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10日下午4點半,臺北馬場町,吳石將軍倒在血泊中。8天后,同一片黃土,又倒下了一個人。
這個人的身份更特殊,國民黨陸軍二級上將、前臺灣行政長官、浙江省主席陳儀。67歲的他,為什么會死在這里?
![]()
浙江督帥的轉身
1948年6月,陳儀65歲。
這不是他第一次接到蔣介石的任命,浙江省政府主席,聽起來風光,實際上是個燙手山芋。淮海戰役打得焦頭爛額,整個江南局勢一天比一天糟。
![]()
陳儀本來婉拒了,他累了,二二八事件那筆賬,他背了整整一年。
1947年2月,臺北專賣局查緝員打死小煙販,引發全臺暴動。他請兵鎮壓,死了近兩萬人,事后所有責任都推到他頭上,被撤職。
那場風波里,陳儀其實也是受害者。他接管臺灣時,全臺駐軍只有5000人。第六十二軍和第七十軍本來駐扎臺灣,因為內戰吃緊被調走了。
是陳儀自己跟蔣介石說,不用再派軍隊來,現有兵力夠維持治安,結果二二八一爆發,他手里根本沒兵可調。
蔣介石讓他先去上海休息,再做決定,在上海,湯恩伯找他徹夜長談。
湯恩伯是陳儀一手帶出來的,1924年,窮小子湯克勤想去日本讀陸軍士官學校,沒錢。陳儀每月給他五十大洋,資助三年。
![]()
湯恩伯為了感恩,把名字都改了——恩伯,恩情之伯。回國后,陳儀推薦他進國軍,一路升到京滬杭警備總司令。
那晚湯恩伯說老師去浙江吧,我們可以找機會做點事。
陳儀懂他的意思,孟良崮一戰,張靈甫全軍覆沒,蔣介石當眾把湯恩伯打得滿臉是血。湯恩伯跪著爬出客廳,第二天跑陳儀到那里哭,師徒倆聊到深夜,都覺得這個政權沒希望了。
陳儀去了杭州,到任第一件事就是釋放政治犯。浙江省警保處處長毛森抓了一百多號人,都是軍統特務認定的"共黨嫌疑",陳儀看了名單直接放人。
毛森氣得跳腳,找蔣介石告狀,陳儀不管,他已經在和地下黨接觸了。
這個決定不是一時沖動,陳儀在福建當了七年省主席,見過太多黑暗面。軍統、中統、CC派在福建爭權奪利,老百姓苦不堪言。
![]()
1938年,軍統閩北站站長張超暗殺了福建省立醫院院長黃丙丁。黃是臺灣人,日本醫學博士,被懷疑搞情報,陳儀護不住自己的人,最后忍無可忍,把張超槍斃了。
戴笠跑到蔣介石面前告狀,陳儀差點丟官,從那時起他就對這個體制失望透頂。
![]()
地下聯絡網中的抉擇
聯絡人叫胡邦憲。
這人有意思,臺灣警備司令部曾以陳儀的名義發電報給上海警備司令宣鐵吾,說胡邦憲是共黨首要分子,在臺灣鼓動暴動,現在逃到上海,請緝捕歸案。
![]()
胡邦憲拿著這份通緝令找到陳儀,陳儀看完,提筆給宣鐵吾寫信:"鐵吾兄,胡邦憲是我舊部,為人謹慎,向無不軌行為。近聞有傳訊案件,務請即時查明注銷,以免牽累好人。"
就這樣案子銷了,胡邦憲從此常來找陳儀,談時局。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傅作義率部起義,蔣介石下野,陳儀找到胡邦憲,說了一句話,我也想做點事。
地下黨組織很快回應,條件談得很簡單,釋放政治犯、停止修筑工事、保護公共財物、按民主原則改編部隊。湯恩伯要是愿意一起來,過去的事既往不咎,還能給軍政要職。
陳儀很激動,他手里沒多少兵,浙江這邊說了不算。關鍵是湯恩伯,那小子手握四十萬大軍,又是京滬杭警備總司令,他要是倒戈,整個江南局勢立刻翻盤。
![]()
陳儀對湯恩伯有信心,兩人認識二十多年,情同父子。湯恩伯在日本讀書那三年,每個月五十大洋,陳儀一次沒落下。
湯恩伯回國后,陳儀把義女王錦白嫁給他,湯恩伯的仕途,每一步都有陳儀的影子。
1932年,陳儀向何應欽推薦湯恩伯當第八十九師師長。1947年,湯恩伯因為孟良崮戰敗差點被撤職,也是陳儀出面說情。
1月27日,陳儀寫了親筆信,在一張紙片上,工工整整列了五條:釋放政治犯、停止修筑工事、保護公共財物、按民主原則改編部隊、取消戰犯名義并給予相當職位。
他派外甥丁名楠連夜送到上海。
丁名楠回來說,湯司令答應了,說過幾天就來杭州詳談。
陳儀等了一個星期,湯恩伯沒來,他又派丁名楠去,這次帶上機要秘書胡允恭。
![]()
胡允恭半夜趕回杭州,臉色煞白,老師,湯恩伯把信交給蔣介石了。
陳儀不信。
地下黨也派人來警告,陳儀還是不信,他說恩伯和我的關系,你們不懂,他簡直就是我的兒子,志安場的房子都是他送我的。這次來浙江,也是他勸的,反蔣是他先提出來的,他怎么可能出賣我?
陳儀犯了一個致命錯誤,他從頭到尾沒跟湯恩伯見過面,所有聯絡都是通過丁名楠傳話。丁名楠是陳儀外甥,辦事機靈,可他不了解湯恩伯,湯恩伯拿到信的第一時間,就找蔣經國匯報了。
蔣經國問湯恩伯,你真的要跟著陳儀反?
