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制作|江西日報全媒體記者趙影
![]()
▲安福縣金田鄉高源村紅豆杉鐵皮石斛基地。攝影|通訊員周熙
山,層巒疊嶂,林深葉茂,清泉淙淙,鳥獸撒歡。這是距離安福縣城約42公里的一處“秘境”——金田鄉高源村紅豆杉鐵皮石斛基地。鮮有人涉足的地方,謝滿月,這個25歲的年輕女孩卻與大山為伴,在紅豆杉上種植一種“仙草”——在中醫典籍中被譽為“九大仙草之首”的鐵皮石斛,在中草藥藥效和養生價值上探索出一條新路,讓這片山林增值千萬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這里具象化了”
金秋時節,天高云淡。9月30日早晨,小車在蜿蜒的山路上爬行了20多分鐘,來到位于峽谷中的紅豆杉基地。峽谷底部,一條清溪從大山深處緩緩淌出。山溪兩岸,一株株紅豆杉枝繁葉茂。挺拔的樹干上,纏繞著一簇簇藤蔓,嫩葉泛著油亮的光澤。山風拂過,淡淡的草香沁人心脾。
“看,這些長在紅豆杉上的‘仙草’就是鐵皮石斛!”謝滿月掐下一節,放入口中咀嚼著,“清爽甜潤,神清氣爽。”
紅豆杉上長鐵皮石斛,這種“混搭”創意是怎么來的?
2010年,謝滿月的父親謝干才租下高源村萬畝山地,沿著山溪種下6公里長的紅豆杉林帶,共約26萬株。冬去春來,寒暑易節,轉眼15年過去了,這些紅豆杉從一株株需要細心呵護的小樹長成了生機勃勃的大樹,謝滿月也從一個10歲的小女孩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小時候,每年暑假,父親都會帶她到基地里玩耍,上山采野果,下水抓魚蝦,大山里總是回蕩著快樂的笑聲。在加拿大留學時,有一年假期回國,她又陪父親來到基地,望著郁郁蔥蔥的紅豆杉,父親卻愁眉不展。
“怎么了?”她問父親。
“林子是長起來了,可是沒有一點經濟效益,壓力大啊!”父親嘆了口氣。
原來,紅豆杉含有的紫杉醇在醫藥方面應用廣泛,但是提取難度大,加之紅豆杉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不能隨意砍伐,這片紅豆杉林雖然有很好的生態價值,但是難以轉化為經濟效益,投入沒有回報,謝干才感到壓力巨大。
“留學時我看過一些文章,研究鐵皮石斛如何在活樹上附生。”謝滿月對父親說,“我們可以嘗試將鐵皮石斛附生在紅豆杉上,進行生態價值轉化。”
這個大膽的想法很快得到父親的支持。2021年,基地試種了3畝紅豆杉“混搭”鐵皮石斛,雖然存活率只有10%,但是謝滿月很開心,因為這證明了紅豆杉上附生鐵皮石斛的可行性。
2022年底,謝滿月即將畢業,當時她已拿到加拿大的工作簽證,但父親對她說:“回來吧,這片林子需要你。”
![]()
▲謝滿月察看紅豆杉上鐵皮石斛的長勢。受訪者供圖
2023年初,謝滿月正式成為紅豆杉鐵皮石斛基地負責人,開始在紅豆杉上規模化種植鐵皮石斛。第一年遭遇高溫天氣,第二年又發生山洪。有幾次,鐵皮石斛突然出現大面積的根系腐化、葉片干黃。一連串的挫折,讓她束手無策。
她和父親前往安徽、浙江等地“取經”,又到中國農業大學找專家研究分析。通過不斷摸索,技術獲得突破,紅豆杉“混搭”鐵皮石斛的存活率提升到95%以上。
