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顛覆購物節,再造雙十一。
文 | 華商韜略 陳斯文
今年雙十一,要比往年來得更早一些。
10月7日,快手率先啟動雙十一預售,抖音電商則在9日0點開啟,同一天晚8點,京東宣布雙十一全球好物節正式啟動,小紅書與淘天則分別在11日和15日開啟。
這是史上第17個雙十一,但很多消費者卻對它有些麻木,甚至厭倦、厭煩了。
如何讓消費者重新找回那種一年才有一次的快樂?各家平臺都在做不同的探索,但從幾大電商平臺目前釋放出的信號,可以看出今年雙十一的趨勢:簡化玩法,曾經備受好評的立減與直接折扣被更廣泛采用。
但仍然有人決定多走一步,在京東雙十一發布會上,我們發現了京東今年的決心。
一個不一樣的雙十一來了。
【01 大促時代:現貨現賣才是王道】
從10月9日開始,京東App的用戶有了個新發現:點開想要選購的商品卡片時,會發現沒有領劵的彈窗和選項,直接顯示到手價格,無需湊單,無需計算滿減。
甚至有標注“30天最低價”、“90天最低價”等提醒。
更讓人感受良好的是現貨銷售,沒有預售、沒有定金、尾款與漫長的等待,最快下單當天就可收貨。
一切又變得簡簡單單,但京東的由繁入簡,背后卻是對整個電商行業積習與傳統的改變。
雙十一的本質,是一場全行業的大型營銷活動,促銷是它最直接的目標。圍繞銷量,各大電商平臺的聰明人曾經想盡辦法——各類優惠券可以靠折扣吸引購買,滿減優惠可以讓消費者為了湊單買一些本不打算買的東西,預售可以通過定金鎖定消費者,確定的增長因此而產生。
這些營銷策略不斷被發明,又層層堆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它們都是銷量的保證,創造了許多“GMV時刻”,把雙十一不斷推向新高度。
但隨著一些改變的發生,老打法跟不上時代了。
這些變化,有的是宏觀的行業格局:早年的電商渠道數量少,消費者沒有太多選擇,因此用預售方式完成與用戶的綁定,是行得通的;但當供給已經不再稀缺,價格也更加透明,這就讓預售方式,和用戶體驗產生了沖突。
這些變化,還有微觀的用戶心態:復雜的促銷,要求消費者必須投入更多時間,摸透復雜規則,得到的實惠與折扣沒有多大改變,體驗與趣味卻損失不小。
在用戶更加重視“消費者主權”的當下,這同樣與用戶體驗有沖突。
當電商行業從“增量爭奪”走向“存量深耕”,時代其實對雙十一的商業邏輯提出了轉型要求:
能不能從“以平臺為核心、商家被動跟風、消費者被迫適應”,轉向“以用戶為核心,一切圍繞消費者需求”;能不能讓雙十一從創造單點增長的奇跡時刻,轉向常態化運營中實現確定性回報的關鍵一環。
在電商行業內,京東可能是最早意識到這件事情的企業。
早在2022年,它就率先將雙十一的開啟時間從凌晨調為晚8點,讓消費者無需熬夜;2023年,京東又推出了“現貨開賣”模式;再到今年極致優化的“單件立減、取消預售”。
這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再次進化、同時凈化的京東雙十一。
它更省,繼續給消費者打狠折,“官方直降低至1折”;它更快,以現貨開賣,即買即得,讓買到心儀商品的開心滿足感無需等待;它簡單,“單件立減免湊單”的玩法格外醒目。
這也讓京東收獲了雙十一的開門紅。
根據央視市場研究(CTR)數據,僅在10月9日至10日,京東APP活躍用戶數同比增長47.6%,增速位居行業首位。諸多品類實現銷售爆發,其中家電、手機、數碼、電腦等帶電品類訂單量整體同比增長超70%。
三年,京東用“做減法、更實在”的玩法,讓購物節變得有點像個真正的節日了,但這還不夠。