湯恩伯嚇出一身冷汗,他立刻撇清關系,說是陳儀在策反他,還獻上一條毒計——誘捕陳儀。
![]()
2月初,陳儀接到湯恩伯的信,信上說,上海安全,盼老師速來。
身邊所有人都勸他別去,陳儀搖頭,我了解恩伯,他要是不贊成,直接跟我說就是了,何必搞這一套?
2月21日,陳儀登上去上海的列車。
![]()
上海的陷阱
湯恩伯親自到車站接人。
他笑容滿面,跟以前一樣恭敬,兩人上了車一路聊家常,到了招待所,陳儀發現門口站著憲兵。
他被軟禁了。
![]()
湯恩伯沒再出現,第二天蔣經國派人來談話,陳儀這才明白,從丁名楠第一次去上海開始,整個局就布好了。湯恩伯不僅把信交給了蔣介石,還提供了陳儀所有的行動細節。
2月27日陳儀被押往浙江衢州,4月30日轉押臺灣基隆。
在基隆監獄日子很難熬,陳儀每天能看到的只有一小片天空,獄警偶爾會給他送點報紙,上面全是解放軍渡江、占領南京、解放上海的消息,陳儀看著報紙,不知道是什么心情。
他的老朋友來看過幾次,參謀總長說只要寫份悔過書,向委員長認錯,就能恢復自由。陳儀的學生也來勸,說老師您認個錯吧,命比什么都重要。
陳儀拒絕了。
![]()
他不是不知道求饒有用,蔣介石在日記里罵他"態度倔強""至死不悟""萬惡官僚之腦筋",字里行間都是恨。可陳儀就是不低頭,他跟探視的人說,我為京滬杭1800萬人民做的事,認什么錯?
5月30日,臺灣軍事法庭開庭,審判長是蔣鼎文,陳儀的老朋友,罪名是"勾結共黨,陰謀叛亂"。
湯恩伯出庭作證,他站在證人席上說,我對犯人陳儀,一生受恩深重,難以言喻,只因忠黨愛國情深,不得不忍痛檢舉。
陳儀坐在被告席上,看著湯恩伯,兩人目光對上那一刻,湯恩伯移開了眼睛。
判決結果:死刑,褫奪公權終身,全部財產沒收。
![]()
陳儀聽完判決,一言不發,回到牢房,他給家人寫了封遺書,信很短,只說了兩件事:家里本來就窮,沒什么財產可留,要孩子們好好做人,守住清廉儉樸的家風。
![]()
馬場町的從容就義
1950年6月18日,凌晨5點。
陳儀接到執行令,距離吳石將軍在馬場町就義,正好8天。
![]()
他穿上整齊的中將制服,扣子一顆一顆扣好,皮鞋擦得锃亮,獄警問他有什么要交代的,他說向我頭部開槍。
囚車開往馬場町刑場,一路上臺北下著小雨,跟8天前一樣。
刑場是河邊一片坡地,荒涼空曠,日據時代就是處決犯人的地方,陳儀下了車,步履穩健。他沒有被五花大綁,沒有被反剪雙手,國民黨給了他最后的體面,畢竟是陸軍二級上將。
他邊走邊說:"人死,精神不死!人死,精神不死!"
監斬官蔣鼎文站在雨里說不出話來,這是他的老戰友,也是國民黨內少數清廉自守的高級將領。
陳儀在福建當省主席七年,從來不貪污。抗戰期間,全家住在簡陋旅館,薪俸多數用來接濟貧困學生。1948年福州洪災,他捐出2000銀元救災,還發動同僚募款救了十萬災民。
![]()
槍聲響起。
陳儀倒在黃土上,終年67歲,他的五弟陳錚收尸火化,骨灰埋在臺北,墓碑上只寫"陳公退素之墓"六個字,連真名都不敢刻,怕被人報復,怕墓地被毀。
湯恩伯得到了蔣介石的嘉獎,可輿論一片嘩然,罵他忘恩負義。妻子王錦白不顧他反對,在家里設靈堂祭拜陳儀,湯恩伯氣得摔東西,說你是我老婆還是他女兒?王錦白一句話不說,繼續跪在靈堂前燒紙。
沒多久王錦白帶著三個孩子去了美國,只留最小的女兒在臺灣。臨走前,她跟湯恩伯說,我這輩子最后悔的事,就是嫁給你。
1954年6月29日,湯恩伯在日本做手術時失血過多,死在手術臺上,終年54歲。有傳言說,給他做手術的日本醫生記恨他抗戰時期殺了太多日本人,故意不打麻醉藥,讓他在手術臺上活活疼死。
![]()
蔣介石聽到消息,只說了十個字,若戰死上海,他就是英雄。
1980年6月9日,陳儀被追認為"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貢獻出生命的愛國人士"。
2011年,陳儀的外孫項斯文把骨灰背回大陸,他用一個普通背包,偷偷背過海關。2014年6月,骨灰安葬在杭州安賢園,安葬那天來了很多人。
馬場町那片土地,后來建成紀念公園,2000年臺北市政府在這里豎起紀念碑,保留了刑場土丘。
每年6月都有人來獻花,有人是為了吳石將軍,有人是為了陳儀。歷史記住了這兩個人,一個是隱蔽戰線的英雄,一個是在最后時刻做出選擇的將軍。
![]()
他們都倒在同一片黃土上,相隔8天。
75年過去了,那片刑場的土早就翻新過無數次,可每年6月總有人記得,記得1950年那個雨季,馬場町的兩聲槍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