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點擊上方藍字“地產一品塘”,歡迎置頂或設為星標, 快速獲取地產干貨
大家好,我是地產高富帥。
近期一周,關于萬科的各種新聞也是滿天飛,地產一品塘作為長期深入研究萬科的主流媒體,很多粉絲紛紛來電詢問。
截至今天,小編也沒有發表過任何對萬科本次換帥風波的任何言論觀點。一直以來,地產一品塘的核心觀點都是圍繞行業,圍繞業務本身。
本次事件如今回頭來看,從之前萬科被舉報到如今總裁,董事長雙雙都被帶走調查,再到新董事長的認命,小編已經覺得本次事件已經超出公司經營視角。
地產一品塘也從個人視角對萬科事件的一些個人理解,不談ZZ,只談萬科的經營方面,組織方面的一些核心問題,
萬科的未來,很多人都有自己的視角與觀點,但是不可確認的是,萬科作為深圳國企中的中堅力量,站起來的機率,如今還有多大。
曾經的行業風向標:人才與體系管理標桿
萬科的出現,可以說在中國房地產行業開啟職業經理人體系的絕對領頭羊,當年的"招保萬金"四大上市房企,其中萬科的知名度最高,并在很多領域持續創新。
萬科的物業,萬科的客戶關系體系,萬科的產品研發系統,萬科曾經獨創的建筑研究基地,等等,這在當時房地產的黃金年代,可謂是獨樹一幟。
特別是在王石時代,萬科這家房企內涵文化依然還是情懷與創造力,當年萬科推出的很多營銷策劃案,小編至今都拍案叫絕。
那是行業開啟高速發展的十年,也是萬科對于行業貢獻最大的十年,小編作為這個時期進入地產行業的從業人員,確實也是幸福的。
另外最值得關注的是萬科的人才發展體系,曾經的萬科新動力就是行業的雇主風向標,也是當年校園招聘領域最受歡迎的品牌之一。
在如今地產圈,萬科新動力出身的優秀經理人已經遍布到各家知名房企,曾經的很多萬科人身上都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善于創新,一線業務視角強,有情懷。
在組織管理方面,作為最早形成三級管控體系的大型房企,也是多數大型房企對標的行業領頭羊,也是最早引入全球咨詢公司進行組織優化管理的房地產企業。
時間來到2010年,萬科作為行業領頭羊首次突破千億銷售額,登頂全球銷售規模最大的住宅開發商,千億規模在當時確實非常震撼。
隨后幾年,全國城鎮化建設進入高速發展,民企房企成為了行業的核心主導,高周轉時代開啟,行業逐步進入規模驅動時代。
彼時的萬科,內心有了一些變化,大家應該知道,萬科最早成立的幾年,核心業務并不是房地產開發,多元化投資也是這一時期萬科轉型的關鍵。
最后,萬科集團變成一家投資控股集團,房地產相關的業務,萬科幾乎全部都有涉及,并且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業務網絡。
不管是冰雪事業部,還是養豬事業部,物流地產,長租公寓,等等,萬科集團總部漸漸對曾經的核心開發業務形成了弱管控策略,總部偏重戰略管理為主。
彼時多元化投資戰略也是很多其他房企布局的重點,比如龍湖,中海,華潤置地等,但是不同的是,各大房企總部仍然還是對地產業務強管控。
萬科在多元化業務投資方面,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比如萬科領寓,萬科養老與教育都成為行業領頭羊,不過值得關注的是,冰雪事業部,養豬事業部沒能突破。
另外在傳統行業周邊賽道,比如商業管理,萬科盡管收購了印力集團,但是在前面幾年并沒有引起內部重視,錯過了商業地產整合品牌升級的最佳時期。
整體來看,萬科的上半場,走的相對順利,但是也錯過了一些機會,這與王石退休有很大關系,畢竟靈魂人物缺失,一家公司的文化也在改變。
行業下行,暴露核心經營風險
可以看到,行業進入2018年以后,其實增量已經有減弱的趨勢,規模驅動時代這一特殊時期的運營策略,已經開始走下舞臺,
彼時的萬科核心業務仍然是房地產開發,但是經歷多年的多元化投資,很多業務并不聚焦,其長期運營短板也開始暴露出來,盈利能力弱,可持續行不高。
這一時期,很多房企已經開啟了第二增長曲線:不動產運營與資管,但是萬科獨特的運營體系下,核心關鍵仍然還是增量為主,拿地賣房子思路并沒有改變。
加上這一時期,萬科的職業經理人體制驅動下,一線城市公司仍然還是超級放權戰略,一線總經理深知此道,為了拿地而拿地,為了規模而規模,已經是這一時期的關鍵詞。
大家應該知道,萬科的城市總基本上是每隔3-4年會輪流變動一次,在這幾年時間內,總經理最大的訴求就是規模,拿地驅動數據增長,有了數據大家才有高額獎金,
在純數據增量刺激下,人的貪戀被迅速激活,很多總經理為了能迅速提升銷售,很多土地風險被放在一邊,很多土地配套成本被遺忘,商辦存量日益增高。
于是,在很多城市我們可以發現,萬科幾乎沒有可售住宅項目了,但是其土地儲備又大的驚人,個個都是難啃的骨頭,或許也都是多個前任總經理留下的坑。
說的再簡單一點,很多總經理也非常明白萬科的考評體系,不管后面如何,先完成當下任務,把高周轉快速開發銷售玩到極致,至于風險全部忽略。
2010-2017年,可以說萬科的總經理是最難挖的,因為實在是權利太大,想當年小編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給一個總裁崗位,很多城市總都不一定愿意離職".
