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17日,華盛頓白宮,門一關上,外交的禮貌也被拋諸腦后。面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美國總統特朗普掀翻了桌上的戰場地圖,口出狂言:“如果你不接受,普京會摧毀你們。”
就在這場會晤前一日,特朗普與普京通了電話。通話內容沒有對外公布太多,但結果卻異常明確,普京提出用頓巴斯交換赫爾松與扎波羅熱部分區域的“領土互換方案”。
而特朗普在24小時內完成了立場大轉彎,轉而向澤連斯基傳達了幾乎一字不差的俄方主張。他不再強調烏克蘭的主權完整,不再批評俄羅斯的經濟困境,甚至連普京的“特別軍事行動”說法也開始照單全收。
![]()
澤連斯基當然不會接受。他來美國,是為了爭取“戰斧”導彈援助,希望借由精確遠程打擊能力制衡俄軍的縱深推進,而不是聽特朗普在橢圓形辦公室里重演普京的劇本。
會談中的爭執迅速升級,從烏克蘭的防線圖紙到俄羅斯的經濟數據,從頓巴斯的歸屬到美國援助的前景,幾乎每一個議題都爆發激烈爭吵。
而這一切的轉折,來自特朗普與普京通話后的“態度置換”。在7月還聲稱對普京“極度失望”的特朗普,在10月卻突然轉變態度,不僅答應再次舉行“特普會”,還開始在公開場合中頻繁重復俄方口吻。
![]()
這種一夜之間的變化,外界看得清楚,這是特朗普在大選前急于“交成績單”的表現,而烏克蘭,只是他手中的那張牌。
但問題是,澤連斯基拒絕了頓巴斯割讓方案,他明知這可能意味著失去美國的全力支持,但他更清楚,一旦主動讓出頓巴斯,烏克蘭將永遠失去談判桌上的籌碼。
更重要的是,頓巴斯地區的防線,是烏克蘭東部的最后屏障,一旦放棄,俄軍可順勢推進至波克羅夫斯克,整個中線防御將土崩瓦解。
![]()
而美方所謂的“凍結當前戰線”,說白了,就是放棄反攻,承認既成事實。這種外交上的“投機性”早已不是第一次出現。
從阿富汗撤軍到對伊朗制裁,再到如今的烏克蘭問題,特朗普始終在“快速止戰”與“甩鍋盟友”之間反復橫跳。
他的邏輯很簡單,戰爭不能打太久,盟友不能靠太近,責任不能留在美國。但戰爭不是選票游戲,美國的反復搖擺,換來的不是和平,而是盟友的不信任和對手的誤判。
![]()
歐洲已經看清了這一點。法國和德國高層在特朗普“滅國威脅”言論曝光后,迅速召開緊急磋商,試圖重新評估對烏援助方案。
但問題是,歐洲自身的防務能力尚未整合,北約內部也仍被匈牙利等親俄國家掣肘。在這樣的背景下,特朗普的“脫身”策略不僅不會讓戰爭結束,反而會讓局勢更趨復雜。
更關鍵的是,澤連斯基這次訪美,雖然沒有拿到“戰斧”導彈,但卻揭示了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烏克蘭正逐漸被邊緣化。
![]()
當美國選擇繞開烏克蘭,與俄羅斯進行領土談判時,澤連斯基本人的話語權也在被不斷削弱。這場戰爭的主角,正在被排除在劇本之外。
但他依然堅持底線,不愿簽下等同投降的協議,這是一個政治家最基本的尊嚴。而特朗普,則把這一份尊嚴,踩在了腳下。
他不僅對澤連斯基說“你們正在輸掉戰爭”,甚至公開表示“俄經濟比預想的強大得多”。這與他在選舉初期大肆批評俄經濟“搖搖欲墜”的說法形成直接對立。
![]()
他想要的是一場不費美軍一兵一卒、卻能收割輿論掌聲的“和平勝利”,卻根本無視烏克蘭正在付出的真實代價。
但普京不是傻子。只要特朗普還在搖擺,只要美國還在退卻,俄羅斯就會不停試探紅線。而這種戰略上的誤判,很可能帶來更大規模的軍事冒險。
短期內,或許會出現所謂的“冷和平”——沒有和平協議,沒有戰火蔓延,但也沒有勝利與正義。長期來看,一旦俄羅斯判斷美國已無反應能力,新的攻勢將不可避免。
![]()
而那時,烏克蘭不會再是唯一的戰場。這一刻,澤連斯基沒有簽字,他沒有讓步。不是因為他還抱有幻想,而是因為他清楚,一旦簽下,烏克蘭不只是割讓頓巴斯,而是將國家命運交給了一個只會拍桌子的人。
而世界,也終將在這次白宮爭吵中,看清一件事,戰爭的終點,永遠不在一個人的嘴里,而在千萬人用血肉守住的土地上。
信息來源:特朗普稱俄烏應按當前戰線“割裂”頓巴斯地區 新華社國際2025-10-20 13:24北京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