更新不夠快。這句話,讓我感受到壓力,也讓我更加清醒——轉型,必須加速。”
![]()
在馬智欣看來,中國市場的競爭邏輯已變,外資品牌必須學會以中國速度創新,基于此,日產的選擇是更深入的本地化。
不難發現,從N7,再到活動上亮相的三款新車,都是中國團隊在主導開發,這也是日產提出的“Glocal”模式。
簡單來說,就是從中國走向全球。
在這種模式下,馬智欣表示,在產品定義、開發節奏、供應鏈整合,以及價格策略上,中國團隊都拿到了比以往更大的主動權。
![]()
這也意味著,日產不僅是為中國市場造車,也將以中國為跳板反哺全球。
伊凡·埃斯皮諾薩表示,中國團隊正幫助日產在全球范圍內加快新能源轉型,并推動出口增長。
日產汽車轉型落后已是事實,但從技術儲備來看,日產仍有自己的品牌和技術積累,在馬智欣看來,無論市場如何變化,“技術日產”這四個字仍被認可,“日產不是只會造燃油車,新能源時代日產依然有實力站在舞臺中央。”
從燃油巨頭到現在的電動化追趕者,身份的轉換,或許更能讓日產體會到“巨變”的不易。40年已過,日產中國也將站上一個全新起跑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