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前往江津區中心醫院就醫的市民發現,醫院周邊新增了40個停車位,出租車、公交車與私家車在醫院門口"打架"的情況減少了,以往"一位難求"的情況得到緩解。這一變化是江津區通過"設施、秩序、組織"三位一體模式,系統性優化停車環境的一個縮影。
![]()
江津區中心醫院周邊新增的停車位。
設施升級
夯實停車"硬基礎"
為確保停車設施安全規范,江津區持續對公共停車設施進行精細化維護。今年以來,已累計修復阻車欄桿2284米,補劃、更新停車位編號1153個,并取消設置不合理的車位152個。同時,對廣法宮街、臨江路等5條道路的停車區域路面進行了集中鋪設,維修總面積超1萬平方米,從路面、標識到智能設備進行全面升級,為市民提供安心的停車環境。
![]()
工作人員對違停車輛發送溫馨提示短信。
秩序規范
彰顯執法"柔與剛"
在優化設施的同時,停車秩序管理也同步強化。
江津區通過"短信溫馨提示+現場執法糾正"的人性化模式,既給予車主及時挪車的便利,也確保違停行為得到有效約束。
截至10月,已發送勸離短信1.5萬條,張貼告知單3017張,并處理私占車位等亂象785件次,保障了公共停車資源的公平高效使用。
組織優化
聚焦重點"暖民心"
針對學校和醫院周邊的特定停車需求,江津區精準施策,調整武城大道、廣發宮街等路段103個泊位布局,保障了學校周邊通行安全與便利;通過在醫院周邊新增車位、調整出租車位與公交港灣,有效疏解了長期擁堵節點。
一系列以問題為導向的布局調整,實現了停車管理與社會民生的良性互動。這一系列舉措表明,江津區正通過精細化的管理與服務,從細節入手,切實解決市民停車痛點,提升城市靜態交通管理水平。
通訊員 劉家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