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糟粕醋借酸湯熱潮走紅全國,上游供應鏈企業正通過供應鏈升級與智能化生產,解決標準化、規模化難題。
![]()
酸湯的風潮正盛,越來越多地方酸湯風味走向大眾視野。
紅餐產業研究院調研顯示,當前,貴州酸湯、云南酸湯、海南糟粕醋成為三大熱門酸湯種類。“酸湯”風味浪潮下,酸湯火鍋強勢出圈,酸湯粉、酸湯烤魚等專門店在全國多地開花,發展多年的酸辣粉、酸菜魚等品類也獲得了不少關注。
其中,海南糟粕醋被一眾網友稱為“掌管水煮菜的神”。從全國范圍來看,涌現出了濠七、瀾海邑、瓊州糟粕醋等專做糟粕醋火鍋的品牌,與此同時,海底撈、朱光玉、椰小雞?椰子雞等餐飲品牌也紛紛推出糟粕醋相關菜品。
不過,從海島走向全國的糟粕醋,眼下仍面臨一些品類成長中的“煩惱”。
酸湯熱潮下,糟粕醋全國走紅
近兩年,糟粕醋的熱度不斷走高。截至目前,#糟粕醋火鍋 相關話題,在抖音上的播放量近10億;近三個月,糟粕醋在小紅書上的相關筆記超1萬篇。
在線下消費市場,糟粕醋不再局限于海南本地,而是迅速走向全國。如今,在北京、上海、廣州、沈陽等城市,都能看到糟粕醋餐飲店的身影。
不過,糟粕醋作為傳統的地方性美食,過往小規模、作坊式生產也面臨一些問題,比如產量有限、風味穩定性較弱等。當這股風潮走向全國各地,也對各大餐飲品牌標準化、規模化的產品能力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上游供應鏈企業敏銳捕捉到這一市場契機,也開啟了生產方式創新、上線自動化、智能化生產線,將傳統工藝與現代發酵技術融合,解決糟粕醋產業化發展的難題。
![]()
海南年百順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便是糟粕醋產業化趨勢的實踐者之一。
10月18日,在海南自貿港重點園區——陵水文羅產業園,海南年百順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小仙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開業。
據悉,年百順此前在陵水縣文羅鎮已經成立了海南特色熱帶食品加工項目基地。該基地投資超3億元,建設了綜合辦公樓、倉儲冷鏈配送中心、熱帶果蔬加工中心、糟粕醋生產車間、現代化高新實驗室平臺等,占地面積34207㎡,總建筑面積約47265.6㎡。
而此次開業的一小仙,是年百順的糟粕醋工廠,專注于海南非遺美食糟粕醋的研發與智能化生產。
一小仙總經理黃振華在開園儀式上表示:“產業現代化提質升級遇到的困惑在于,過去的作坊式糟粕醋生產全憑人工和經驗,品質和安全都不穩定,每次產出的風味可能都不盡相同;而傳統的工廠化生產雖能保證穩定品質和大規模,但難以避免額外添加,不符合現代飲食的發展潮流。如何破解這一矛盾,還是需要以更加科學的理念和技術,從根本上改變糟粕醋產業的底層技術支撐,以現代工藝再現傳統非遺技藝的精髓,在避免“科技狠活”的同時穩定呈現本質風味。”
![]()
開園當天,一小仙科技工廠投產便迎來“開門紅”——收獲大批訂單,年產萬噸級工廠釀造的第一批糟粕醋當日售罄。
從區域美食到全國發展,糟粕醋的走紅不僅是契合當前消費偏好,更是餐飲產業化和供應鏈升級的生動體現。對于年百順而言,一小仙科技開園也是其產業升級的一個里程碑,將推動海南產業向現代化、智能化發展的新階段。
年產能萬噸,全產業鏈助力餐企標準化
一小仙科技順利開園、取得亮眼銷售成績背后,是一套由年百順構建的體系化能力。年百順通過在全產業鏈布局、工藝技術革新與智能化生產三大維度上的持續深耕,為產品的穩定輸出與市場拓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源頭直采,構建全產業鏈高效供應
目前,糟粕醋尚未有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海南省糟粕醋生產加工產業仍然比較基礎,大都是無品牌小作坊,缺乏統一的質量標準和包裝規范。
為了確保產品品質,年百順采用源頭直采模式,與本地農戶合作訂單種植,精選優質大米、糯米。同時還構建了涵蓋原料種植、生產加工、冷鏈物流、市場營銷的全產業鏈體系,確保產品穩定供應。
一小仙智能化糟粕醋工廠的整個生產流程都高度自動化,包含全自動生產線、智能發酵控制系統、無人化車間等,整個生產流程幾乎沒有人工參與,減少了人為可能給糟粕醋帶來的污染。
![]()
目前一小仙智能化糟粕醋工廠,年產能達到萬噸,搭配年百順的12萬立方米的全溫區冷鏈倉儲中心與一站式配送網絡,確保產品能快速、穩定地送達全國各地的餐廳,保障餐廳日常運營。
科學優化發酵菌種,提升產品品質
