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周一的“TACO交易”到周二的“避險防御”再到周三的“全線反攻”,習慣了高波動和難預料是市場的特點,往后看,資金情緒“無線拉扯”,四季度的A股波動大概率也不會小。
久經A股沙場,投資者自然也會進化出一套適應市場的求生方法。要么炒小炒短,用“人均XX炒家”的交易能力,捕捉個股層面的機會;要么是多元配置,沖淡A股高波動的影響。
對前者,可遇而不可求,對后者,是普通人穿越周期的解藥。當人人都知道要多元配置,學習“橋水全天候”和“耶魯模式”成為了時下的風潮,一起聊聊。
風險平價理論的明星產品
橋水全天候
參與者總是希望預判市場、精準擇時,找準買點和賣點,但資本市場的本質便在于“隨機性”,一兩次或可參考,但長期來看準確率極低,預期難以實現。
為解決這一難題,達利歐提出了“全天候策略”,其核心不在于預測,而在于構建一個能在各種經濟環境下保持穩健表現的投資組合。
![]()
第一步,劃分宏觀場景。達利歐以經濟增長和通脹是否超預期為標準,將宏觀環境劃分成四個象限,分別對應不同的宏觀經濟場景。
第二步,找到“優勢資產”。每個象限中都存在在該環境下表現更優的資產類別。例如經濟與通脹雙超預期時,商品、通脹掛鉤債券等通常表現更好。
第三步,確定配置比例。通過風險確定配比,使每類資產和每個象限貢獻的風險權重基本相當,也就是傳說中的“風險平價理論”。比如債券波動小于股票,那么配置更多債券來實現風險平衡,從而確保組合整體在不同宏觀環境下波動可控。
“全天候策略”通過合理的多元資產配置,實現了在不擇時、不預測的前提下仍能做出長期穩健的回報:
一方面,通過在不同宏觀環境中布局優勢資產,全天候策略能夠系統性地把握大類資產的輪動機會,實現可觀的業績。研究數據顯示,不論在美國還是中國市場中,該策略長期均跑贏大盤指數。
![]()
另一方面,“全天候策略”通過多元資產的組合配置,有效平抑單一資產的大幅波動。以國內市場數據為例,近10年,全天候組合指數的回撤遠低于同期滬深300指數,展現出更強的抗跌能力。
![]()
數據來源:數據來源: Wind,2015.9.20-2025.9.19。相關指數及代碼:國泰海通全天候指數(CI011001.WI)、滬深300指數(000300.SH)。指數過往走勢不預示未來表現。
不過,盡管全天候策略邏輯清晰、回測效果顯著,但其在中國實踐仍需面臨如可投資產和工具不足、杠桿限制、宏觀環境差異及投資者行為偏差等很多挑戰。
這些挑戰意味著,簡單的“復制粘貼”達利歐模型并不可行,對于不少投資者而言,需要有具備宏觀研判、資產比較、動態再平衡能力的專業團隊,持續對策略進行本土化迭代與蒸餾。
耶魯大學捐贈基金
另類多資產配置的佼佼者
除了橋水,另一種穿越周期、散發光芒的資產配置方法論便是耶魯模式。
美國著名投資家大衛·史文森(David Swensen)在管理耶魯大學基金會時,發展出了一套投資哲學,用33年時間讓耶魯捐贈基金的資產翻了22倍,成為全球最成功的學校捐贈基金,這套投資哲學被稱為“耶魯模式”。
![]()
大衛·史文森將原本大量投資于股票和債券的資金,調整為分散投資于更多類型的資產上,比如私募股權、房地產、石油等,這樣做的效果是:降低了組合的波動性、提高了收益率。
![]()
其核心思想可以歸納為:偏權益、高分化、重另類、多平衡、少擇時。
偏權益:股票和股權為導向的投資策略提高耶魯基金會組合的收益上限
高分化:學術成果和投資藝術相結合降低組合波動,實現資產保值
重另類:率先引入和提高另類投資比例,為組合貢獻大部分收益
多平衡:被動再平衡策略為組合提供風險后盾,避免追漲殺跌
少擇時:弱化擇時,避免短時交易,固守自身能力圈
以“資產配置組合+長期主義”這兩個核心為導向的資產配置要點,大致為:
1)讀懂大類資產:理解各個大類資產的長期收益水平和價格波動特點,并理解擇時和證券選擇的困難,以及它們對總收益的貢獻很低,理解配置決定收益。
2)明確收益預期:結合自身的資金性質、心理特點等,有一個合理的收益預期。
3)確定投資比例:設定各個大類資產的配置比例,并用指數化投資的方式構建投資組合來實現收益預期。
4)采取再平衡策略:在持有過程中,由于價格波動使得大類資產的比例偏離一定程度時,進行交易使之恢復到既定的比例。
這個策略的意義在于,提供了基于長期主義的投資框架。一旦理解并按此操作,那么在擇股和擇時的研究上可以省去相當一部分精力。只要能做到知行合一,往往能達到比較不錯的收益水平。
