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那個「染金發的博導」嗎?
去年,蘇俊站在「達摩院青橙獎」的領獎臺上捧回百萬大獎。金發耀眼,西裝筆挺,說話還帶點 TVB 的廣普口音,似乎將沉悶的頒獎典禮變成了紅毯現場。
而比造型更矚目的,是彼時 28 歲的他,已是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清華大學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最年輕的博導,手握兩篇 Science,像一顆闖入靜謐夜空的流星。
![]()
一年多過去,我們和他聊了聊:
他的課題有了新進展,當年那筆獎金,一半都被他花在了閑魚——買升級顯微鏡用的配件……
Work Hard Play Hard
今年 8 月,蘇俊在小紅書上發布了一條漂流團建的 vlog。課題組穿著統一的文化衫,上面印著他的卡通形象。合影之中,你很難一眼認出誰是導師——他站在人群中,更像一位師兄(帥的那種)。
![]()
這是他成為獨立 PI 的第三年。兩天一夜的自由行,已成為課題組的周年傳統:第一年去了烏蘭察布的大草原,第二年打卡了環球影城。
「Work hard, play hard」,是 SoLab 的宗旨。
三年前,他帶著兩篇一作
Science回國,聚焦于哺乳動物和人類卵子的發育。通過顯微成像,他試圖 用最直觀的方式去講述那些生命形成之初發生的故事。
在自然界中,大部分哺乳動物在卵子發育的過程中很少出現錯誤,唯獨人類的卵母細胞在減數分裂時發生染色體異常的概率高達 20%–50%,遠高于體細胞與精子。
這本是生命殘酷的篩選機制——唯有最完美的卵子,才能繼續孕育生命。但也造成臨床困境,一半以上的女性自發性流產,都與染色體異常有關。
而蘇俊試圖去回答的,正是這個關鍵問題的成因。
![]()
圖源:Science 蘇俊的兩篇文章
在他的第一篇
Science中,他揭示了哺乳動物卵母細胞如何在缺乏常規細胞骨架組織結構(中心體)的情況下組裝減數分裂的核心機器 —— 紡錘體:經典的中心體蛋白通過全新的「液液相分離」機制,聚集形成圍繞紡錘體的液態結構域,進而招募細胞骨架組裝因子,完成紡錘體的搭建。
![]()
圖源:
Science
隨后,他在第二篇
Science里建立了人類卵子染色體異常與結構不穩定的減數分裂紡錘體之間的關系:有異于大部分哺乳動物,人類卵母細胞缺乏一種對紡錘體穩定性至關重要的馬達蛋白,名為 KIFC1。
通過在卵子形成前對卵母細胞補充 KIFC1 蛋白,可以顯著降低染色體數目異常的發生率——首次為防治卵子染色體異常帶來了曙光。
![]()
圖源:蘇俊知乎賬號
今年,是他自立門戶的第三年,兩項最新研究已被
Nature Aging
Nature Communications接收,另外還有一項正在
Cell審稿。
目前他的實驗室有兩個研究方向,一面繼續深入挖掘卵母細胞的早期發育機制,而另一面則駛入了全新領域:與國內多家生殖中心合作后,他發現了人類早期胚胎發育效率只有 50% 的核心機制——這正是許多進行輔助生殖治療(俗稱「試管」)的女性不得不反復經歷促排、取卵之苦的原因。
此外,他在博士后階段開發的 KIFC1 補充療法也正穩步在國內外進行轉化,很可能成為輔助生殖領域中首個直接提高卵子和早期胚胎質量的臨床干預手段。
「希望能減少女性病人們在求子路上經歷的痛苦和付出的金錢,」他說。
叛逆男孩
回看蘇俊前 10 年的科研生涯,寫小說都不敢夢這么美的「爽文」。
2012 年考入香港中文大學;
2016 年赴德國哥廷根大學讀博,三年后以一篇
Science
畢業;
2022 年博士后出站,又發了一篇
Science
,并收獲奧托哈恩大獎等多項榮譽;
28 歲回國成為獨立 PI。
若將人生比作一天,二十八歲的蘇俊,還未走到早晨九點。晨光初灑,萬物新生,一切正好。
![]()
而這背后,卻是一段叛逆的故事。
蘇俊出生于中國香港,父母從商,像大多數的香港父母一樣,他們希望學習成績好的小孩學醫。
高一暑假,在一個非政府機構組織的暑期項目下,蘇俊進入了香港中文大學曾淑瑩教授的干細胞實驗室。就這樣,曾教授帶著蘇俊在顯微鏡下看了一個多月的干細胞。
顯微鏡下那個充滿生命力的世界對他形成巨大的沖擊,細胞生物學的種子,從此落進心底。曾教授后來也成為了蘇俊本科時的科研導師。
![]()
蘇俊的第一個導師曾淑瑩教授
眾所周知,科研是一條投入極高、回報卻極慢的路,因此他的父母并不支持。但隨著那枚小小的種子在蘇俊心里萌芽,高考填志愿時,他悄悄把臨床醫學改成細胞及分子生物學。
隨后是他如愿進入港中文,代價是他要負擔自己的學費與生活費,于是他卯足了勁拿了十多個獎學金。
大學四年,他一個人拖著行李箱輾轉各地的研究所:香港、上海復旦、新加坡國立、英國牛津、臺灣中央研究院。從病毒生化、肝癌轉移,到神經分化、艾滋病免疫治療……到大四,他已成了一位涉獵過各種技術的「科研雜家」。
也正是這些經歷,讓他很早就想清楚:要成為怎樣的科學家,要解決什么樣的問題。他像拼圖一樣,從結果倒推過程,一步步補齊所需的板塊。
![]()
本科畢業后,在裘槎基金會的支持下,他選擇了去德國馬普多學科科學研究所 Melina Schuh 課題組讀博——