為了提升糟粕醋產品品質和穩定性,年百順聯合大連工業大學、深圳大學、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共同成立了海南特色熱帶食品研究院,并與中國工程院院士朱蓓薇院士團隊建立了深度合作關系,對傳統發酵菌種進行科學優化。
據了解,年百順與朱培薇院士、大連工業學院合作,從文昌鋪前老作坊分離有效菌株,科學優化發酵菌,保障發酵過程安全可控。目前,一小仙智能化糟粕醋工廠的糟粕醋產品都是純糧自然發酵,發酵周期≥30天,同時利用團隊自研酒曲菌種代謝天然產生有機酸,形成層次豐富的天然酸香,久煮后風味不散失。
![]()
硬件方面,一小仙智能化糟粕醋工廠使用的智能控溫發酵罐也是一大亮點——生料與熟料分類發酵,智能控制菌種發酵溫度,不僅確保了產品的安全,還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糟粕醋原始風味。發酵過程中產生的廢液、廢渣等,也能通過智能化分流處理,實現環保生產。
場景適配性強,滿足多元消費需求
紅餐網注意到,年百順的糟粕醋產品也順應了當下餐飲行業的健康化浪潮。
從配料表來看,僅有優質天然純凈水、米酒糟、辣椒、蒜、海鹽等,鹽的添加量比常規產品低50%以上,顯著低于行業標準,適合高血壓、控鹽人群及注重健康飲食的消費者。同時,其還實現了“五零添加”,零防腐劑、零味精、零香精、零色素、零蔗糖。
這樣的產品特性,讓年百順的糟粕醋產品在消費端頗受歡迎。尤其是糟粕醋中的醋為天然有機酸,溫和不刺喉,能直接開袋使用,無需加水即煮,煮出的鍋底能直接喝;同時湯底既能搭配魚、蝦、蟹等海鮮,也能牛肉、羊肉、豬肉等肉類以及蔬菜,去腥提鮮的同時增加口感醇厚度。
![]()
穩定品質與健康屬性,也讓年百順的糟粕醋產品在餐飲端展現出強大的場景適配能力。除了經典的火鍋場景外,它還能融入酸湯魚、酸湯肥牛等菜品,為這些菜肴增添獨特口感;在米粉、米線等快餐場景中,加入糟粕醋也能提升產品風味層次。
目前,年百順積極與區域品牌協同發展,比如與椰小雞·椰子雞、瓊州糟粕醋、黎竹海南私房手藝菜、紅沙大排檔等海南本地知名品牌合作。
像在海南擁有20余家門店的瓊州糟粕醋的招牌糟粕醋鍋底,以及黎竹海南私房手藝菜的糟粕醋海鮮鍋,都使用了年百順的糟粕醋產品,受到眾多消費者喜愛。
從地方風味到文化IP,出海成為糟粕醋下一站
在地方特色美食全國化的征途中,標準化生產解決了“走出去”的問題。但品牌要建立消費者心智認知,必須為產品注入更深層的文化內涵。
以年百順為例,建立一小仙智能化糟粕醋生產工廠,用科技賦能生產效率與品質管控的同時,始終秉承著“傳承不守舊,創新不忘本”的核心理念,守護海南糟粕醋百年釀造技藝與文化基因,用現代思維與方式讓這份文化活起來、走更遠。
因此,年百順明確了更高的目標:將糟粕醋從一道地方風味產品,打造為承載歷史與文化的“海南百年酸湯文化IP”。
紅餐網注意到,年百順眼下正在深入挖掘糟粕醋背后的南洋文化、漁家釀造歷史,將南洋文化代表元素融入了生產空間。比如在一小仙的糟粕醋智能化生產工廠,門頭設計以文昌騎樓為靈感,其中的字體工藝,則運用了海南灰塑——一項于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技藝。
![]()
未來,年百順還打算通過紀錄片、短視頻、社交媒體等多種形式,系統講述海南華僑下南洋攜帶酸湯技藝、海南漁民傳承釀造的百年故事,讓更多人了解糟粕醋背后的文化內涵,增強品牌的文化底蘊和吸引力。
打造品牌文化IP的同時,年百順也有了新的市場布局規劃。
眼下,海南糟粕醋正處在快速發展時期。年百順將進一步深耕國內市場,針對不同地區、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開發多樣化的產品系列和口味選擇,加速打開市場局面,實現銷售收入的增長。
年百順還致力于把糟粕醋從“海南特色小吃”升級為“國民級酸湯調味品”。隨著一小仙正式開園,年百順計劃在未來5年內打造一個從田間到餐桌500億產值的“海南糟粕醋”全產業鏈體系,推動糟粕醋制作技藝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海南傳統食品產業的領軍企業。
隨著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推進,年百順也將借助自貿港的政策優勢和國際貿易便利條件,開拓國際市場,推動糟粕醋等海南特色食品在海外市場的發展。
從解決標準化生產,到打造文化 IP,再到布局國內外市場,年百順正在為糟粕醋搭建一條 “從地方到全球”的發展路徑。
本文由紅餐網(ID:hongcan18)原創首發,作者:周飛飛;編輯:方圓;本文配圖和封面圖由年百順提供,紅餐網經授權使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