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13日,舉行了半年之久的大阪世博會,將要落下帷幕。
這半年來,我六次踏入大阪世博會場,每次都帶著不同的心情。第一次是開幕式那天,夢洲島上人聲鼎沸,165個國家和地區的展館如同一幅世界畫卷,徐徐展開。主題“生命閃耀的未來社會”在每一個展館中被演繹得淋漓盡致。從中國館的科技與文化交融,到法國館的藝術與創新碰撞,美國館的震撼演繹,再到烏茲別克斯坦館的傳統與現代交織,每個展館都像一扇窗,打開了通往世界的心靈之門。
![]()
大阪世博會會場與圓形大屋頂
![]()
我曾漫步在全長兩公里的大屋頂“環”下,這座被吉尼斯認證為世界最大木造建筑的巨型環狀結構,不僅是世博會的地標,更承載了無數游客的歡笑與記憶。它的存在,仿佛在訴說一種連接——人與人、國與國、現在與未來的連接與團結。
這半年間,我們亞洲通訊社先后參與了浙江、廣東、江西、廣西、江蘇、內蒙古等省市自治區“世博會活動日”的協辦工作。三天前最后一次走進世博會會場,參與協辦內蒙古自治區活動日,聽著馬頭琴悠揚之聲,內心被深深觸動。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種超越國界的共鳴,感受到人類對美好未來的共同期盼。
![]()
中國館
![]()
左起:法國、美國、菲律賓館
![]()
法國館前的浪漫雕塑
大阪世博會并非一帆風順。開幕之初,入場人數低于預期,輿論中不乏質疑之聲。日本世博會協會預計入場人數達2820萬,但最終僅突破2500萬,未能達到目標。然而,隨著時間推移,社交媒體上的口碑逐漸發酵,9月中旬后,每天超過20萬的游客蜂擁而至。昨晚,世博會東大門外甚至出現了400米長的排隊人潮。人們帶著帳篷、睡袋,在夜色中等待,只為在最后一天再看一眼這場盛會。甚至有許多網友在網上集體呼吁:請再延長一個月時間!
![]()
大阪世博會的成功,不僅僅體現在它所傳遞的精神上,還體現在經營數字上。
整個世博會的建設費用高達2350億日元(約110億元人民幣),由日本政府、大阪府、大阪市和經濟界共同承擔。運營費用為1160億日元(約54億元人民幣)。這筆費用看上去非常巨大,但是,當世博會落幕,算一算賬,日本世博會協會預計最終將實現約280億日元(約13億元人民幣)的盈利。原先并不被看好的官方吉祥物“ミャクミャク”(中文昵稱“脈脈”),不僅贏得大家的喜愛,相關商品的銷售額更是達到驚人的近千億日元。這只紅藍相間、略帶奇幻色彩的吉祥物,成為了世博會最生動的符號,承載了無數人的回憶。
![]()
大阪世博會吉祥物
![]()
然而,世博會落幕后,大屋頂“環”作為世博會的標志性建筑,其未來命運已經引發熱議。關西地區7所知名大學的校長聯名寫下請愿書,要求大阪府保留大屋頂。但是,保留下來后,維修管理經費從哪里出?這就成了大問題。
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在接到校長們的請愿書后,也顯無奈。他說,這座大屋頂的初衷,從一開始就是按照“臨時建筑”的概念來設計的,沒有考慮過永久保存。但是,沒有想到,社會各界有如此強烈的保存愿望。因此,努力爭取保留其中的200米作為世博會的“遺跡”。
吉村知事在9月下旬走進首相官邸,與石破茂首相會晤。石破首相同意將此次世博會的約280億日元的盈余資金,作為大屋頂遺跡的保護基金,讓后人了解大阪世博會曾經的輝煌。
![]()
當煙花在夜空中散盡,我站在夢洲島的出口,最后回望那座熟悉的大屋頂,心中泛起一絲惆悵。別了,大阪世博會!感謝你帶來的感動,感謝你讓世界在這一刻更緊密地相連。更感謝所有參與創造這一輝煌的人們,感謝你們的艱辛付出,深深地一鞠躬!
徐靜波“靜說日本”視頻:最后一次走進世博會,讓我再看你一眼。
如果想到日本進行各種商務考察,開展研學、舉行招商宣傳等活動,亞洲通訊社將可提供系列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