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對中國BEV(純電)加征關稅后,歐盟又想要對發展迅速的PHEV(插電混動,不含增程EREV)舉起屠刀,但這次可能針對技術落后的歐洲PHEV。
10月中下旬,歐洲知名環保組織Transport & Environment(簡稱T&E)突然丟出了一個“大雷”,把PHEV揭了個底朝天——實際排放量遠超官方數據,既不環保也不經濟,報告呼吁歐盟取消對PHEV的補貼。
![]()
發布這份報告的T&E主管Lucien Mathieu更是憤怒地表示:“PHEV是汽車史上最大的騙局之一,它們的排放幾乎和汽油車一樣多。”
01,PHEV多排放了5200萬噸二氧化碳,少交了近60億歐元罰款
T&E發布的這份名字叫《Smoke screen: the growing PHEV emissions scandal》(《煙幕:不斷加劇的插電混動排放丑聞》的報告,直接把矛頭指向了全歐洲的PHEV,核心結論就一句話——PHEV的實際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官方測試數據高出接近5倍!
按照歐洲現行的WLTP測試標準,PHEV在滿電滿油狀態下測試,官方二氧化碳排放只有28克/公里左右。
![]()
T&E調查了12.7萬輛歐洲PHEV車主的2023年真實用車數據——實際平均排放高達135克/公里,比官方數據高了近5倍!比例還在逐年提升的,2021年才3.5倍。
而燃油車平均排放166克二氧化碳/公里,PHEV只低了19%。
T&E統計了大量PHEV車主的真實使用情況,車主實際用電動模式駕駛的里程只占全年駕駛距離的27%左右,剩下的73%全靠燒油!
![]()
這就非常尷尬了——本來是為了環保買的PHEV,結果因為不充電,當燃油車開,減排效果微乎其微,這不是脫褲子放屁嗎?
把PHEV當油車開,家用車說得過去,公務車就更過分了——很多歐洲國家為了鼓勵購買,給購買PHEV車提供高額稅收優惠。
這就導致大量公司買PHEV當商務車,反正有補貼不拿白不拿。但這些車基本都是“油老虎”——司機開著公司車到處跑,油費公司報銷,誰還費時費力充電?
報告發現,因為電機功率不夠,即使在電動模式下,PHEV發動機平均每100公里仍消耗3升汽油,每公里排放68克二氧化碳,是官方測試數據的8.5倍。
T&E的報告指出,2021至2023年間,PHEV多排放了5200萬噸二氧化碳,而車企通過銷售PHEV而非純電動車,節省了近60億歐元的罰款。
環保組織這次是真怒了:“這根本不是在推動環保,而是在浪費納稅人的錢給'假環保'車型買單!”
02,油改電,歐洲PHEV技術不行?
歐洲的PHEV遭受如此待遇,其實一點都不冤,因為它們主要采用P2電機的并聯式結構,按中國的標準是比較落后的“油改電”,真是“有電一條龍、沒電一條蟲”。
![]()
大眾、保時捷、BBA們在中國市場也推出過類似的PHEV,純電續航短,沒電時就是一臺燃油車——比燃油車還慘,因為還背著沉重的電池和電機,自然在市場上不好賣。
![]()
我們以T&E提到的2022款寶馬X5(參數丨圖片) xDrive45e為例,這是歐洲PHEV中的佼佼者,最大功率比同燃油版X5多出40kW,但零百加速反而慢了0.1秒,因為電池和電機多出的幾百公斤。
![]()
更值得一提的是,該車的電機功率僅為82kW,還不到3.0T發動機210kW的4成,與中國同級別車型唐LDM相比,像是燃油車,更不用說還有60萬元的價差。
![]()
官方數據稱該車純電續航80公里,實際通勤中純電只能撐到61到64公里。
![]()
我們再看看2022款奧迪Q5 TFSI e,該車僅搭載17.9kWh電池,WLTP純電續航里程為73公里,但該車的整備質量為2.1噸,而同款純燃油版只有1.9噸,多出的200公斤全是電池和電機。
因為該車的電動機功率不足以應對高速或爬坡,發動機必須頻繁介入,導致即使在電動模式下也要消耗燃油,甚至比同級燃油車高。
03,歐洲2035年的目標,中國PHEV現在就達到
為了改變當前PHEV的被動局面,T&E給歐洲PHEV提了2035年的目標:一、電動機的功率必須至少是內燃機的3倍;二、純電續航里程應至少達到200公里;車輛必須具備快速充電功能,并支持100千瓦以上的直流充電。
看到歐洲PEHV遙不可及的目標,中國網友都要笑了:這不是中國PHEV的當下嗎?
中國PHEV的大多數為P1+P3的混聯式架構,純電續航超過200公里的不少,并支持超充(250kW以上),平時可以當一款純電車來使用,匱電時就是一款油電混動車(有保電功能),油耗低,自然也節能減排。
我們以比亞迪的第五代DM-i為例,其官方百公里匱電油耗為2.6L/100km。
唐L DM的尺寸與寶馬X5 xDrive45e相當,其電機功率為400kW,發動機僅為115kW,電機約為發動機功率的3.5倍,這才是PHEV該有的樣子。
![]()
吉利EM-i混動系統采用1.5L發動機與DHT變速箱,部分車型通過熱效率46.5%的發動機進一步提升燃油經濟性。 如銀河星耀6(同系列車型)在匱電狀態下實測油耗約2.8L/100km。
也有網友表示,這份報告可能是為阻止中國PHEV進入歐洲為開征關稅準備輿論,但中國的PHEV或許不會重蹈BEV的覆轍,因為除了成本優勢外,PHEV的技術領先不少,正在歐洲市場攻城略地。
根據Dataforce的數據,今年9月,中國汽車品牌在歐洲銷量同比激增149%至90,571輛,份額也達到創紀錄的7.4%。其中,PHEV的銷量占比從去年同期的3%升至29%;而BEV的銷量占比則從去年同期的48%降至32%。
![]()
就在8月,中國汽車制造商在歐洲PHEV領域的市場份額,一舉突破了9.8%的歷史新高!
根據中國乘聯會的統計,今年1-9月,中國PHEV占全球75%的份額,歐洲則從2018年的28%跌至今年的17%。
04,如果取消補貼,對歐洲PHEV市場影響有多大?
如果PHEV的補貼真的退坡或取消,影響會有多大呢?
今年1-9月,歐洲PHEV注冊量達到72.29 萬輛,市場份額從 2024 年的 6.9% 升至 9%。其中,寶馬、奔馳、奧迪、沃爾沃等傳統車企的PHEV車型占了大頭。
![]()
歐洲各國對PHEV的補貼政策不同,德國和法國的力度比較大,現在政策已經開始明顯“松動”了。德國在2025年初就宣布,從2026年起逐步削減PHEV補貼,從每輛4500歐元降到1500歐元;荷蘭更狠,表示2025年底后購買的PHEV不再享受任何稅收減免;挪威雖然還保留部分優惠,但要求PHEV的純電續航必須達到80公里以上,比現行標準提高了整整六成,否則就按燃油車征稅。
![]()
預計很多車企會被迫調整產品線——要么把PHEV當過渡產品趕緊清庫存,大眾集團內部在討論“2027年后逐步停產PHEV車型”,奔馳也在評估“是否壓縮PHEV產能”。(文|DA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