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8日,在2025 奇瑞全球創新大會上,奇瑞董事長尹同躍給奇瑞提了「新要求」,要從“新能源不客氣”“智能化不客氣” 向 “全球化創新體系不客氣” 做第三次戰略升級!和前兩次尹同躍怎么說,奇瑞就會怎么干,看到新的目標后,很多人都已經提前要暢想奇瑞在全球化發展上到底要拿回怎樣的成果。
小鵬汽車的創始人,何小鵬說過一句話,你今天想害誰,就讓誰去造車!
這是句玩笑話,但這句玩笑又道盡了今天經營好一家汽車企業背后的辛酸和辛苦。產業鏈長、復雜性高、市場需求亂、容錯率低,是任何一個想經營好一家汽車企業的管理者不得不思考的4個問題。這4個問題放在今天汽車這個險象環生的賽道里,至少能說明,找到確定性的一步已經不易,規劃出一個方向,還能一步步實現,又是何等的難上加難。
可有人說,尹同躍每次給奇瑞定戰略,簡單的就像“老漢砌墻”!
原則是每塊兒磚“碼”的必須實,要求是,說起多高,就得砌多高!總之,目標沒有濾鏡,行動不能摻水分;至于定下戰略的奇瑞,就像開了導航,指哪走哪,既不會繞路,也不會偏航!
3年3次“不客氣”!人們看出了,奇瑞但凡到了需要總結的時候,尹同躍一定能找到方向和辦法;至于3次不客氣,奇瑞也用用行動向整個行業去證明了,無論是什么樣的環境里,奇瑞把“諾言兌現”靠的都是能力!
文|鍋斯傅 Wind
編輯|李佳琪
圖片來源|網絡
1
奇瑞,到了該「總結」的時候!
10月,向來是檢驗企業年度戰略完成度的一個重要節點。
除了卡在“金九銀十”這個傳統沖量消費節點的尾巴;作為每年Q4的開局,10月還是一個能讓一家企業去充分結合前序的銷售數據和市場反饋,來進一步驗證自己全年的戰略是否奏效,以及如何在剩余的時間去做進一步的優化和挑戰,確保全年和長期戰略目標的實現的重要節點。
![]()
和往年不同,今年10月對奇瑞來說特殊意義尤甚。剛剛完成上市,奇瑞終于圓了20余年的「上市夢」。上市,固然是好消息,但當一家企業開始對資本市場“透明化”后,外部對其審視的角度,也不免要開始變得更為多元,甚至不免有關注者借著上市的由頭,對奇瑞圍繞高端化、新能源轉型,來提出這樣那樣的質疑:奇瑞的盈利水平能否持續提升?新能源業務的差異化優勢何在?海外市場的高增長是否具備韌性?
2024年奇瑞集團全年銷售汽車260.39萬輛,同比增長38.4%,年營收首次達到480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50%。今年前三季度,奇瑞集團累計銷售200.78 萬輛,同比增長 14.5%,又創下品牌史上最快突破年度 200 萬輛的紀錄,截至9月,奇瑞集團全球的累計用戶已經超過1772萬,這其中海外用戶已經超543萬。
成績是一家企業階段性發展的最好證明,和問題相比,成績更能說明奇瑞應對挑戰的能力和發展韌性的邊界。但站在另一個層面上,過去一年在銷量和市場份額上高歌猛進并取得成果,也意味著奇瑞自身也已經到了一個全新需要通過總結,來讓外界重新認識奇瑞,了解奇瑞、認可奇瑞的時候!
去年,同樣的時間點,首屆創新大會召開。奇瑞發布四大核心技術、四大實驗室及系列發展計劃,并向行業許下「技術攻堅」的承諾。今年,重新召開創新大會,奇瑞到了要把過去這一年的具體執行結果,圍著市場與行業最期待、最關心的部分,進行系統性地展示和解讀。這或許也就解釋了,為什么在今年的創新大會上,奇瑞要對外集中展示了五大技術領域的十余項全球領先成果:飛魚智能底盤系統、熱效率達48% 的鯤鵬天擎發動機、獵鷹智駕大模型、伯牙之音座艙聲學方案以及凌霄飛行平臺...