【02 精準觸達:圈層消費崛起】
今天的所有電商平臺,其實都面對著同一道考題:在促銷已成常態的環境里,如何能仍然精準觸達用戶,并高效轉化的新方法論。
比如在長期實踐中,京東就發現小到節假日、天氣變化,大到社會熱點,都可以找到用戶關切的地方。如果能做到互動,就能達成滿足用戶需求和商業增長的多贏。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誕生于今年618購物節的“驚喜日”。
過去的促銷活動,都是依據品類開展。用戶像逛商場一樣去看家電、買服裝、選數碼產品。但真正緊扣用戶的做法,不是這些專場——因為人以群分,用戶除了關注那些“必須買的”,更會關注自己“感興趣的”,以及這些“感興趣的”,常常也是必須買的、買起來更痛快的。
在今年的京東618購物節,驚喜日這一營銷新模式應運而生。
發燒友驚喜日、美食驚喜日、六一驚喜日、潮流驚喜日、愛家驚喜日、電競驚喜日……透過這些名字可以看出,每一個驚喜日,都圍繞著不同圈層用戶的興趣,涵蓋了數碼、居家、健康、服飾、美食等大宗剛需消費,盡可能地讓每位用戶都能精準找到自己需要的優惠,找到屬于自己的驚喜消費體驗,避免在海量商品中大海撈針。
六大驚喜日的促銷活動,也的確收到了奇效。
比如美食驚喜日上的“百斤瓜王拍賣”,吸引了超10萬用戶的圍觀,直接拉動西瓜銷量環比大漲100%、同比大漲200%,京東超市休閑食品、酒類、生鮮等品類成交額,同比增長均超過100%。
發燒友驚喜日那一天,超3000萬發燒友愛好者涌入京東,“京東拍賣”頻道圍觀人數環比增長超6倍。
相比生硬的廣告營銷,連續的折扣+有趣+熱點,形成了一個“來轉回”的創新營銷體系:
所謂的“來”,指的是通過創新活動、獨特玩法來吸引用戶;“轉”,是通過精準推薦、優質商品促使用戶轉化下單;“回”則是通過完善的售后、豐富的會員權益,與用戶建立情感連接,成為京東的忠實用戶。
對用戶心智的更透徹理解,對用戶的更精準觸達,讓驚喜日在今年的雙十一,得到了進一步復用:電玩驚喜日、愛家驚喜日、上新驚喜日、花少驚喜日、風尚驚喜日、球迷驚喜日、吃喝玩樂驚喜日、暖暖驚喜日。
![]()
“從六大到八大”,其實有一個很細微卻重要的變化:京東對于用戶需求和圈層的把握,越來越細分,但同時又能高度聚焦。
這背后是一個清醒的認知:在無限的貨架與有限的用戶注意力之間,唯有提升流量轉化效率才是關鍵。
驚喜日的設計,巧妙地平衡了兩方面訴求:一方面通過用戶需求和圈層聚攏了流量,另一方面又以京東的品牌信譽,對驚喜日中的各種單品進行了強力推送。
這相當于以“興趣”為號召,專門設立了一個高價值的客戶群,激勵商家拿出好商品、給出極致好價格,然后用便宜這個直接有效的利益點促成交易,為這些單品創造爆發式增長的機會。
這是真正意義上的多方驚喜:一旦某款單品在驚喜日成為爆品,就會帶來巨大的品牌曝光,有機會轉化成具備長尾效應的“經典單品”,既為消費者帶來巨大的驚喜滿足感,也持續為品牌、為平臺貢獻銷量與影響力。
【03 科技賦能:AI全面融入】
在網經社發布的《2025Q3中國電商平臺商家投訴數據報告》中,部分平臺投訴占比高達40.71%、26.64%,而京東以3.54%的商家投訴占比,成為幾大主流電商平臺中投訴最低的那一個。
要達到這個標準,客服的售后與善后顯然不起作用,它只有一條路:讓消費者買得滿意。
在今日京東90多萬人的大體系中,采銷團隊始終是至關重要的存在。
![]()
它負責商品的采購與銷售,確保商品的質量與成本,以及保持對市場趨勢的敏感度。采銷的專業性,既直接影響京東的競爭力和盈利能力,也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一個更重要的問題:
