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夏天,我在上海國金中心一家咖啡館偶遇前同事。閑聊間,話題不知怎么就繞回了那個我們曾經議論最多的人——Luna。
“你還記得Luna嗎?”他抿了一口冰美式,眼神忽然亮了一下,“那個E罩杯、一口滬普、總在客戶飯局上笑得明媚的ECM銷售?”
我當然記得。
![]()
她像一陣風闖進我們那家Top中資券商的投行部。剛入職那天,穿一件剪裁合體的白襯衫,搭著深灰西裝裙,高跟鞋踩在大理石地面上清脆作響。沒人能忽略她的存在——不只是因為那惹眼的身材,更是因為她身上那種混合了海歸氣質與上海女孩精明的光芒。
她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高中就去了澳洲,本科畢業后在當地一家小銀行做了四年。日子安穩,卻悶得發慌。“澳洲是天堂,但天堂也會讓人發霉。”她后來在一次團建上對我說。于是靠著家里一層遠房親戚的關系,她回國進了投行,做ECM(股票資本市場)銷售。
她幾乎不待在辦公室。每天的日程表上,全是和PE、VC大佬們的咖啡局、晚餐邀約。她談笑風生,懂得在恰當的時候低頭一笑,也懂得在關鍵節點拋出項目亮點。短短一年,她拉來的Pre-IPO資源讓IBD團隊都側目。
但流言也隨之而來。
“她是不是睡了XX資本的合伙人?”
“七夕那天誰看見她在外灘十八號和客戶吃飯,穿黑絲,喝紅酒。”
“聽說有客戶追著她出差,她去杭州,人家立馬訂同一班飛機。”
她從不回應。朋友圈照常更新:帕勞海島的比基尼照,香奈兒新包的打卡,某五星級酒店下午茶的擺拍。她甚至不屏蔽客戶和同事。有人覺得她張揚過頭,可她的業績,沒人敢質疑。
直到市場急轉直下。
A股跌破3000點,IPO大閘驟然關閉,整個投行部像被抽了脊梁骨。降薪、裁員、項目凍結……她所在的團隊成了重災區。她很快跳槽去了某知名PE做投資,可半年不到,公司內斗分裂,她被迫出局。
再后來,她去了家Pre-IPO明星企業當董秘,風光一時。可那家公司被曝財務造假,上市夢碎,她又一次被推入職業的深淵。
“你知道嗎?”前同事壓低聲音,“她這幾年換了三份工作,每一份都沒撐過一年。不是老板鬧翻,就是公司暴雷。最后……她干脆不干了。”
我愣住。
幾天后,我在一個母嬰用品店門口再次見到她。
她推著一輛嬰兒車,頭發隨意扎著,臉上沒化妝,穿一件寬松的米色針織衫和平底鞋。陽光斜照在她臉上,我幾乎沒認出來——那個曾經在陸家嘴高級餐廳里舉杯談笑的女人,如今正低頭給女兒擦口水。
“嗨,好久不見。”她抬頭看見我,微微一笑,眼底卻有種疲憊的溫柔。
我們找了個安靜的茶館坐下。她聊的全是孩子:輔食、睡眠、早教班。她說現在每天最開心的事,是看著女兒咯咯笑。
“以前總覺得,要在職場殺出一條血路,要穿最貴的裙子,見最厲害的人。”她輕輕攪著一杯溫水,“可這幾年我才明白,在這個時代,能平安落地,已經是種勝利。”
我望著她,忽然有些鼻酸。
我懷念那個敢闖敢拼、把野心寫在臉上的Luna。也敬佩這個看清現實、轉身擁抱生活的她。
她曾是投行圈最耀眼的傳說,最終卻選擇在一個平凡午后,推著嬰兒車,走進人群,消失不見。
這或許不是勝利,也不是失敗。
只是一個聰明女人,在風暴中學會的生存智慧——
能攻,亦能退;敢拼,也敢放。
> 故事源自真實經歷,人物已做化名處理。
> 職場如海,有人乘風破浪,有人悄然靠岸。
> 無論哪種選擇,都值得尊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