研究卵母細胞,一個非典型但迷人的單細胞系統,恰好符合他理想中的那塊「拼圖」。
但博士開局并不順利。
他在導師設計的課題上蹉跎了一年也并未取得進展,但是基金會的獎學金只能覆蓋三年。于是他拿出了破釜沉舟的勇氣,主動跟導師提出自己的新想法,僅用一年多就完成課題并發表第一篇
Science
博士畢業后沒多久疫情爆發,他再一次作出了非常規的決定——留在原實驗室進行博后,但這次將目光轉向了人類,說服了基金會繼續給與支持最終完成了第二篇
Science
![]()
蘇俊的博士導師 Melina Schuh
出站后,他在多個 offer 中選擇了回國加入北生所。
除了家里的因素,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時蘇俊已決定將研究方向拓展至人類胚胎。人類的早期胚胎珍貴且脆弱,對培養環境和激光照明非常的敏感。而能滿足蘇俊的需求的顯微鏡當時全球僅瑞士有一臺原型機,價值 800 萬人民幣。
在蘇俊面試提出需求后沒幾天,北生所所長王曉東表示全力支持,一年后世界上第一臺完整的高通量雙視野光片顯微鏡得以在北京落地運行。
又一塊關鍵拼圖,到位了。
![]()
蘇俊與王曉東院士在年會上合影
2010 年夏天在蘇俊心里種下的那顆種子,終于開出了花。
撐傘的人
蘇俊是「吃百家飯長大的科研人」。在不同實驗室間輾轉,接觸不同風格的導師,所以他很早就知道自己想成為怎樣的 PI。
大學時,曾淑瑩教授并沒有視那個當時還不滿 20 歲的蘇俊為本科生,而是把他當作并肩作戰的合作者,給予了他充分的信任與支持:
大三時蘇俊在一門科研論文寫作課上提出與評委相反的觀點,把評委老師氣得拍桌,不過時任指導老師的曾教授支持他大膽地據理力爭,最終蘇俊在這門課順利奪 A;
Melina Schuh 教授同樣毫無保留地支持蘇俊提出的每一個想法,他當時提出系統研究 70 多種中心體相關蛋白,需要買超過 400 種抗體,Melina Schuh 教授同樣予以支持。
因此,「支持」二字,成為蘇俊作為導師的底色。
![]()
蘇俊的朋友圈
如今,他的課題組里,學生與工作人員各占一半。小鼠繁殖、實驗室日常維護等雜事都有專人負責,只為了讓學生像當年的自己心無旁騖,專注于課題。
同時他也像曾經的老師全力支持自己那樣,悄悄觀察每個學生的性格與特點,并致力于和他們一起探索最適合發揮自己長處的課題。
他不在乎學生在實驗室「卷時長」,而更看重效率。實驗室每個月一次集體活動,他常和學生一起聚餐、玩密室逃脫……
原本偏「i」的他,也漸漸「e」了起來。招生時,他最看重的是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與是否能融入實驗室的大家庭。
![]()
蘇俊課題組在環球影城團建
現在除了出差和開會,他仍會待在實驗室為還沒成型的課題親自做預實驗,然后交到來年定導的學生的手里。
他說,一方面是自己還沒到做不了實驗的年紀,更重要的原因,還是喜歡——科研最迷人的地方,永遠是「首次看到」的那一刻。
采訪尾聲,我們聊到他曾經出圈的標簽——金發。
他笑著說,早就想染,只是父母一直不同意,感覺像不良少年。來到北京后沒人管,他立刻去嘗試,還順便把灰色,紅色,橙色都嘗試了一遍。
除了發色,蘇俊平時也會捯飭自己,「數據要polish,人也要 polish。」他說,「給別人得體的精神面貌,是一種尊重。」
![]()
傳統科研故事里,總少不了苦行僧般的敘事。但在蘇俊的故事里,并非沒有那些苦悶和困境的部分,但真正的主線卻是如何安放一顆好奇的心,他讓科學變得輕盈、寬闊,甚至時髦。
時光奔涌向前,像蘇俊這樣 Z 世代的科學家們正走上舞臺,他們不拘一格,在嚴謹和個性中找到平衡,我們期待著,他所引領科研新范式,會為世界帶來怎樣的改變。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題圖來源:受訪者提供
我們長期為科研用戶提供前沿資訊、實驗方法、選品推薦等服務,并且組建了 70 多個不同領域的專業交流群,覆蓋PCR、細胞實驗、蛋白研究、神經科學、腫瘤免疫、基因編輯、外泌體、類器官等領域,定期分享實驗干貨、文獻解讀等活動。
添加實驗菌企微,回復【】中的序號,即可領取對應的資料包哦~
【2401】論文寫作干貨資料(100 頁)
【2402】國內重點實驗室分子生物學實驗方法匯總(60 頁)
【2403】2024 最新最全影響因子(20000+ 期刊目錄)
【2404】免疫學信號通路手冊
【2405】PCR 實驗 protocol 匯總
【2406】免疫熒光實驗 protocol 合集
【2407】細胞培養手冊
【2408】蛋白純化實驗手冊
【2501】染色體分析方法匯總
【2502】國自然中標標書模板
【2503】WB 實驗詳解及常見問題解答
【2504】DeepSeek 論文寫作常用口令
【2505】中國科學院期刊分區表(2025 年最新版)
【2506】期刊影響因子(2025 年最新版)
【2507】130 種實驗室常用試劑配制方法(附全套資料)
【2508】常見信號通路
【2509】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大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