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木白
今天的文章消失了,事實上這三天消失的文章有兩篇了,之前消失的文章更多。沒有必要說罷了。社評的寫作向來如此,寫作者需要做好這些心理準備。
甚至說,相比于文章消失更嚴重的情形也要做好準備。
既然都準備好了,既然知道這是一種你規(guī)避不了的風險,為何還要說。其原因便是這消失的文章,都是寫完心境受到嚴重損害的文章。
![]()
一篇是成都的流浪狗,
那個視頻其實我看了很多遍,包括那些官方說辭背后的更真實的人性其實我也掌握了,也正是因為這些掌握了的,在寫那篇文章之后,內(nèi)里的心境是遭受到很大損害的。寫完之后,是立即做了幾組俯臥撐,而后又騎車在大街小巷慢無目的來回穿梭,到下雨了,雨滴在臉上之后的清冷才平復(fù)心情。
今天的這篇,神農(nóng)架農(nóng)村那些智障的不幸者,一個家庭蓄養(yǎng)十幾個,說實話我非常震撼這個人性在當下的存在,不敢想象人間還有這樣惡毒的事情正在發(fā)生著。
同樣的,寫完之后心境也是受到很大損害。
如果不是心境的問題,今天不會有我譏諷胡錫進的那篇文章,也不會有歪葫蘆這個比喻。
但即便歪葫蘆寫出來,依舊坐立不安,草草寫完便又騎車出去,騎了一圈不行,又回去開車到其他的鎮(zhèn)子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后來在吳淞江一個偏僻的地方看人釣魚,一直坐在那里看,看了一個小時心境才回復(fù)。
為何會這樣,其實就是深淵人性的一種反噬。即便我見識過太多的邪惡,殺人的,傷害的,更邪惡的等等,但相比于這些邪惡的犯罪,這現(xiàn)實的人性其實更可怕。
也許有人會說,多看看善。是的,的確如此,當你的視線在善的時候,你就能看到善,
過去的幾個月,隨筆的文字大多趨向于善。
這些善,是一種內(nèi)里的救贖。
救贖自己,也救贖迷途中的人。
像我的身邊善的人其實很多,有時候所眼所見皆為善;
超市,買一支筆芯,才下過雨,地鐵的女安保打開消防箱在里面拿出不知道的食物蹲在那里喂一只貓。已經(jīng)過去了,再回頭看一眼,閑聊中得知這是一只流浪貓,日常她值班的時候便會過來投喂,且在消防站的對面臺階下,她細心的為小貓搭了一個遮風擋雨的小窩。
![]()
公園后面的木柵欄處,一個步履蹣跚,常年幾乎都是白襯衫的老人經(jīng)常拄著拐杖逗留,有一次在老人走后,遠遠看他坐的那塊巖石,幾只黑色的鳥蹦蹦跳跳過來,頭上下來回啄食著石塊上的食物。
每一次老人特意過來,張望一番便留下一小撮黃黃的小米粒。留下后便會蹣跚著離開。啄食的群鳥,老邁的人,沒有言語,但有著眼神的交流,他走了,它們來,一種心照不宣的交流很令人感到奇特。
在上海的最后一年,我步行到咖啡館,一場暴雨后,路面許多粘在地上的大大綠色樹葉,斷枝走不了幾米便會遇到一個,已經(jīng)快要到拐彎處的木橋了,巖石下方一直沒有褪絨的幼鳥在角落里瑟瑟發(fā)抖。
盡管我的原則是不為無法負責到最后的生命停留,但終歸沒有忍心視而不見,過去將其捧在掌心,路過的人們也會看。推著買菜小推車的爺叔說,是在樹上被風吹下來的,而后看一眼頭頂?shù)臉鋮玻酪痪洌吹览碚f老鳥該在附近啊,小可憐,被爸爸媽媽拋棄了,而后佝僂著身子離開。我說,要不放在樹上,老鳥一會回來找的吧?
一位阿姨說,你放在那里就死了,沒辦法我就只能帶回去,一天喂幾次肉,沒有多久這只鳥就能來回的飛動,到我離開上海之前的一天,回到家沒有了它的叫聲,只有小區(qū)外的高聳樹木上有著鳴叫的盤旋。。。
還要說什么?
善是一種救贖,看見惡其實也是救贖。
善與惡是世間存在的對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傳播善是讓我們有愛,看見惡是讓我們對惡有足夠的了解,不去作惡,不被惡害,僅此而已。
后面這個號我會盡量少寫,不會再一天寫三篇了,如果可以的話,會分出一篇發(fā)在下面青萍說這個小號里。
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