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十月,碩果飄香。10月15日,在江津區石蟆鎮登云村“石蟆橄欖”生產出口基地,漫山遍野的橄欖樹枝繁葉茂,一串串飽滿的橄欖掛滿枝頭,青的翠綠、黃的透亮,一幅喜人的豐收畫卷在山間徐徐展開。
![]()
![]()
清晨的收購點早已熱鬧非凡。村民們背著滿筐的橄欖,腳步輕快地來到重慶聚欖閣農產品加工專業合作社。稱重、結算、收款,一系列流程高效有序,村民們的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合作社內,工人們分工明確,篩選、淘洗、晾曬、裝袋、上車,流水線作業一氣呵成,一箱箱包裝完好的橄欖即將發往全國各地。
![]()
![]()
“今年雨水充足、光照適宜,橄欖長勢格外好,全鎮產量預計能達到1萬噸,銷售價格也比往年略有上漲,村民們種橄欖的勁頭更足了!”石蟆鎮相關負責人笑著介紹,作為少數適宜種植橄欖的地區之一,石蟆鎮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這里不僅種植橄欖的歷史悠久,現存最古老的橄欖樹經鑒定已有500多年樹齡,更孕育出了多個優質橄欖品種。
目前,石蟆鎮橄欖種植品種豐富,涵蓋江津長果一號(大梭子、二梭子、三梭子)、江津白園(大白圓、二白圓、小白圓)、吊蘭花、丁香果等10余個品種。其中,“江津長果一號”和“江津白園橄欖”兩個由江津區自主選育的品種,早在2012年就被重慶市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為優良品種,成為石蟆橄欖的“金字招牌”。
![]()
石蟆鎮橄欖種植面積5萬余畝,最高年產量達1.5萬噸,產值1.5億元,是繼廣東潮汕、福建閩侯(閩清)地區后第三大果橄欖主產區和內陸省市唯一果橄欖規模化種植區。截至2024年底,全鎮橄欖種植涉及農戶2.5萬戶、7萬余人,當地已培育起5家以橄欖經營為主的公司、3家初加工廠和9個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形成了從種植到加工、銷售的初步產業鏈。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推進橄欖初加工基地建設,培育專業化的生產社會化服務組織,以進一步提高橄欖產品加工率。”江津區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重點做響“江津石蟆橄欖”區域公用品牌,不斷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推動橄欖產業向全產業鏈綠色高效發展邁進,讓這顆“金果子”成為帶動群眾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來源: 江津融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