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米舒斯京從北京趕回莫斯科,他走進房間,把在中國見到的人說的話,全部念給普京聽,像念書一樣,沒落一句。普京坐著聽沒有插嘴,聽完了。普京身邊站著新聞秘書佩斯科夫,他在旁邊記錄著。佩斯科夫后來說,米舒斯京把在北京的談話內容都講給了普京,“每一句都沒漏。”
“普京覺得這趟北京的路跑得很值,也很及時。”
屋子里沒有談別的事。“聯合公報中,中俄兩邊討論了采礦技術,還寫了不少字,數量挺多。”米舒斯京沒有跳過稀土。說到稀土,大家知曉俄羅斯的地方里,稀土藏得較多,但開挖出來的還不太夠。“不到兩成,有探明,卻還沒拿出來。”
文件外面還講到投資項目,和采礦有關,合作模式也有點新。中方技術好,俄方資源多,合作得上。
美國總統特朗普之前聽過稀土這個事,俄方想一起開挖,但時機一直不對。“美俄稀土,有點懸。”直到現在也沒個結果。
后來米舒斯京說聯合公報還提到月球。月球科研這條線沒斷,計劃也在推進。中國這幾年登月技術提升得比較快,俄羅斯也有航天基礎。“兩國相互補位,在太空方面能做事情。”
普京聽完這些,把手放在桌子上:“兩件事,你帶著內閣人員,下個月前,做出稀土和金屬開采那份計劃書。”這之后他又說,要讓科研隊伍使用“海燕”導彈和“波塞冬”潛航器上的動力技術,在月球科研里幫個忙。
![]()
“這兩份決定一出來,大家都靜了一會兒。”有人說,稀土和太空,俄羅斯都想抓在自己手里。稀土相關產業,俄羅斯也想要走自己的路,一邊看著中國技術,一邊想把資源轉變成實際東西。“有了路線圖,內閣才能做事。”
米舒斯京訪華時,時間選得差不多。從中國回來正趕上世界局勢在變。美俄對話不怎么順暢,核武器的話題又多起來。“俄烏的影響還在,國際風向也變。”
中俄聯合公報一共一萬多字,“里面一點不少,經濟、科技、礦業、太空,各方面都說到了。”雙方要繼續支持月球科研,現場的合作方案也安排得很細。
中方最近和美方在釜山說完,氣氛比較好。“這一層,俄羅斯自己也注意到了。”普京聽著米舒斯京解釋,“覺得現在跟中國的合作比之前更需要。”
“大家都明白,這樣的機會難得。”
俄羅斯最近壓力多了一些,每天都在核武器領域被提起,外面傳消息比較快。普京把和中國的合作當做大事,他說米舒斯京帶來的消息“來得正好”。
中俄經濟方向上,數據一邊是技術,一邊是資源;空間方面也是如此。聯合科研計劃已被多次提上會議,例如月球基地,探測器選型等細節也有提及。“蘇聯時期留下的經驗可以用在新項目里”。
在辦公室那天,米舒斯京一句句念完,大家輪流記錄,做了筆記。“普京最后拍板三點:稀土、科技、太空。”
提到合作,會議記錄里有一處說:雙方在采礦和太空領域,準備共同發展項目,一步步落地。“資金、技術都要分工明確。”
中美會晤后,外界認為多邊格式又活躍了一些。“俄羅斯和中國的走動讓世界有更多關注。”聯合公報被整理成好幾份材料,“每個部門都收到。”
俄方討論時,有人問:“稀土后續誰跟誰做?”沒人馬上答,只說“會有新的團隊出來。”
過了幾天,普京把自己的辦公室門敞開了一會兒,旁邊放著一份計劃書,比如導彈動力和潛航器動力的部分,“寫得很具體”,科研人員拿去參照,“要做的事有列清楚。”
兩國消息傳到外面,有關部門都開始準備,技術方案、投資細分、科研站選址……聯合公報中每一段都落在文件紙上。
普京沒多話,米舒斯京點點頭。外面的風景還是云多風大,里面的會議還在繼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