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泉州側記:桑梓情深刺桐城 僑力匯聚新征程
十月的泉州,海風溫潤,木棉花紅正艷。一輛載著由省政協副主席阮詩瑋帶領25位特殊游子的中巴車隊伍駛過古老的街巷,他們是來自世界各地的閩籍僑領。這一次,他們不是以個人身份回鄉探親,而是作為“閩籍僑領故鄉行”的代表,共同踏上了一段意義非凡的“泉州之旅”。
![]()
第一幕:溯源·觸摸千年文脈的根與魂
首日,泉州市政協主席肖漢輝代表泉州市政府歡迎僑領們的到來,發表熱情洋溢歡迎詞。
次日僑領們穿越古街來到泉州僑批博物館,凝視著古街上那些出土的香料、陶瓷,仿佛穿越時空,看到了他們的先輩如何從這里揚帆起航,憑借“愛拼敢贏”的精神,闖蕩四海。一位來自東南亞的僑領蔡先生動情地說:“站在這里,我才真正理解了“海絲起點”這四個字的分量。我們的血脈里,流淌著大海的基因,我們的根,就扎在這座向海而生的城市。”
隨后,隊伍走進開元寺。千年桑蓮的法語,東西雙塔的雄姿,不僅是一座建筑的豐碑,更是故鄉屹立不倒的文化象征。僑領們聆聽講解,交流感悟,手機鏡頭里裝滿了故鄉的風景。一位來自新西蘭的僑領陳女士感慨:“無論我們走得多遠,這兩座塔就像母親的守望,永遠是我們精神歸航的燈塔。”
第二幕:觀新·感受現代泉州的破與立
故鄉行,不僅要看歷史的“厚度”,更要感受發展的“速度”。代表團一行驅車前往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晉江經驗館。
在晉江經驗館,從歷史脈絡到生動實踐,“晉江經驗”被清晰呈現。從“一雙鞋”到“一座城”的蛻變,讓我們這些見多識廣的僑領們也為之震撼。大家仔細詢問企業的創新研發、品牌建設和市場開拓情況。一位從事科技產業的僑領王先生表示:‘敢為天下先、愛拼才會贏’的晉江精神,與我們海外華商的創業精神一脈相承。故鄉的產業升級和國際化視野,為我們提供了巨大的合作空間。”
下午代表團漫步在泉州中央商務區,參觀考察利郎文化創意產業園,高樓林立,燈火璀璨,與傳統街區相映成趣。這番景象,徹底顛覆了許多僑領記憶中“老泉州”的印象。“沒想到故鄉已經變得如此現代和國際化了!”一位來自歐洲的僑領蘭先生贊嘆道。
第三幕:敘緣·共話未來發展的時與勢
在考察五店市傳統街區后,我們回到酒店,晚宴期間家鄉父母官詳細介紹了泉州在建設“海絲”先行區、發展“晉江經驗”等方面的宏偉藍圖和優惠政策,并向廣大僑胞發出誠摯的邀請:“泉州今日的成就,離不開廣大僑胞的鼎力支持;泉州明天的輝煌,更需與大家攜手共創。希望大家常回家看看,做故鄉發展的‘最佳合伙人’。”
僑領們感慨。大家為泉州取得的經濟成就感到自豪,并結合自身所在領域,就跨境電商、國際文旅、高端制造、招才引智等方面相互交流。
· 情感紐帶:多位僑領承諾,將積極扮演“文化使者”的角色,在住在國更好地宣傳泉州,講好中國故事、泉州故事。
· 經濟橋梁:在“晉品出海”推介會后,不少僑領對參與泉州的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表現出濃厚興趣,現場即有多個項目達成了初步對接意向。
· 慈善回歸:菲律賓的僑領施永嘉先生捐贈150萬元,將繼續支持家鄉的慈善和教育等公益事業,反哺桑梓。
梧林古村落與五店市
商業在拼搏之外,晉江更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與鄉愁記憶。在梧林傳統村落,僑領們漫步于中西合璧的番仔樓群間,每一棟建筑背后,都是一個家族下南洋、闖世界、反哺桑梓的動人故事。
“這座樓的主人,可能就是我們的先輩。”一位僑領指著一棟精美的騎樓說,“它告訴我們,無論我們的事業做得多大,故鄉永遠是我們的根基。”在五店市傳統街區,紅磚古厝與現代商業的和諧共生,更讓僑領們看到了故鄉在發展中守護文脈的智慧與決心。
晉江之行,讓“敢為天下先、愛拼才會贏”的晉江精神,與遍布全球的閩商精神完成了一次深刻的同頻共振。僑領們帶走的,不僅是“中國鞋都”“體育之城”的名片,更是一份對故鄉未來堅定的信心和一份沉甸甸的合作清單。