了解消費者需要什么,并把又好又便宜的驚喜帶給消費者。
這讓按照品類分組的京東采銷,每一個小組的成員,都是深入行業多年的行家里手,對于各自負責的產品品類,他們甚至要比生產廠家還熟悉。
正因為如此,在一些老資格的京東采銷同事看來,這個崗位絕不限于找到好商品,它還需要懂市場、懂需求,乃至于主動為消費者提供更好選擇。
例如,在這一屆雙十一里,京東衛浴小組的采銷就籌劃了一項大工程,他們推出了一款好馬桶。
馬桶是個老產品,也是個問題頗多的產品——長細菌、浪費水、排污不強、安裝困難,以及高端馬桶的不菲價格。沿著這條思路,京東衛浴與恒潔共同研發了一款馬桶。
它采用了微晶抗菌釉面技術,抗菌率高達99.99%;具備一級水效,每年可節水8760升;它強力排污,沖力高達國標6倍,最重要的是,依托于京東的規模化采購和供應鏈優勢,它的首發價只有569元,擊穿了普通馬桶的市場底價。
這款馬桶不出意外地成為了爆品——上線7天銷售突破萬臺,刷新了馬桶品類最快破萬紀錄。
相比事后處理問題再讓消費者滿意,讓消費者徹底滿意,完全沒有問題,才是最好的辦法。
每年的雙十一,既是全球消費者的購物狂歡,也是物流行業的履約能力大考。面對海量訂單與復雜要求,考驗的是京東物流體系的實力。
但今年的雙十一大考,恰恰撞上了京東供應鏈體系的科技高光時刻。
在長達17年的時間里,京東花費上千億,打造了一個超級物流體系——從升級自動化設備,到加強末端人力投入;從建設與消費者距離盡可能近的分布式倉儲集群,到重新規劃鏈路;從持續對云、智能物流進行投入,到提升供應鏈上每一瓶頸的效率……
這些投資與建設之下,盡可能多的機器代替了人的手和腦,效率提升的同時降低了犯錯的可能性。
在今年雙十一,京東物流的“超腦”與“狼族”,作為“智慧指揮中樞”與“高效執行者”,共同構成了科技核心雙引擎。
![]()
物流超腦大模型可以與“狼族”設備的互聯互通,直接驅動終端執行:讓員工操作標準化水平提升15%,一線作業效率提升近20%,人機協作效率提升超20%。
覆蓋了存儲、搬運和分揀等全鏈路的“狼族”機器人集群已在全國超20個省份、全球超10個國家部署。其中,“智狼”貨到人系統利用12米凈空實現“秒級揀貨”,坪效較傳統提升4倍,準確率達99.99%;“異狼”具身智能機械臂,以毫米級精度破解非標包裹自動化碼籠難題;“獨狼”無人車以L4級自動駕駛能力,減輕傳送和末端配送壓力;“飛狼”無人機可實現全天候多場景飛行,覆蓋城市即時配送與偏遠山區的配送場景;“天狼”托盤貨到人系統,解決托盤級商品高密度存儲難題;“地狼”智能搬運機器人,揀貨效率相比人工揀貨提升3倍以上。
在今天的商業世界中,缺少的不再是供給,而是確定性履約的服務。因此物流的核心,就是提供服務的確定性。
從更簡單更省心,到更開心更驚喜,再到更放心更高效,已有17年歷史的雙十一大促,今年在全新的氛圍中展開,也必然會以全新的體驗謝幕。這顯然得益于京東的努力與實力,以及一些看不見、無法量化,卻更重要的因素:
相比GMV的數字,從劉強東到一線京東人,他們更在意每一位用戶在買到商品后的回應,在整個雙十一中的心態。京東雙十一的價值,不僅在于從世界各地將好商品送到消費者面前,更在于通過每一次購買,每一場活動、每一分優惠,給用戶帶來愉悅、滿足、可信賴的感受。
一切正如京東創始人劉強東所說:
“讓用戶滿意并超越預期,這是京東千年不變的規矩,萬年不變的目標。”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云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