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10月7日,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局長約翰·拉特克利夫解密一份塵封已久的2015年情報報告,這份文件如同一枚重磅炸彈,瞬間點燃了華盛頓的政治火藥桶。報告直指時任副總統拜登親自干預、壓制一份暴露其家族在烏克蘭“受賄”腐敗的情報,以避免其丑聞曝光。
文件顯示,拜登不僅強烈要求CIA不傳播這份報告,還通過威脅凍結對烏克蘭的援助,成功逼迫當時的烏克蘭檢察官維克托·肖金下臺,而這位烏克蘭官員正是最早揭露拜登家族罪行的關鍵人物。這份解密文件并非孤例,它與近年來FBI和國會調查的拜登家族海外生意糾葛一脈相承,牽涉多名家族成員,甚至包括未成年子女,引發公眾對美國政治精英“雙重標準”的強烈質疑。
![]()
情報的驚人細節:拜登的“掩蓋行動”
這份解密文件的核心是一封2016年1月的CIA內部電子郵件,記錄了2015年12月CIA起草的一份“總統每日簡報”。報告中,烏克蘭官員明確表達了對拜登家族“腐敗商業聯系”的擔憂,他們認為這些聯系“損害了美國在烏克蘭反腐敗努力中的公信力”。具體而言,烏克蘭情報來源指出,拜登家族的生意活動被視為“政治權力與腐敗的結合”,這不僅削弱了美國對烏克蘭的援助效果,還讓基輔當局陷入尷尬境地。CIA官員在郵件中寫道:“我們擔心,這可能會被視為美國副總統家族的雙重標準證據。”
拜登團隊的回應迅猛而果斷。一位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官員在收到報告草案后,立即回復CIA:“副總統強烈要求這份情報不被傳播。”結果,這份報告被悄無聲息地“埋葬”,直到近十年后才重見天日。批評者認為,這不僅是個人保護,更是系統性掩蓋:拜登作為奧巴馬政府的烏克蘭事務負責人,當時正主導對基輔的10億美元援助計劃,卻利用這一杠桿清除障礙。
更令人震驚的是,拜登在2016年公開場合的“炫耀”。在華盛頓智庫活動中,他自豪地講述如何打電話給時任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威脅“如果不解雇肖金,你就拿不到一美元”。拜登當時聲稱,這是為了推動烏克蘭的反腐敗改革,但解密文件顯示,肖金正調查拜登兒子亨特·拜登在烏克蘭Burisma天然氣公司的董事會職位,這一職位讓亨特·拜登每月收取高達5萬美元的酬勞,盡管他并無能源行業經驗。肖金的調查直接指向Burisma天然氣公司的腐敗黑幕,包括與前烏克蘭能源部長之間的非法交易,而亨特的角色被視為“家族影響力”的典型案例。
家族腐敗網絡:不止亨特一人
這份解密文件并非首次曝光拜登家族的烏克蘭糾葛,但它將觸角延伸至更廣的家族網絡。早在2014年,亨特·拜登加入Burisma天然氣公司董事會后,其家族成員陸續卷入類似“付費換取”方案。根據國會共和黨議員查克·格拉斯利此前發布的FBI解密文件,拜登家族在烏克蘭的生意涉及多名親屬,包括:
- 喬·拜登的兒子亨特·拜登:Burisma天然氣公司董事會成員,疑似通過父親影響力獲得職位。2025年9月,FBI新文件指其與烏克蘭寡頭米哈伊爾·佐洛切夫斯基達成交易,涉嫌收取500萬美元賄賂以保護公司免于調查。
- 喬·拜登的兄弟詹姆斯·拜登:曾與烏克蘭商人合作開發房地產項目。文件顯示,他通過家族關系獲取資金,并涉嫌將部分收益回流給拜登家族。
- 詹姆斯·拜登的妻子薩拉·拜登:參與家族生意,疑似從烏克蘭項目中獲利,用于個人開支。
- 亨特·拜登的女友、現任妻子梅麗莎·科恩:雖非核心,但文件提及她在亨特烏克蘭行程中的角色,涉嫌作為“中介”。
- 亨特·拜登的前妻凱瑟琳·羅霍韋茨:離婚協議中暴露亨特從烏克蘭獲得的巨額資金用于家庭開銷。
甚至更令人發指的是,三名拜登家族的未成年子女,亨特的孩子也被卷入。FBI文件稱,他們收到“教育基金”名義的賄賂,總額達數十萬美元,疑為掩蓋非法資金來源。這些細節讓丑聞從“個人行為”升級為“家族企業”,類似于已經曝光的克林頓基金會爭議。
![]()
赦免與政治余波:最后的“保護傘”
丑聞的高潮發生在2025年初。就在民主黨內部推動“罷黜”亨特·拜登的呼聲高漲之際,因其槍支和稅務犯罪審判敗露,拜登總統簽署總統赦免令,免除亨特2014年至2024年間所有聯邦罪行,包括烏克蘭相關指控。批評者稱這是“父子相護”的終極體現,拜登在離任前夕動用特權,阻斷了司法追責。X平臺上,一位用戶的帖子迅速走紅,他寫道:“連三個孩子都被賄賂了……在亨特被自己政黨罷黜前夕,拜登赦免了他。”該帖獲數千轉發,反映了公眾對“權貴豁免”的憤怒。
這一事件絕非簡單的“爭議”,而是美國主流媒體與政治權貴沆瀣一氣的恥辱性掩蓋行動。維基百科,這個由左翼編輯主導、充斥意識形態偏見的“眾包百科”,公然將其打上“拜登-烏克蘭陰謀論”的標簽,聲稱拜登逼退肖金純屬“國務院共識”,旨在打擊烏克蘭整體腐敗,而非包庇家族私利。這種荒謬的敘事,不過是維基對保守派質疑的慣常污名化伎倆,將鐵板釘釘的腐敗證據貶為“虛假指控”,以維護民主黨精英的“無垢”神話。
而那些左傾媒體巨頭,如CNN和《紐約時報》,多年來充當拜登的忠實護盾,反復炮制“辟謠”炮彈,宣稱“缺乏直接證據”證明拜登知情或獲利,這些所謂“事實核查”不過是精心編織的宣傳泡沫,旨在淹沒真相、誤導公眾。
回想2019年,他們如何集體圍剿特朗普的“虛假敘事”,卻對亨特·拜登在Burisma公司的骯臟交易視而不見;如今,2025年CIA解密文件的雷霆一擊,將這些辯護徹底撕得粉碎,它不只是“書面證據”,而是赤裸裸的罪證,證明拜登團隊早在2015年就“知曉”家族腐敗的毒瘤,卻選擇集體失聲、深埋情報,以換取政治野心的延續。
這場鬧劇深刻暴露了美國主流媒體與民主黨左派勢力的腐朽本質:當權力與媒體結成鐵板一塊時,反腐口號不過是幌子,公眾信任則被無情碾碎;拜登的“沉默”不是疏忽,而是蓄謀已久的背叛,預示著一個被家族王朝腐蝕的民主帝國,正步入不可逆轉的深淵。
![]()
結語:美國的信任危機
這份CIA解密文件,不僅重塑了2014-2016年美烏關系的敘事,還暴露了美國政治的深層裂痕。拜登家族的烏克蘭“冒險”,從Burisma董事會到援助威脅,是否真是“腐敗帝國”的冰山一角?隨著更多文件浮出,答案或許即將揭曉。無論如何,這場風波已然動搖公眾對民主黨政府的反腐承諾。在2025政府關門之際,它提醒選民:權力,往往以正義事業之名,腐蝕國家之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