將鐵皮石斛仿野生附生種植在活體紅豆杉樹上,既能提升鐵皮石斛質量和產量,還能促進紅豆杉的保護繁衍。如今,基地里鐵皮石斛種植面積已擴大到600多畝。“幾年來,每一步都是在摸索中前進。”望著一株株纏滿“仙草”的紅豆杉,謝滿月感慨萬千,“現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這里具象化了。”
“要用中醫藥文化講好中國故事”
外國友人端著茶杯,品著鐵皮石斛花茶,一臉陶醉。視頻里,播放著安福紅豆杉林霧靄中搖曳的“仙草”,講述著中國生態故事。日前,在加拿大多倫多一間茶館里,紅豆杉加鐵皮石斛的奇妙組合,讓外國友人很感興趣。
然而,謝滿月的“仙草”推廣之路,一開始走得并不順利。2023年底,她帶著第一批鐵皮石斛產品到南昌參加展銷會,消費者卻并不買賬。謝滿月沒有喪氣,她潛心研究市場,在傳統切片產品外,又研發了鐵皮石斛膠原蛋白肽等新品。
去年11月,在省市縣相關部門的支持下,謝滿月帶著鐵皮石斛切片、石斛花和石斛膠原蛋白肽等產品參加沙特(達曼)貿易周,一名沙特大叔試了產品,連聲說“OK”,并一次性買了32盒。
今年7月,謝滿月帶著產品赴馬來西亞吉隆坡參加展銷會,現場展示玻璃罐中盤繞的翠色鐵皮石斛長莖,吸引了客商好奇的目光,幾萬元貨物銷售一空。“外國人對中醫藥的接受程度比我想象中要高。”幾次參加展銷會的經歷,讓謝滿月對發展紅豆杉鐵皮石斛產業更有信心,“我們要用中醫藥文化講好中國故事。”
以綠生“金”的路子越走越寬廣。目前,基地產的鐵皮石斛通過了相關部門的富硒產品認證和有機認證,預計今年可產1.2萬公斤鐵皮石斛鮮條,產值超千萬元。
在基地的帶動下,有132戶村民參與到鐵皮石斛種植項目中,國內外客商也經常到基地參觀,這個“秘境”正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
![]()
▲謝滿月在沙特參加展會。受訪者供圖
“希望我和大山都能長成最美好的模樣”
緣溪而行,謝滿月時而鉆進紅豆杉林中,扒開沙土,看看含水情況,時而盯著樹干,打量著細如發絲的鐵皮石斛幼苗。秋日的陽光穿過枝葉的縫隙,一只蜻蜓大方地落在她的手指上,謝滿月滿臉驚喜:“小蜻蜓,你好呀,喜歡這里嗎?”
小山坡上,謝滿月蹲下身,仔細察看一塊試驗地。說起鐵皮石斛的種植,她如數家珍:“每年清明節前要把鐵皮石斛移栽好,兩個月內長出新根須,就說明成活了。”
“呀,小動物們又來搞破壞了!”巡查到一個苗圃時,謝滿月看到鐵皮石斛幼苗被啃光,頓時滿臉心疼。“‘仙草’幼苗是麂子、果子貍等小動物喜愛的食物,它們總是來偷吃,真是拿它們沒辦法。哎,吃就吃一點吧,它們也是這片山林的主人呢!”
巡山路上,最讓謝滿月開心的是發現各種“寶藏”。春天,這片山坡上會開滿淡黃色的金銀花;夏天,那片平地上會長滿紫色的夏枯草。到了秋天,驚喜就更多了,紅彤彤的野棗子、毛刺刺的野板栗……密林深處,還有野生黃精、靈芝。6公里山路巡查下來,一路都是驚喜。“我以前五谷不分,現在認識了許多植物,很多都是寶貴的中藥材,大自然真是擁有治愈一切的力量!”謝滿月感嘆。
“每次巡山,聞著淡淡的紅豆杉清香,看著嫩嫩的鐵皮石斛苗,還有許多可愛的小動物,一切都是欣欣向榮的樣子。”站在山腰間,望著起伏的山巒,謝滿月的臉上寫滿憧憬,“3年來,這座山的點滴變化我都看在眼里,這座山也見證了我的成長。我希望,我和大山都能長成最美好的模樣!”
![]()
▲“小蜻蜓,你好呀,喜歡這里嗎?”攝影|江西日報全媒體記者趙
(來源:大江新聞-江西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