“閩籍僑領故鄉行-泉州之旅”不僅是一次簡單的參觀考察,它更是一次尋根之旅、發現之旅、賦能之旅。它重新點燃了僑領們心中那份最深沉的桑梓情懷,也讓大家親眼見證了故鄉澎湃的發展活力。故鄉的變化和記憶,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與無限的商機。他們,正如千年前從泉州港出發的商船,今日再次揚帆,將帶著對故鄉的眷戀與信心,駛向世界,匯聚起助力泉州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僑”力。
![]()
2. 石獅側記:獅醒東方僑聯四海——僑領故鄉行的商貿與時尚交響曲
海風裹挾著商潮的氣息,撲面而來。當“閩籍僑領故鄉行”的隊伍踏入石獅這座因貿而興、因僑而盛的城市時,一種不同于其他地方的親切感與興奮感在僑領們心中油然而生。這里,是“民辦特區”的傳奇之地,是“全球華裔”的時尚原點,更是一場關于商貿血脈的尋根與對話。
第一幕:尋根“小香港”——商貿傳奇的起點
行程的第一站,參觀永寧古城,走進城隍廟,導游風趣幽默的講解,給僑領們炙熱興趣,包含正能量的講述城隍廟的前世今生,給后人無限智慧的源泉。稍后走進了石獅服裝城和國際商貿城。眼前規模宏大、貨通中外的現代化市場,讓僑領們驚嘆不已。然而,真正點燃他們集體記憶的,是隨后的鳳里老街——這里曾是石獅商業的搖籃,也是無數僑胞“僑批”的接收地和夢想的起始點。
“我仿佛看到了父輩口中描述的,靠著‘全國一擔貨’起家的石獅。”一位來自菲律賓的僑領蔡先生激動地說,“這種‘無中生有、敢為人先’的闖勁,和我們當年揣著幾件衣服、幾包茶葉就遠渡重洋創業的精神,一模一樣!”從昔日的“故衣攤”到今日的“國際商貿城”,石獅的變遷,正是海外僑胞奮斗史的縮影。
第二幕:潮起“黃金岸”——時尚與文旅的新篇
石獅的魅力不止于商貿。代表團一行驅車前往石獅黃金海岸和觀音山。碧海銀沙、奇石礁盤與現代化的旅游設施相得益彰,展現了石獅作為濱海文旅城市的巨大潛力。
特別是在世茂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僑領們沿著“海絲”脈絡,再次確認了石獅與世界的古老聯結。“石獅的產品沿著海絲之路走向世界,而我們僑胞,就是這條路上最活躍的使者。”一位從事物流行業的僑領感嘆道。
而當他們走進石獅卡賓服飾(中國)有限公司時,感受更為深刻。從一根絲線到一件成衣,再到一場頂級的時裝發布會,石獅完整的時尚產業鏈和前沿的設計理念,讓僑領們看到了一個超越傳統批發生意的“時尚石獅”。
第三幕:共敘“獅城情”——僑力賦能的新機遇
此行的重頭戲是“獅醒東方·僑聯四海”主題電商集散服務中心。介紹了石獅正全力打造“現代化國際商貿之都”的規劃,并重點推介了在跨境電商、市場采購、網紅經濟、濱海文旅等方面的機遇。
僑領們的反響空前熱烈,碰撞出許多合作火花:
· 渠道升級:眾多僑領表示,愿成為石獅品牌出海的“海外首站”,利用自身海外商超、零售網絡,推動石獅服裝、輔料以品牌化形式進入主流市場。
· 電商賦能:來自東南亞的僑領對石獅的“直播電商”產業極感興趣,希望引進石獅成熟的直播模式和供應鏈,與當地的電商資源結合,打造“東南亞石獅商品直播基地”。
· 文旅聯動:有僑領提出,可以組織國際性的華僑青年研學團,到石獅體驗從“逛市場、看面料”到“游海岸、品海鮮”的深度之旅,增進新生代對故鄉的認知。
· 后續鏈接:僑領們繼續關注商貿前沿,并表示將支持石獅的城市文化建設,共同講好“石獅故事”。
獅行天下,情歸故里
“石獅之行,讓我們找到了精神的原點,也看到了未來的無限可能。”一位僑領總結道,“我們帶走的,不僅是合作的意向,更是讓‘東方醒獅’名揚世界的使命。”
這次石獅之行,不僅是一次故鄉情的重溫,更是一次全球商貿網絡的強力對接。當僑領們的車隊駛離這座活力四射的城市,他們已經攜帶著石獅的商貿基因與時尚火種,奔赴全球各地,必將匯聚起更為磅礴的“僑”動力,與故鄉石獅一同,在世界的舞臺上共舞一曲華麗的“獅城新章”。