![]()
通過這些過程化、結果化的具體展示,奇瑞就是要證明,今天圍繞電動化、智能網聯等關鍵技術領域,奇瑞已經走到了全球前列,要讓關注者、資本市場重新對奇瑞重新樹立技術領先、產品多元、發展強勁以及生態開放的一系列認知。對奇瑞來說,產品只是一家企業轉變的表象,技術往往才是支撐這家企業迭代的內核。
傳統車時代,人們對一家規模化企業的認知,就是經濟性!簡單說,就是誰打造出來的產品,好用又便宜。但到了新能源時代,人們似乎開始只是單純在用“功能”區分產品。而這種情況對于任何一個需要體系化發展的產業與個體來說,本質都是一種褻瀆,尤其是對汽車這個無比依賴大投入慢產出的行業。從越野車到高端家用車再到面向年輕人的個性化車型,風云、星途、ICAR、縱橫...奇瑞今天產品矩陣的豐富多樣性,以及各個產品所有獨特的技術亮點和品質保證,這絕不是奇瑞階段性滿足市場的集中展現,而是從技術、產品再到各品牌完成這樣集中亮相,完成一場系統性的回顧。
![]()
這也就區分出了“消費型企業”和“技術型企業”在遵循這個客觀行業發展規律面前的本質性區別,甚至一定程度還暗含了奇瑞接下來還要在3個層面去做的戰略優化:1、推動資本市場對奇瑞的認知從財務敘事轉向價值敘事;2、引導對品牌的感知從品牌認知到價值認同;3、實現內部體系從戰略傳導到思想統一的全面對齊。
如果要用一句話去概括這樣一場“路演式活動”的主基調,應該是奇瑞已經看到了市場、資本又給了這家企業,想成就一番事業機會!只不過這個機會,是需要奇瑞面對存量時代、消費降級、市場遇冷...這些現實制約的情況下,要區別消費企業那些只會圍繞產品端,對比空間、功能、配置這些感官上的表面文章,要扎下去好好思考如何還能從技術的本源上做出更多「革新」才能抓住的機會。
2
從「抄超」到全球創新,尹同躍如何看汽車反內卷?
今年的奇瑞創新大會上,很多人記住的都是“XX之最”,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大,出席省市領導規格最高...
總而言之,輿論想表達的無非是,像全球創新大會類似規格的活動,奇瑞前所未有。卻沒什么說得清楚,為什么在這場備受矚目的活動上,尹同躍要宣布奇瑞從“新能源不客氣”“智能化不客氣” 向 “全球化創新體系不客氣” 做第三次戰略升級!
![]()
如果換成是一個“務虛”的領導,可能會需要這樣類似的熱鬧。但尹同躍不是這樣的人!敢花5年,用1000億,養20000人的團隊搞研發,這都說明,尹同躍早就想清了一件事兒,那就是,經營好奇瑞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任重道遠!發展是需要時間和精力去培育的,如果僅是靠有產品,再去找用戶的,結果最終一定和市場、和需求脫節!
也許到今天,很多人還是不理解尹同躍為什么要提出對全球化目標不客氣。但如果用“痛定思痛”形容十幾年前,尹同躍看到奇瑞汽車發展存在的問題,也許能理解十幾年后的今天,尹同躍的新判斷,那就如果依賴借鑒的發展模式缺乏核心競爭力,就是逆全球化,就一定沒有出路。
嚴格意義去分析,從2010年,也就是奇瑞結束了長達10年的「抄超戰略」后,尹同躍帶領奇瑞就在做一件事,那就是:把技術、研發和奇瑞這家企業的長期競爭力去做匹配!正是這一時期的反思,讓奇瑞完成了三個關鍵認知升級:1、企業可持續發展必須堅持正向開發;2、核心技術是戰略獨立性的基石;3、長期主義是企業穿越周期的唯一路徑。
![]()
和其他企業的發展路徑都不一樣,奇瑞今天的全球化創新體系,是在以出口領域的影響力為基礎建立起來的。如今之所以能深度覆蓋起全球110 個國家,海外用戶超 470 萬,能第一個成為從 “中國品牌” 實現向 “全球品牌”的企業,很多人只知道,奇瑞遵循的是 “三個開發” 和 “一個貢獻”的原則 ,即海外當地法規開發、適應性開發、產品競爭力開發及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貢獻。卻不知道,支撐奇瑞能把, “三個開發” “一個貢獻”落實下去,靠的是15年前,尹同躍痛定思痛喊出那句“寧可銷量排名跌出前十,也要完成戰略轉型”的狠勁!