因此,這一時期開始,萬科的很多雷就已經埋下了。
雷點持續:“九哥”浮出水面
隨著萬科雷點的迅速開啟,各地項目的供應商,萬科內部員工的跟投,萬科旗下參股的金融平臺融金所等,都在這一時刻暴露出問題。
最大關鍵點還是行業持續下行,很多項目出現虧損,早期大家都大賺特賺的時候,很多問題也不會擺在排面,但是如今已經關系到很多人的基本生存問題。
早在萬寶之爭這一特殊時期,萬科還是一邊倒的被大眾支持與認可,為何轉眼幾年時間,萬科就很快變成輿論塌方。
這在一系列的變化與輿論之中,這十幾年有一個大佬是一個關鍵點:ZJS,深圳地產金融圈的大佬級人物,當年萬寶之爭背后的功臣。
從其出身就注定不會平凡,作為建設銀行出身的融資高手,前面多年就是為萬科集團融資,特別是在2007-2010年這幾年,融資額度高達千億。
隨后直接加盟萬科集團,擔任高級副總裁,牽頭萬科集團資金管理,這也是很多房企喜歡的操作,直接挖放貸的金融高管過來擔任資金負責人。
J哥在萬科可以說是完成了職業生涯的最巔峰,不僅僅在萬科投融資業務做到了頂級,并且在合伙人體系,與跟投制度方面都創造了行業先例。
J哥得到的權限也隨著業務擴大逐步加強,最牛逼的就是萬科直接持股了一個投資平臺,上海萬豐友放投資有限公司,還有后面更出名的融金所。
這種操作其實在當年屬于一個真空地帶,在現在來看其實有類似非法集資的邏輯,但是由于當年跟投都賺錢,大家也沒去多關注。
其實出問題,最關注的仍然還是人性,這一操作一方面避免了核心員工流失,大家都是一家人,有錢一起賺,包括后面的萬寶之爭,J哥都是充當了大金主。
J哥加盟融金所,幫萬科奪回核心管理權,這也讓他的威望迅速提升,當年直接提拔成為萬科總裁。
這一系列的操作可謂是教科書級別,小編都不敢往深入想,多少員工的錢直接投入到自己的一個融資平臺,但是沒有第三方監控體系。
后面的多個舉報,才讓這系列的操作有了一個基本還原,大家徹底懵逼了,萬科似乎跟恒大這種企業,沒有本質上的區別,還是在玩金融游戲。
最后的結局:萬科的未來
從深鐵完全義無反顧的支持萬科,到XJ與ZJS的被帶走,在回顧前段時間深圳某位前領導的落馬,似乎都有一根線在牽連。
深鐵集團作為深圳國企,屬于國資委直接管轄,真金白銀投入了幾百億,造成持續虧損不說,這其中國有資產的流失,誰來背鍋。
要知道,如今上頭對這種金融游戲是深惡痛絕的,也是風險極高的操作,已經有多個曾經的世界500強企業在金融游戲漩渦中消失。
其次,深鐵已經是萬科第一大股東,萬科已經是半個國企,絕不能繼續這種操作,深鐵已經在無腦救萬科道路下走偏了。
如果這種操作繼續,還有人會問,如果繼續投錢給萬科,那么為什么不投錢給華僑城,華僑城也是深圳親兒子,曾經的深圳文旅扛把子。
如今這幾天,還有人在討論YL可能也進去了,小編倒覺得這都不是一個值得討論的話題了,萬科變天是必然,萬科的未來,真不好說。
今天就聊到這里,對今天分享的內容,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您的認可,是對我最好的鼓勵
地產一品堂,80后 工科理工男 深漂19年 19年獵頭從業經歷,16年以上地產行業沉淀,關注地產戰略布局,產品運營,持續研究健康管理,個人微信:luyipin000;各位朋友可以加我隨時交流探討 共同進步;近期新增地產一品堂官方微信群,大家也可以加入,與更多的地產人+再創業者交流溝通,共同進步,還可以討論資產配置與大健康管理。
另外地產一品塘新增人才服務模塊,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添加聯系方式,一對一咨詢業務具體流程細節,私人定制職業發展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