![]()
3. 安溪側記:茶香氤氳桑梓情 僑力賦能新安溪
當車隊駛入安溪“八馬茶業”,空氣中仿佛都彌漫著清雅的蘭花香與桂花香。對于“閩籍僑領故鄉行”的代表們而言,安溪之行是一次滌蕩心靈的尋根之旅,更是一次見證“綠葉”變“金葉”、“窮窩”變“富巢”的奇跡之旅。
第一幕:尋味問源——飄香世界的鐵觀音故里
行程的首站,直抵安溪的靈魂—“八馬茶業”,這里是鐵觀音的發源地。僑領們漫步于層層疊疊的生態茶園,親眼目睹“天、地、人、種”完美結合的種植奇跡。在茶農的指導下,他們體驗了搖青、炒青、包揉等傳統制茶工序,深刻體會到了一泡好茶的來之不易。
“我們海外安溪人的鄉愁,就是這一口濃濃的觀音韻。”一位來自印度尼西亞的僑領何先生捧起一把毛茶,動情地說,“無論身在何處,只要喝到鐵觀音,就仿佛回到了故鄉。這片葉子,是我們安溪人行走世界的‘名片’和‘身份證’。”
午后,代表團參觀溪禾山鐵觀音文化莊園,并考察茶科網。從而了解了“鐵觀音”茶名的由來,并從古老的制作工藝到現代化的審評、深加工與電商直播,深度了解茶葉制作的不易。僑領們看到了安溪茶產業在堅守傳統與銳意創新中的蓬勃發展。
第二幕:見證蝶變——從國定貧困縣到百強縣的跨越
安溪的奇跡,不止于茶。在安溪縣城市建設規劃,僑領們系統性地了解了安溪如何從“閩中貧瘠之地”一躍成為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的奮斗歷程。
在安溪,僑領們參觀了衛星接收站和電影膠片數字化中心,“真是不可思議!這里不僅有全球香的茶,還有許多高科技的企業。”來自澳大利亞的僑領劉女士驚嘆道。安溪“靠自己的骨頭長肉”的奮斗精神,讓在場的所有僑領深感敬佩與自豪。
第三幕:情系古今——人文安溪的厚度與溫度
安溪的文脈,與茶香一樣悠長。代表團拜謁了李光地故居(新衙)。這位清代名相“家傳一首冰壺賦,庭茁千尋玉樹枝”的清廉家風和經世致用的學問,深深感染了每一位僑領。一位僑領感慨:“這就是我們安溪人的精神內核,既有茶的儒雅,又有石的堅韌。”
在安溪孔廟這座被譽為“鳥革翚飛,甲于閩南”的古老建筑前,僑領們感受到了故鄉歷史的厚重與文化底蘊的璀璨。
展望未來——“茶香四海·僑聯未來”
安溪縣政府的接待溫馨而熱情。縣領導向廣大僑胞多年來對安溪發展的支持表示感謝,并重點介紹了安溪未來在“茶產業創新、數字經濟、高端制造、文旅融合”等領域的規劃與機遇。
僑領們結合所見所感,交流茶業出海的心得:僑領們承諾,將充當“安溪鐵觀音文化使者”,在住在國的高級商圈、文化交流活動中推廣安溪茶文化,并利用海外華商網絡,建立安溪茶海外品牌體驗中心。
· 產業對接:有僑領對安溪的藤鐵工藝產業興趣濃厚,希望引入國際設計資源,助力傳統工藝實現時尚化、品牌化轉型,開拓更廣闊的海外市場。
· 數字賦能:來自科技領域的僑領,提出可以利用大數據和物聯網技術,幫助構建從茶園到茶杯的全程可追溯體系,提升安溪茶的國際公信力和品牌價值。
· 公益傳承:新生代僑領們表示,將繼承和發揚父輩捐資助學、修橋鋪路的傳統,更聚焦于支持故鄉的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為安溪的可持續發展注入“僑智”。
一杯清茶,一生牽掛
安溪之行,在僑領們的心中都多了一份沉甸甸的留念——香茶喚起了故鄉的滋味,茶具勾起了血脈的召喚。
“這片土地,給了我們闖蕩世界的底氣;這杯茶,維系著我們割舍不斷的鄉情。”一位老僑領的總結道出了大家的心聲。
當車隊緩緩離開,園區在后視鏡中漸漸遠去。但僑領們心中,已種下了一顆為故鄉新發展賦能的新種子。他們將以茶為媒,以情為紐帶,匯聚全球僑資僑智,與百萬安溪鄉親一道,共同譜寫“僑聯四海,茶香天下”的嶄新篇章。
![]()
4. 永春側記:尋夢桃源故里 共敘永續春暉
穿過層巒疊翠,駛入一片開闊的盆地,“閩籍僑領故鄉行”的隊伍抵達了被譽為“萬紫千紅花不謝,冬暖夏涼四序春”的永春。對于見慣了都市繁華的僑領們而言,永春之行宛如一場走入水墨畫卷的靜心之旅,一次對“鄉愁”最詩意的詮釋。
第一幕:尋蹤·品讀一座城的文脈與鄉愁