20年前的中國,第一次超過德國成為全球第三大汽車生產國。為了在競爭中不落下風, “先推新產品,再找目標消費群” 的策略,幫奇瑞的產品線覆蓋更多的市場細分領域。但發展被帶來的問題是 “唯項目論”思維,讓幾十個新車項目同時推進,研發資源被嚴重分散后帶來需求脫節,奇瑞第一次在高端化戰略吃了虧,這種連鎖反應致使市場進入微增期后,奇瑞出現銷量“天花板”,渠道帶來內耗,規模不增反降,品牌形象也變得不再清晰。
![]()
之所以,奇瑞敢把全球化定為不客氣的方向,本質就是尹同躍看到了,今天中國新能源高端化和中國汽車,像極了20年前“先推新產品再找目標消費群”的奇瑞,看到了到一家企業接下來的發展,不僅需要管理和文化的創新,歸根結底要靠技術和產品的創新,因為奇瑞證明了“技術研發永遠是企業核心競爭力!”
就像尹同躍形容的那樣,奇瑞的全球化創新體系,一定是建立在技術創新體系、文化創新體系及管理創新體系三大核心支柱之上;之所以要把全球創新明確成戰略方向,尹同躍是要在文化上要引導奇瑞,無論是何時、何地,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回歸到,在管理上,堅持質量比銷量更重要、堅持創新比利潤更重要的經營理念上來,從而讓外界看到奇瑞到底如何圍繞全球化的發展目標,又具備了怎樣的基礎、規劃以及展現出何等的定力。
3
瞄準“全球化”,抹平「信息差」!
一句貫穿十幾年奇瑞發展的主線,支撐讓奇瑞敢把全球化明確成下一個不客氣的目標,如果說2010年的認知覺醒,讓奇瑞開啟了向「技術驅動」的轉型,那么如今在圍繞既有技術成果、創新體系進行系統性地總結和梳理,背后就是尹同躍意識到,接下來的中國汽車的創新體系,也需要復盤的是過去幾十年中國汽車發展的過往,才能找到下一個五年、十年突破點的。至于才能如何突破,就是要靠長期主義,一種不能只是追求規模和速度的長期意識。
![]()
今年前三季度,奇瑞集團累計銷量達到200.78萬輛,同比增長14.5%;其中海外出口銷量達到93.64萬輛,將近占據奇瑞銷量的一半。隨著海外業務占比持續提升,奇瑞更需要均衡展現其全球實力與技術儲備。
如今,這場千人聚會,邀請全球媒體、供應商、經銷商齊聚蕪湖,核心目的就是打破這一壁壘,站在一個全球化視野的基礎上,真正打破國內外的信息差,實現“國內國外一個奇瑞”的認知統一。
![]()
比如大會發布的全新顛覆性技術——鯤鵬天擎48%熱效率發動機,是奇瑞鯤鵬技術體系的重要成果。要知道,目前市場主流發動機熱效率一般在38%到45%左右,向上每提升1%都面臨極大系統性困難,鯤鵬天擎發動機通過26:1超高膨脹比、雙曲三聯動機構、35%EGR率、絕熱涂層技術等黑科技,實現真正的汽油機48%熱效率,未來有望推動混動汽車進入油耗“1時代”。接下來,奇瑞會基于出口優勢,推動鯤鵬天擎發動機等前沿技術在全球的普惠,讓中國混動在全球加速混動技術的升級。
![]()
如果說,技術是奇瑞打破信息差的底氣,那么以出口領域的強勢影響力為基礎,奇瑞實際上也在構建面向全球的技術創新體系。目前,奇瑞已經實現遠銷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全球擁有16個KD工廠,已構建起涵蓋8大研發中心的全球協同創新網絡,匯聚30000+研發人員,攜手28位首席科學家,針對全球不同的復雜用車環境,以覆蓋全球、全域、全場景的開發與驗證,帶來適合全球用戶的世界級技術,打造面向全球的技術創新體系。
![]()
在打造全球化體系的發展過程中,奇瑞也要“不客氣”!更多是尹同躍的戰略思考與判斷,他相信接下來全球化企業接下來的分化,帶給企業自身的是一場認知革命;帶來用戶的,是一次消費觀念的重塑。奇瑞,在想全球化體系邁進過程中要做的,就是讓這兩種現象對稱,要讓整個體系接下來的發展,打破過去自成體系的發展模式,讓技術與信息的無縫流轉,讓企業的技術標簽和信息與全球消費觀念實現高度統一。
如今當尹同躍在臺上系統闡述奇瑞的技術成果與全球化藍圖,擲地有聲地宣布,奇瑞的全球創新體系也要“不客氣”了后,在場的國內外供應商、經銷商、媒體及行業專家都能清晰地感受到,圍繞著整個奇瑞的發展,尹同躍的語調一次比一次堅定,思路也一次比一次清晰。接下來,當全球用戶在任何市場,看到的都是同一個立體、真實的奇瑞,人們更會相信,奇瑞代表的中國汽車,必將在全球汽車產業中建立起長期、穩定的信任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