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黎兜兜
![]()
來源:喵月的慢時光
ID:manshiguang3
01
消失一年的賈玲,帶著新電影,又殺回來了。
《轉念花開》,宣布殺青。
![]()
這是一部現實主義題材作品。
主要講單媛(賈玲飾)被困傳銷8年,歷經磨難后覺醒,協(xié)助警方破案解救受害者,由一個誤入歧途的家庭主婦,蛻變成臥底反傳銷斗士的故事。
陣容上也很強大,除了賈玲依舊自編自導自演外,還有張小斐、楊紫、張譯等又有實力大眾好感度又高的演員。
這也是賈玲的第三部導演作品。
要知道, 她導演的前兩部電影《你好李煥英》和《熱辣滾燙》,加起來票房近90億, 直接拿下2021和2024兩個春節(jié)檔冠軍,獎也拿到手軟。
![]()
這樣的成績,不僅讓她穩(wěn)坐女導演票房榜首,即便放眼整個電影行業(yè),也足以讓不少資深導演望塵莫及。
按理說,前兩部都這么火,大家理應對她的第三部作品抱有更高期待。
可沒想到,新電影還沒上映,就已經出現了不少的質疑和抵制。
網上的討論異常激烈:
“這次又準備撈幾個億?”、“都是純營銷的電影”、“絕對爛片”……
甚至有人直接放話:
“絕不會買單了”,“不會再上第二次當了”。
咱就是說,片子剛殺青,預告都沒有,就被一口咬定是“爛片”,是不是也太急了點?
不過,其實這次的爭議,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熱辣滾燙》留下的“后遺癥”。
大家都還記得上次“瘦身100斤”的話題有多炸,但也有人覺得營銷過頭,反而忽略了電影本身。
所以這次一聽說賈玲又出新作,有些人下意識就覺得:
“是不是又要走苦情路線?又要拿題材和變化當賣點?”
這一次,賈玲面臨的考驗,無疑更大。
而在事情的背后,其實也蘊含了三個殘酷的真相。
02
第一、討好自己,比討好別人更重要。
在賈玲減肥成功之后,我曾看到這樣一條熱評:
“她瘦下來了,但也不愛笑了。”
但我其實更想說,她現在終于可以想不笑就不笑了。
能從男性主導的相聲圈子殺出,并一路成為最受歡迎的女戲劇演員、票房最高女導演,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
![]()
有一句話說得好:
喜劇演員就是把快樂留給觀眾,把壓力和悲傷留給自己。
為了制造反差和喜感,賈玲曾經不得不放任身材發(fā)福,用自嘲來逗樂大家。
雖然效果很好,但在她的內心,恐怕并沒有那么快樂吧。
而在減肥之后,她正在與過去的自己切割。
不上綜藝了,不發(fā)微博了,不想刻意逗大家笑了……
就像她在采訪中所說的:
“自己以后要做情景喜劇,而不是靠自己的外在形象去逗笑觀眾。”
![]()
這句話背后,其實藏著一個很真實的轉變:
她不再把“讓人笑”當成自己的任務,而是開始認真討好自己了。
這種轉變,不是說她不愛觀眾了,而是她終于允許自己“可以不那么讓人發(fā)笑”了。
有時候,成長不是一直做那個被所有人喜歡的人,而是有勇氣說:
“我想換種方式活,哪怕有人會失望。”
畢竟,人這一生最該討好的,從來不是別人的期待,而是自己真實的內心。
03
第二,電影的意義,不只有票房。
而要是說到賈玲的新電影《轉念花開》,會不會復刻她之前兩部電影的票房奇跡呢。
我認為,大概率是達不到的。
這與抵制無關,而是與電影本身的題材、質量、宣發(fā)有關。
看看今年的電影市場就明白了:
今年春節(jié)檔過后,票房能破10億的電影,滿打滿算也就3部。
30億的《南京照相館》,16億的 《浪浪山小妖怪》,以及13億的《731》。
反而是一些名導、群星陣容、前期宣發(fā)熱烈的影片, 紛紛折戟沉沙。
說白了,觀眾越來越清醒。
大家不再輕易為營銷噱頭或明星陣容買單,而是更看重作品題材是否扎實、故事能否引發(fā)共鳴、制作是否真誠。
![]()
我并不是說賈玲導演能力不行,《轉念花開》肯定不好看,而是:
在經濟環(huán)境下行的時代,大多數人都更謹慎了,更愿意“等一等口碑”。
而《轉念花開》的反傳銷現實題材,相比合家歡喜劇、減肥主題,受眾盤天然就小很多。
所以我說,要想 再現前兩部那樣的票房神話,客觀來看,難度非常大。
不過,票房數字只是一個維度。
對于現在的賈玲來說,能否留下值得討論的角色、引發(fā)思考的故事,或許是一種更有價值的“成功”。
畢竟, 電影不只是一門生意,更是一種表達。
當喧囂退去,能被人記住的,從來不是票房紀錄,而是角色帶來的共鳴、故事留下的回響。
04
第三,捧神造神,本就是網絡的一體兩面。
互聯(lián)網無新鮮事,賈玲的境遇,有一個很好的對比案例。
吳京。
憑借著《戰(zhàn)狼2》、《流浪地球》等主旋律大片,吳京可以說是被捧成了“國民英雄”。
尤其是在奧運會期間,他的表情包可以說是成為了大家表達愛國情懷的完美符號。
![]()
可突然一夜之間,吳京就被全網群嘲,成了互聯(lián)網上的出氣筒。
他的許多采訪言論都被網友們挖出,然后重新解讀、放大。
“坦克是沒有后視鏡的,子彈是不長眼的,非洲哥們的語言是不通的。”
“我跳過樓,你跳過嗎?我讓坦克壓過,你壓過嗎?我差點死過,你死過嗎? ”
他出品的電影《再見,壞蛋》,更是上映6天只有慘淡的26.7萬票房,不得不撤檔。
而這一切,正應了那句話:
“捧得越高,就摔得越重。”
說到底,在娛樂圈,沒有任何一個公眾人物能逃脫網友的審視。
誰也不例外。
觀眾愿意捧誰、認可誰,本質上取決于他是否踩中了某一階段的社會情緒。
賈玲能爆紅,也是因為她傳遞出的女性成長、自我覺醒等主題,契合了當下大眾的心理共鳴。
但社會的情緒、大眾審美和價值觀,一直都在變遷。
今天你還是“時代的聲音”,明天可能就被新的敘事覆蓋。
而當你代表不了大眾的情緒,甚至與當前的社會情緒背道而馳,那便一定會受到網絡的反噬。
而且,這個反噬是無解的,也是無法回避的。
以前是黃磊、何炅,現在是吳京,只不過現在,可能輪到賈玲了。
![]()
但這并不一定是壞事。
被推上神壇,意味著被標簽化、被審視與討論,反而也是一個束縛。
而當褪去這些光環(huán),反而可以獲得大自在。
風不會一直朝一個方向吹,但山可以一直在那里。
做好自己,就足夠了。
最后,祝《轉念花開》能獲得更多人的喜歡,祝賈玲的電影越來越好。
作者:喵月,百萬 公眾號慢時光主理人,法式珍珠飾品Manreya品牌創(chuàng)始人,純素護膚品品牌《植想說》創(chuàng)始人,國家認證高級花藝講師,微信認證美食博主,分享生活美學,人文故事,探訪小而美的民宿,關注我,一起變美變優(yōu)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