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網友問穎之推薦距離寧波城區最近,值得一行的古村落。
穎之推薦:寧波市海曙區橫街鎮愛嶺村。
![]()
自駕、公交、騎行、徒步,均可到達愛嶺村。
從橫街鎮盛家村至愛嶺村的公路,始建于1969年,稱為鳳愛公路,全長9公里,2020年底至2022年升級改造為瀝青路面,路況較好,方便快捷。
另一條路,從橫街鎮上陣村或從余姚市大隱鎮走上大線公路,至橫街鎮愛中村,盤山而上也可以到達大崗山,這條路九十年代才修通。
公交出行,從公交橫街站乘坐615-2路公交車,終點站就是愛嶺村。
![]()
在長達六百多年的歲月里,愛嶺村民只能依靠步行與外界往來,因此四面八方形成了多條古道,人類前行的步伐艱辛而滄桑。
如果喜歡徒步運動健身,走古道到達愛嶺村,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愛嶺村民最常走的古道,從橫街鎮半山村至愛嶺村,稱為石嶺灣古道,也寫作石林灣古道。
明代時,進村的隘口曾筑石墻堡壘,以防外來盜賊侵犯,稱為石門。
沿路竹林幽深,林蔭蔽日,小溪流淌,歲月變遷,如今路上只有外來游人賞景健身。
![]()
從愛嶺村經董家村、夏家村、水坪村,到達愛中村的古道稱為射雀崗古道,再登頂柘嶺崗的古道,稱為愛中古道,再下山回到半山村的古道,稱為柘嶺古道。
石嶺灣古道、射雀崗古道、愛中古道、柘嶺古道,四條古道正好形成環線,全程約七公里,用時三四小時,沿途風景優美,距離城區近,非常適合運動健身走古道。
![]()
愛嶺村民多姓嚴,遠祖原居甘肅天水,嚴從龍在唐代天寶年間官至戶部員外郎,遷居會稽郡,后裔分布多地。
元代至大元年,即公元1308年,嚴集春從橫街林村遷隱至高山之上,自號石林居士,逐漸成村,始稱石林,也寫作“石嶺”。
解放后,陳愛中生前工作過的鄞縣獅山鄉,改名為愛中鄉,石嶺村因此改為“愛嶺村”。
![]()
村莊坐臥于兩山相抱的山岙中,地形如座椅,從對面的山上看過來,高高在天上,宛若天上人間。
![]()
房屋依山勢而建,層層疊疊,規模龐大,興盛時人家570多戶,1400多人,如今僅有少許老年人留守村中,漸趨落寞。
漫步村中,依稀可聞曾經鄉音繚繞,頑童嬉鬧。
![]()
村中的夾山水潭,已列入海曙區文物保護點,是游覽愛嶺村的必然打卡地。
人們自古采圍巖下之水,形成了有落差的四個水潭,飲用、淘米、洗滌、污水各有分工,村民約定成俗,不犯飲用之水,地處村莊中心兩山相夾處,故名夾山水潭。
井水冬暖夏涼,水質甘甜清冽,常有城里人來此取水,前往愛嶺村的鳳愛公路邊也有取水點。
![]()
愛嶺村后的后門崗山頂,設有寧波櫟社機場的導航臺,飛機就是從這里對準機場跑道逐漸降落,因此隔幾分鐘可以看到飛機從頭頂近距離掠過。
導航臺1989年建成進駐,1990年6月30日櫟社機場正式通航以來,為機場的正常安全運行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已經在大崗山的山頭上重新建設導航臺。
![]()
從愛嶺村通往大崗山的石窩頭古道邊,有一股山泉,稱為天水甘泉,水從地下滲出,純凈無染,冰涼襲人,可以取水直飲。
步行約十分鐘才能達天水甘泉,因此取水人很少,不用排隊。
![]()
天水之名,來源于愛嶺村民對祖居地甘肅天水的念念不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