挖掘基經常給大家介紹的資產配置方法,便是耶魯模式的簡易范式:
第一步,明確核心資產類別,為配置奠定基礎。
- 權益類——涵蓋A股、港股、QDII基金等,承擔增值功能
- 商品類——如黃金、原油,對沖通脹與地緣風險
- 固收類——包括國債、債券基金,作為組合“壓艙石”
- 現金管理工具——如貨幣基金、同業存單,保障流動性
第二步,確定配置比例,比例的設定需貼合自身需求與市場環境。
- 短期資金優先選擇現金管理工具,兼顧流動性與安全性;
- 股債配置比例需結合自身風險偏好(保守型可側重固收,進取型可提升權益占比)與市場估值水平(估值低位可適度增配權益,高位則需謹慎);
- 權益資產內部亦需兼顧海內外市場以分散地域風險;
- 商品類資產的整體倉位上限建議不超過30%,其中黃金持倉通常控制在5%-10%即可,避免過度集中。
“橋水”與“耶魯”的理念
在FOF中看到答案
介紹完了。此時,無論是“丐版橋水”還是“簡易版耶魯”,你學會了嗎?或許,你早已經操刀上陣,過去這些天里也小有斬獲;或許,你仍舊覺得困難,你不想聽到那么多,你需要一個簡單的方案。
一周之前,A股雙節后開鑼,首個交易日,市場用漫山遍野的紅色,給了所有人一個驚喜,機會“迷人眼”如何應對?一篇《科技、黃金、日經…在應接不暇里想起了FOF》。
幾天之前,不測風云,海外雷霆突發,不確定性升級,又該如何應對?焦躁的等著開盤之際,再次想起了FOF,《等著周一“加倉”?在舉棋不定里再次想起了FOF》。
今天,談起讓投資者體驗提升的一站式資產配置,腦海里還都是FOF。當然并非一時興起,要說今年哪種產品比較受投資者歡迎,FOF有一席之地,這個品類價值,正隨著邏輯的迭代升級而重新書寫。
![]()
知名FOF管理團隊做了一個統計,在FOF基金所披露的季度報告中,基金經理在市場展望部分提及“多元資產配置”相關字眼的次數,從兩年前開始有了顯著的提升,而這正與10年期國債收益率的下行產生了完美的交叉點。
![]()
數據來源:Wind,數據區間2020Q1-2025Q1。“多元配置”相關字眼包括:多元、多元配置、多資產等。10Y國債收益率坐標見右軸。
低利率時代疊加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無論是FOF,其他組合管理人亦或是產品經理,選品的核心目的不再僅僅是選出最好的基金,而是為不同的資產配置方案提供合適的工具。
如今,我們的市場逐步向穩、向暖,但是依然不能忘記過去幾年所經歷的觸動心靈的波折。這場“冰與火的淬煉”讓我們對投資者需求理解更加深刻——穩健和相對可預期的收益才是投資進階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甚至是最重要的環節。
無論是橋水模式還是耶魯模式,如果FOF有未來,多元資產配置一定是現階段的答案之一。
風險提示
本資料觀點僅供參考,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資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達意見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的最終操作建議,我公司不就資料中的內容對最終操作建議做出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資料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以上內容不構成個股推薦。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凈值高低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對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管理人不保證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投資人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定額投資并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市場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