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要問今年哪一項技術拿到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呼聲最高?那么蛋白質相分離一定名列前茅。
![]()
在我們的細胞里,有成千上萬種分子分工協作。過去教科書認為,細胞的內部就像一間間房子:細胞核、線粒體、內質網就如同辦公樓的會議室、茶水間一樣。但近年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更靈活的“組織方式”——蛋白質相分離(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LLPS)。
所謂相分離,可以用廚房里的油和水來類比。油倒進水里,會自己聚成一團,不需要隔板也能形成“邊界”。在細胞里,一些蛋白質和 RNA 也會像油滴一樣自動聚在一起,形成一個個“無膜小房間”。
這些小房間不是固體,而是像液滴一樣流動,還可以快速交換物質。它們能讓相關的分子聚在一塊兒辦事,大大提高效率。
細胞應對壓力時,會迅速形成“應激顆粒”,把某些 RNA 和蛋白質暫時集中起來;又比如在基因表達調控中,相分離讓一些關鍵的因子聚集在 DNA 某段附近,從而像開關一樣精準地控制基因。
更重要的是,阿爾茨海默癥、漸凍癥ALS 等神經退行性疾病及癌癥,可能都與這些液滴失去平衡、變得過于黏稠甚至“凝固”有關。
所以相分離研究不僅是一個新的細胞生物學基礎概念,還可能直接帶來對重大疾病的理解與治療突破。
而它之所以今年會成為諾獎熱門。首先是它徹底改寫了教科書,刷新了我們對細胞組織的認識。第二是這一領域近十年來發展迅猛,影響到了很多個生物學方向,第三是因為它今年剛剛拿了“諾獎風向標”拉斯克獎,所以大家認為它離諾獎又進了一步。
那么您認為這項工作今年會不會拿到諾貝爾獎呢?
我是李旭,陪您解讀科學奧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