旅程從永春陽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開始。這個秉持環保理念的新材料建造公司給了僑領們一個驚喜——在群山環抱,綠水青山的縣城,人們的科技理念竟然如此前沿!除了前沿科技,永春還有傳統產業。在這里,達彬制香有限公司靠著一套完整的紙箱工藝源遠流長,不斷創造奇跡。
僑領們還參觀了始建于宋代的古建筑。建筑莊嚴肅穆,是永春崇文重教傳統的見證。行走于大成殿前,能感受到千年文脈的流淌。來自荷蘭的僑領李先生說:“來到這里,才理解為何永春能走出梁披云、梁靈光這樣的文人大家,這里的山水自有書卷氣。”
隨后,隊伍走進了詩人余光中先生博物館。“鄉愁”在別處是一個抽象的詞語,在永春,它是一棵具體的荔枝樹,一座古老的紅磚厝,一壇壇米醋釀造的經典,是看得見、摸得著的。”這里完美詮釋了永春為何是“記得住鄉愁”的典范之城。
![]()
第二幕:聞香·感受一縷香的傳承與創新
永春的另一張金字招牌是“中國香都”—達埔鎮。代表團深入達埔,參觀了中國篾香城和漢口制香廠。制香師傅們嫻熟的手工制香技藝,讓僑領們嘆為觀止。空氣中彌漫的千百種香韻,構成了一種獨特的嗅覺記憶。
從古老的“隔火熏香”到現代化的制香產業鏈,僑領們看到了永春如何將一門古老的手藝發展成為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一位來自東南亞的僑領家族從事香料貿易,他興奮地表示:“永春香的文化底蘊和純天然制作工藝,在海外高端市場極具潛力,我們可以攜手將這門‘呼吸的藝術’推向世界。”
第三幕:問道·體驗一脈拳的剛柔與濟世
作為永春白鶴拳的故鄉,武術是永春人血脈中流淌的基因。僑領們漫步古街觀摩了白鶴拳少年的精彩表演,一招一式,剛柔并濟,虎虎生風。白鶴拳博物館館長親自講述并現場表演,讓我們感受這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
“永春白鶴拳不僅是防身之術,更是養身之道、處世哲學。它‘欲進先退、欲剛先柔’的理念,與我們海外華商在商海中為人處世的智慧不謀而合。”一位僑領分享了其中的感悟。這門武術,展現了永春人外柔內剛、勇于開拓的精神特質。
共繪·擘畫“永續發展”的春天畫卷
在“桃源永春·僑聯四海”的主題下,永春縣政府如數家珍般地介紹了永春在“香、醋、瓷、拳、旅”等特色產業上的發展規劃,并重點描繪了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的綠色藍圖。
僑領們的建言獻策充滿了對故鄉深情的洞察:
· 香業拓展:僑領們建議成立“永春香海外推廣中心”,結合東方美學,開發適合海外市場的香氛產品和文創禮盒,講好“中國香故事”。
· 文旅融合:多位僑領對永春的生態和文化資源極為看好,提出可以打造“功夫尋蹤”、“鄉愁記憶”、“生態康養”等精品僑青研學線路,吸引海外年輕一代回歸尋根。
· 品牌出海:永春老醋、永春蘆柑等特色農產品成為關注焦點,僑領們愿意利用自身渠道,為其進入海外高端華人超市和中餐廳搭建橋梁。
· 綠色賦能:有僑領提出,可以引入環保技術和資金,參與永春的生態治理和鄉村振興,共同守護這片“桃花源”。
此鄉是吾鄉,此春永駐心
臨別之際,永春為游子們準備了最具代表性的禮物:一套永春香、一瓶永春老醋、一本《鄉愁》詩集,寓意著:書香永繼,香火永傳。
“永春,是我們精神上的‘桃花源’——眾山環抱、滿溢翠綠。”一位僑領的感言為此行作結,“從這里走出去,我們身上都帶著永春的印記。,既有文的雅,也有拳的剛。我們愿做永春的‘海外代言人’,讓世界都聞到永春的香,看到永春的美,感受到永春澎湃的活力。”
車隊駛離,桃源漸遠。僑領們各自離別,但心中,已種下了一顆名為“永春”的種子。他們帶走的,不僅是濃濃的鄉情,更是一份讓“永春春天永駐”的使命與約定。
時代的車輪滾滾前行,親人們的深情厚誼與鄉愁一道,飄向五洲四海,綿綿流長!(蘭孝程)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