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聽說過“追蛇定律”嗎?
一個人在野外被蛇咬傷,憤怒與恐懼瞬間淹沒了TA。
于是TA轉身拼命追趕那條蛇,一心想要置它于死地。
結果,在追逐的過程中,TA錯過了最佳的救治時機,毒性發作,倒在了荒郊野外,而蛇,早已不見蹤影。
聽完這個故事,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這人真蠢!”被蛇咬了,首要的肯定是自救。就像遇到狂吠的狗,我們沒必要也對著它吠叫才解氣。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當我們被挫折、背叛或惡意“咬傷”時,卻常常不自覺地成為那個“追蛇的人”。
比如:
工作上,領導一句無心的批評讓你耿耿于懷,于是反復琢磨,吃不下睡不好,總覺得自己的工作能力被否定;
生活中,開車被人別了一下,你憤而追上去理論,結果險些釀成事故,還讓自己一整天都沉浸在負面情緒里;
感情上,發現伴侶出軌后,在極度的痛苦中,你不是選擇離開,而是動用一切手段調查、跟蹤、報復,甚至為了“懲罰”對方而拒絕離婚,讓自己長期困在這段腐爛的關系里。
我們常常對已發生的傷害耿耿于懷,讓后續的情緒糾纏與決策失誤,演變成“帶著毒蛇咬的傷去追趕毒蛇”,最終造成比初始事件更嚴重的二次傷害。
![]()
![]()
為什么我們總會陷入“追蛇”的陷阱?
1、情緒劫持。
面對突如其來的傷害,我們的大腦會進入“杏仁核劫持”的狀態。
這個負責情緒反應的區域會瞬間接管理智,讓我們被憤怒與不甘支配,本能地想要反擊,哪怕代價是讓自己陷入更危險的境地。
就像在《三國演義》中,關羽失守荊州后,劉備不顧諸葛亮、趙云等人的苦諫,執意舉全國之兵伐吳,正是被復仇的怒火蒙蔽了理智,最終導致夷陵一戰慘敗,蜀漢元氣大傷。
2、沉沒成本的牽制。
傷痛讓我們只盯著“蛇”,誤以為只有“消滅它”才能解決問題。
我們已為此痛苦,便不甘心放手,總想“討回公道”。
結果在追逐中投入更多時間與心力,讓最初的傷害持續發酵,演變成更深的傷害。
在電視劇《小舍得》中,田雨嵐為兒子的學習成績付出了全部心血。
當兒子成績波動或厭學時,她感受到的不是心疼,而是對自己巨大投入可能“打水漂”的恐慌。
她無法接受“我付出了這么多,你卻考成這樣”的結果。
為了挽回“損失”,她變本加厲地逼迫孩子,最終導致兒子心理崩潰,在考場上出現幻覺、撕毀試卷。
這正是“沉沒成本陷阱”的殘酷體現:因為舍不得已經付出的代價,我們喪失了及時止損的判斷力,最終造成更大的損失。
![]()
![]()
如何智慧地擺脫“追蛇”困境?
核心在于從“糾纏過去”轉向“保全未來”。
1、瞬間覺察,主動轉移。
當憤怒升起時,給自己三秒鐘深呼吸,就有可能激活自己的理智腦。
問自己一個關鍵問題:“我此刻是在解決問題,還是在追逐那條傷我的蛇?”
這個簡單的覺察,能快速幫你從情緒漩渦中抽身。
或者是主動轉移,打破思維反芻。
比如立即起身走動、處理一件具體小事、或者專注呼吸,用身體行動強行打斷思維的惡性循環。
記住:你無法阻止鳥兒飛過頭頂,但可以不讓它在你發間筑巢。
2、保存實力,遠離生活中的“毒蛇”。
《教父》中的邁克·柯里昂說:“不要憎恨你的敵人,這會影響你的判斷力。”
遇到毒蛇,自救比追蛇更重要。同理,遇到小人或惡性關系,逃比贏更重要。
無意義的戰斗只會消耗能量,保存實力才能留在人生的牌桌上。
這不是軟弱,而是清醒的權衡。
如果非要和生活中的“毒蛇”戰斗不可,我們也沒必要單打獨斗,而是可以學會借力破局。
就像《西游記》中,孫悟空每次遇到無法降服的妖怪,都不會一味硬拼,而是上天庭請援、入地府求助、求菩薩相助。
真正的聰明人,是知道什么時候該適時撤退,什么時候該借力破局。
3、重構認知,站在未來看現在。
試著問自己:“一年后,這件事還如此重要嗎?我的時間、情緒與安全,哪一個更值得守護?”
《飄》中的斯嘉麗在經歷戰爭、饑荒、失去摯愛后,總能說出“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她懂得,與其為過去的損失痛苦,不如為未來的生存努力。
當你努力提升自我的認知,讓自己站得足夠高,那些曾經讓你耿耿于懷的事,都只會變得越來越小。
因為站在平地,滿眼都會是指責與猜疑;而站在山頂,腳下的人群仿佛都在為你喝彩。
![]()
這也是為什么越來越多的人學習心理學的原因所在。
心理學并不是枯燥的理論,而是一套強大的自我內在升級工具。
學習心理學,我們可以:
看清情緒背后的需求,不再被本能反應牽著走;
構建穩固的自我價值,外界再大的風浪也不會輕易動搖你的內核;
掌握有效溝通的藝術,將很多人際間的“碰撞”轉化為理解的橋梁,減少內耗。
如今,越來越多人通過學習心理學,不僅收獲了獨立成長與創造幸福的能力,更在自我滋養的同時,開辟出一條助人助己的副業或職業路徑——
比如,成為一名以專業力量點亮他人內心的心理咨詢師。
只要你是:
大專學歷及以上;
對心理學感興趣,業余喜歡關注一些心理學話題;
想從事心理學相關職業,既能充實自己,又能幫助別人……
你都有機會進入這個行業,開啟助人助己的道路。
這不是一條容易的路,但卻是通往人生幸福的終極道路。
*學習效果因人而異,由于學習積極性、投入程度等因素可能有所差距。
↓點擊圖片,添加壹心理規劃師↓
即可免費領取以下福利:
① 專業顧問1V1職業規劃
②全套108頁《心理咨詢師入行手冊》
③ 1份心理咨詢師執業地圖
懷揣咨詢師夢想的你
還不快來「執業心理咨詢師培養計劃」
↑從[0] 到 [1],助你成為咨詢師↑
編輯:老啊嘛
圖源:圖蟲創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