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總統特朗普與阿根廷總統米萊在華盛頓舉行會面,在此次會談中,特朗普再次把矛頭對準了中國。
![]()
【特朗普與米萊會面】
據美媒透露,特朗普在會晤中“語氣嚴厲”地警告米萊:美國不允許中阿之間有任何“軍事活動”。
特朗普口中所謂的“軍事活動”,指的是中國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亞地區建設的“深空觀測站”。這座觀測站建于2012年,是中阿雙方的主要科研項目之一,由中國衛星發射測控部門負責運營,主要任務是支持嫦娥探月工程和深空通信。與軍事合作完全不搭邊。
然而華盛頓長期炒作稱“這可能是中方軍事基地”。美國自己在全球擁有數百個軍事與情報基地,包括在澳大利亞的“松樹谷監聽站”、在智利的太空測控點,這些所謂的“觀測站”大多都是打著“科學合作”的名義,在執行軍用任務。美國自己這樣做,就懷疑全世界都會這樣做,這完全就是在以己度人。
而且除了軍事合作之外,特朗普對中阿之間的經貿往來也頗有微詞。《紐約時報》披露稱,美官員一直在施壓阿根廷,要求其“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尤其在高科技、能源與金融領域要“慎重處理”。
![]()
【中國在阿根廷建立的深空測控站】
另外還有多家美媒爆料稱,特朗普政府甚至直接向阿根廷方面施壓,要求其“取消與中國央行的180億美元貨幣互換協議”。
顯而易見,這次特朗普再次炒作中國“軍事基地”,其實根本目的就是為了給米萊施壓,將其拉回到美國陣營,而不是出于什么真切的安全擔憂。
為了讓阿根廷乖乖聽自己的話,特朗普還拿不久前對阿根廷的200億美元投資說事。
一周前,美國財政部宣布與阿根廷央行簽署200億美元貨幣互換協議,同時還計劃直接購入部分阿根廷比索,幫助穩定匯率。特朗普明確表示,如果阿根廷無法達到美國的要求,就將撤回這筆投資。
表面上看,特朗普拋出的“魚餌”十分有誘惑性,但事實上,這所謂的“幫助”,不過是“今日的食糧,明日的饑餓”。
過去幾十年,阿根廷多次向IMF、世界銀行借貸,用于償還外債、穩定匯市。結果是債務越滾越大,外資收益走得比援助來的還快。老百姓看不到經濟增長,政府卻被捆住了手腳。
這次的200億美元投資同樣如此,美國給的是美元,但背后附帶的是一系列難以達成的“政治條件”。換句話說,美國不是來幫阿根廷,而是來“綁”阿根廷。
![]()
【中國買家購入了大量阿根廷大豆】
值得玩味的是,在這場會晤中,當特朗普滔滔不絕地談“防范中國”時,米萊始終保持沉默。這與他過去一貫的“親美”風格截然不同。要知道,米萊上任之初,可是公開喊出“美國是文明陣營、中國是獨裁國家”的極端言論。但上任不到一年,現實狠狠地教育了他:理想可以高喊,經濟卻要吃飯。
米萊很清楚,相比于美國的“幫助”,真正能給阿根廷帶來實打實收益的,恰恰是中國。中國與阿根廷貿易往來密切,是其第二大貿易伙伴、第一大農產品出口市場、主要基建投資國,也是阿根廷加入金磚國家的重要推動者。
今年9月底,阿根廷趁著中美貿易摩擦升級,抓住機會宣布臨時取消谷物出口稅。結果中國買家立刻出手,將采購量從20船增至35船,涉及227萬噸大豆。這對阿根廷農民來說,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真金白銀。
所以,米萊的沉默,并非“沒話說”,而是“不好說”。他非常清楚,如果真照特朗普的要求行事,那不僅得罪中國,還會讓自己失去一個可持續的經濟支點。
眼下擺在米萊面前的選項很明確:一邊是附帶苛刻政治條件、隨時可能反轉的美國“援助”,另一邊是看得見、摸得著、能帶來實實在在收益的中國合作。該如何選擇,想必米萊心里的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