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9日,美國《時代周刊》(Times)公布2025年度最佳發明榜單:
華為、聯想、比亞迪、榮耀、小米、DeepSeek、宇樹科技、追覓科技、雷鳥創新、XREAL、影石創新、傳音、韶音、松鼠AI、極哲、友宏科技、零零科技、和生創新、拓竹科技等中國品牌的多款代表性產品上榜。
未來已來,中國力量正在創造更多的驚喜。
![]()
深圳新聞網2025年10月11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熊子恒)北京時間10月10日,美國《時代周刊》發布2025年度最佳發明榜單,共收錄300項突破性發明及100項特別提名。華為、比亞迪、傳音、影石創新、拓竹科技等多家深企的明星產品上榜,憑借精巧設計與卓越創新暢銷全球市場。
據介紹,《時代周刊》“年度最佳發明” 榜單素有“科技創新界奧斯卡”之稱,被視為全球科創領域的風向標。在過去25年里,《時代周刊》每年都會在年度最佳發明專題中,重點介紹最具影響力的新產品與創新理念,今年的榜單成為該刊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屆榜單。
記者根據榜單梳理發現,上榜的“最佳發明”不少來自深圳明星企業。其中包括華為手機Pura 80 Ultra和智能手表Watch GT 6 Pro,傳音面向海外市場推出的筆記本電腦Tecno Megabook S14,以及比亞迪旗下海鷗車型。
同時,榜單還涵蓋多款當下新潮的 “深圳造”產品:影石Insta360與第三方共同孵化的影翎Antigravity A1,打造全球首款“飛行與拍攝分離”的消費級全景無人機;壹新光電旗下Aurzen品牌推出的Aurzen Zip三折便攜式迷你投影儀,以精巧設計帶來便捷使用體驗;東方藍通訊旗下Unihertz品牌推出的Jelly Star 3英寸迷你手機,體積小巧卻“五臟俱全”;和生創新旗下品牌Dreo推出的TurboPoly Fan 707S智能空氣循環扇,憑借雷達控風技術暢銷海外市場;雷鳥X3 Pro引領AI眼鏡創新浪潮,實現從“大屏工具”到“個人智能終端”的跨越。
作為消費級3D打印領軍企業,拓竹科技旗下3D打印機H2D、模塊化玩具生態系統CyberBrick雙雙上榜。前者被《時代周刊》描述為“迄今為止性能最好的消費級3D打印機”,極大降低了消費級與小型商用高端制造的準入門檻;后者允許用戶直接在手機或電腦上調試編程,為不同階段的玩家提供全新的、能激發思考力與創造力的游玩體驗。
作為“創新之城”,深圳企業憑借強大的技術創新與精巧的設計構思,打造出好用且有趣的產品,以差異化競爭思維深耕全球市場。(深圳特區報)
宇樹R1:雙足可編程機器人
從無人機到自動駕駛汽車,當今大多數機器人并非科幻作品中構想的人形形態,中國宇樹科技開發的R1機器人則成為例外。
這款于七月發布的雙足可編程機器人起售價僅5900美元(約合人民幣4.2萬元),主要面向測試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項目的研究人員、教育工作者及軟件開發者。
R1重量僅55磅,配備支持語音識別和圖像處理的內置AI系統,擁有26個關節(人類關節數約為300個),憑借拳擊、奔跑甚至側手翻等復雜動作令觀眾驚嘆不已。
![]()
Figure 03:居家場景人形機器人
Figure 03是一款由Figure AI制造的人形機器人,該機型被定位為Figure首款可量產人形機器人,最終將能參與自身生產線作業。
今年10月面世時,Figure 03已能完成折疊衣物、裝載洗碗機等家務勞動,但仍需人類協助,比如啟動洗碗機程序或拾取掉落物品。目前該公司正開展大規模數據采集,通過訓練Helix神經網絡提升機器人執行多元化任務的能力。
首席執行官布雷特·阿德科克認為,機器人技術正經歷與數字AI相似的發展曲線,預示重大能力突破即將來臨。他計劃在明年將Figure 03引入特定試點家庭。
![]()
追覓X50 Ultra掃地機器人:專為真實家居環境設計
雖然掃地機器人尚未擁有完全自主意識,但追覓X50 Ultra無疑將這一愿景向前推進了一步。
這款于二月發布的吸塵設備搭載智能導航系統,能識別多達200種物體,并支持語音指令響應,無需人工解救被困角落的“可憐”家電。
憑借全新ProLeap系統配備的可伸縮支腿,攀爬高度達2.5英寸,它還能完成拖地、清潔臺階及跨越電線等障礙物的任務。
換言之,X50 Ultra專為真實家居環境設計,無論是房間門檻還是雜物堆放都能從容應對。追覓官方聲稱,該產品已成為品牌迄今最暢銷的掃地機器人。
拓竹科技旗下H2D 3D打印機
拓竹科技是3D打印領域最知名的品牌之一,其新款H2D打印機堪稱品牌迄今配置最完善的機型。
該設備的雙噴嘴系統可實現薄至0.2毫米的打印精度,材料在擠出前會經過15個精密傳感器檢測,擠出時加熱溫度達350攝氏度,打印速度高達每秒600毫米。
該設備還配備AI視覺追蹤系統,實時監測打印過程以避免失誤。搭配可選配的激光雕刻模塊與繪圖筆,H2D儼然成為全功能制造終端。
![]()
Olto電動自行車
面對如今令人眼花繚亂的輕出行市場,Olto以流線型設計巧妙融合電動助力車、電單車和滑板車三者優勢。這款重176磅(含可更換電池)、雙人座駕的微型車不僅符合自行車道行駛標準,更無需駕照、注冊或保險手續。
其續航達40英里,支持最高33英里時速。 Infinite Machine聯合創始人約瑟夫·科恩坦言:“要讓人們擺脫汽車依賴,必須提供優質替代方案。”
![]()
Cognixion Axon-R:無聲者的語音橋梁
這款非侵入式頭戴設備為因腦外傷、中風、漸凍癥等神經疾病失語的人群重建溝通能力。通過捕捉眼動、頭部動作及腦電信號,Axon-R可識別字母、單詞及指令,并構建個性化AI輔助模型預測用戶意圖。設備揚聲器能以使用者原有音色合成語音。
今年3月,該設備已啟動針對晚期漸凍癥患者的臨床試驗,目前正通過腦機接口領軍企業Blackrock Neurotech向全球十余個主要醫療系統推廣。
![]()
NeuroVigil iBrain:便攜式AI腦功能監測儀
曾作為霍金研究設備的iBrain于2024年在美國四州獲批投入研究使用。這款家用無線腦電圖設備通過AI解析腦電生物標記,可在癥狀出現前對呼吸暫停、帕金森、腦腫瘤及藥物副作用等進行預警。
該公司曾獲得8.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0.5億元)B輪融資,估值6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26.9億元)。創始人菲利普·洛博士受父親疾病啟發投身預防神經科學,他認為:“通過精準AI算法,無需侵入大腦即可診斷腦部問題。”
松鼠AI智能適應學習系統:個性化AI教案專家
基于其獨創的“大型自適應模型”,松鼠AI平臺融合教育場景專用算法,并經過從學前到高中階段師生聯合訓練驗證。該企業已為逾2400萬中國學生提供AI輔導(部分場景已完全替代線下課程)。與校企合作模式不同,松鼠AI自主運營學習中心,通過AI為每位學生定制教案與測試。
松鼠AI現正進軍美國市場,去年美國約40萬個教師崗位空缺的現狀,或將成為其發展契機。
本文綜合自深圳新聞網、網易新聞?網易號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