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舞臺上,梅德韋杰夫喜歡說大話和諷刺人,這是他一貫的作風和態度。作為俄羅斯前總統和現任的國家安全委員會副主席,梅德韋杰夫每次出口都會引來不小的爭論。這一次他把矛頭對準了法國總統馬克龍,對馬克龍做了一番辛辣的諷刺。
![]()
梅德韋杰夫
10月7日,梅德韋杰夫在社交媒體上發文:
“記錄:法國政府執政僅持續了14個小時。因為法國沒有總統。只有基輔的杰出擁護者、德國和英國的伙伴、非洲喋喋不休的仲裁者。但馬克龍根本不在乎法國。就連我們哥薩克騎兵在1814年進軍巴黎的馬匹也比他做得更好……”
梅德韋杰夫這一次把諷刺拉滿了,他在短短的一段話里對馬克龍進行了最大程度的諷刺。梅德韋杰夫甚至將馬克龍與俄羅斯1814年進軍巴黎的馬進行了對比,認為俄羅斯的馬都比馬克龍做得更好。
![]()
梅德韋杰夫的發文
梅德韋杰夫說法國政府執政只持續了14個小時,諷刺的是法國新任總理勒科爾尼的辭職,這位新總理在任僅僅27天,成為法蘭西第五共和國任期最短的總理,成為馬克龍任內的第7位總理。梅德韋杰夫說的只持續了14個小時,顯然是說得夸張了。
梅德韋杰夫將諷刺了新總理辭職后,將矛頭對準了法國總統馬克龍。梅德韋杰夫公開批評馬克龍,嘲諷馬克龍不如俄羅斯的馬,其矛頭對準的是馬克龍的援烏政策和態度。在這個問題上,梅德韋杰夫將諷刺拉滿。梅德韋杰夫的諷刺,有兩點值得關注。
![]()
勒科爾尼辭職
一是批評馬克龍的援烏政策
在歐洲所有國家領導人中,法國總統馬克龍的確是援烏最積極的領導人之一。在俄美阿拉斯加峰會舉行之前,馬克龍多次頻繁發聲表達歐洲的“要求”。在“特澤會”開始前,馬克龍高調宣稱要當面問特朗普如何給烏克蘭保障。在“特澤會”結束后,馬克龍提出要舉行“四方會晤”,要求加入歐洲各國的影響。在9月5日,馬克龍主導“志愿聯盟”會議,商討26國駐軍烏克蘭。
馬克龍的頻繁表態卻沒能真正推動俄烏停火,主導的26國駐軍烏克蘭會議,最終也因為普京的強硬表態而不了了之。梅德韋杰夫諷刺馬克龍是“喋喋不休”的仲裁者,就是針對馬克龍在援烏問題上進行多次表態和多次行動,卻最終沒有起到任何作用的挖苦。在梅德韋杰夫看來,馬克龍做了很多無用功。
![]()
馬克龍力挺澤連斯基
二是批評馬克龍不在乎法國
梅德韋杰夫諷刺馬克龍不在乎法國,指的是馬克龍在援烏問題上不遺余力,卻給本國的百姓帶來了痛苦。在法國援助烏克蘭的三年中,法國和歐洲付出超過1000億歐元的資金和物資,同時由于對俄羅斯的燃氣進行制裁,歐洲不得不面臨著燃氣短缺和價格上漲的問題。歐盟與美國簽訂關稅后,歐洲面臨著15%的關稅,還要承擔1.3萬億美元的投資,其中很大一部分投資就是購買美國的高價能源。
一方面是不遺余力地支持烏克蘭,一方面國內卻承擔著高燃氣費用和美國的關稅。民眾的生活水平下降,社會福利不斷被削減,失業率在不斷增多,最終引發民眾的大規模抗議行動。9月8日,法國200多個城市爆發大規模抗議活動,法國貝魯內閣在抗議中倒臺。隨后又引發了“封鎖一切”的大規模抗議行動,馬克龍緊急調派8萬名軍警進行鎮壓。
![]()
封鎖一切抗議活動
在梅德韋杰夫看來,馬克龍的對內對外政策是失敗的,對外沒能解決俄烏沖突問題,對內則讓民眾承擔了援助烏克蘭的壓力。馬克龍犧牲本國民眾的幸福去支持烏克蘭,這種做法是對本國民眾不負責任的做法。
俄軍曾經在1814年攻陷了法國巴黎,俄國騎兵的戰馬踏進了巴黎的土地,但是馬克龍援助烏克蘭三年都沒有實現俄烏停火,法軍都未能踏足俄羅斯或者烏克蘭的土地。兩相比較下來看,馬克龍還不如1814年俄羅斯騎兵的戰馬做得更好。
![]()
俄烏沖突注定是持久戰
梅德韋杰夫諷刺馬克龍,稱俄羅斯的馬都比馬克龍做得好。這樣的諷刺顯然有些過了,但它也反映了一個客觀的事實:俄烏沖突三年之后,俄羅斯與歐洲之間的關系已經變得更加復雜難解,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還將在未來帶來更多的變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