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剛剛舉行了新一輪換俘,雙方各自釋放了185名戰俘,俄羅斯政府還額外釋放了20名被關押的烏克蘭平民,根據烏克蘭政府透露的信息,本次獲釋的185位烏克蘭軍人中,有183名士兵和2名軍官,最年輕者26歲,最年長者59歲。
![]()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本次獲釋的烏克蘭軍人曾參與保衛馬里烏波爾、亞速鋼鐵廠和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大多數人自2022年以來就一直被俘,現在終于回家了。”
“亞速”軍團指揮官普羅科彭科也發聲,歡迎本次獲釋的兩位“亞速”軍人,他們隸屬第12“亞述”特戰旅,“我歡迎在俄羅斯監獄非人道環境中度過近三年半的戰友們回到祖國,與親人團聚,感謝你們的精神力量和堅持不懈的努力。”
![]()
普羅科彭科還感謝了澤連斯基、烏克蘭內務部、烏克蘭安全局、烏克蘭軍情總局、亞速鋼鐵公司保衛者家屬協會以及支持交換進程的伙伴國家。“每一位在馬里烏波爾戰斗過的軍人,只要他忠于誓言、執行命令,就必須被交換。”
跟以往的交換一樣,現場充滿了歡笑和眼淚,很多媽媽迎接自己的兒子,也有媽媽沒能在走下大巴車的人群里找到自己的兒子,哭著跟所有人打聽自己兒子的下落,問是否看到過自己的兒子,自己的兒子是不是還活著:在那些視頻里,我聽不懂這些烏克蘭媽媽們的語言,但能感受到那份愛,看到自己兒子時流著眼淚的哭,看不到自己兒子時那種難過的哭。
![]()
相比之下,倒是重獲自己的兒子們要更好一些,在擁抱媽媽時也會激動地哭出來,但更多還是安慰媽媽,安慰仍未獲釋的難友們的媽媽,“1267天,我數著每一天。”
尚未看到本次換俘中獲釋的烏克蘭戰俘具體信息,但根據以往的情況,我相信經常讀我文章的讀者們能知道,這些在俄羅斯戰俘營里的烏克蘭人,不管是戰俘還是平民,都遭遇了什么。
此前,歐安組織觀察員們公布了一份超過50頁的報道,涉及俄羅斯政府對烏克蘭戰俘和平民所犯下的罪行,證實將近90%的烏克蘭戰俘曾遭到虐待和酷刑,據此得出結論:烏克蘭戰俘在俄羅斯戰俘營的遭遇是由俄羅斯政府制定和批準的,至少是被容忍的。
![]()
“任務團獲得了可靠信息,表明由俄羅斯關押的烏克蘭戰俘遭受了大規模、系統性的酷刑和虐待,這些虐待貫穿整個過程。在被俘時、運送到拘押地點途中(所謂‘歡迎式毆打’)、關押期間以及逼供過程中。已記錄的方法包括:用拳頭、步槍槍托、警棍和鐵鍬進行殘酷毆打,電擊,強迫采取導致疼痛和痛苦的姿勢,強迫進行耗盡體力的體能訓練,狗的襲擊,假處決,性暴力,死亡威脅,強奸或致殘威脅,強迫脫衣,長時間跪立以及多種形式的心理羞辱。現有證據表明,對烏克蘭戰俘的酷刑和虐待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做法,由俄羅斯政府規制或容忍。”
聯合國也發布了類似報告,而且數據更高,指出超過95%的烏克蘭獲釋戰俘遭受過酷刑,指責俄羅斯政府封鎖紅十字會探視通道,縱容守衛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肆意虐待烏克蘭戰俘;
![]()
俄羅斯戰俘營堪稱人間地獄,傷口感染卻得不到治療、肺結核和肝炎等傳染性疾病流行,俄羅斯醫生不僅沒有為戰俘提供應有的治療,甚至參與虐待戰俘,諸如在戰俘身上烙下“榮耀屬于俄羅斯”的印記,持續電擊導致戰俘心臟受損等。
《基輔獨立報》報道了一位獲釋的烏克蘭戰俘,海軍陸戰隊員弗拉迪斯拉夫·扎多林,2022年在蛇島被俘,他在俄羅斯人的戰俘營里待了近兩年,輾轉烏克蘭被占領土和俄羅斯境內的7個監獄,獲釋時,扎朵林的體重下降了足足60千克,膽囊完全碎掉,腳趾幾乎被全部切掉了。
![]()
“俄國人剝光新戰俘的衣服,對他們進行嚴酷的拷問:警棍、電擊槍、指節銅環、玻璃瓶。他們電擊戰俘身體的每個部位,放狗咬人,強迫他們打架。他們用瓶子砸扎朵林的頭,用錘子敲碎他的三節脊椎骨。”
![]()
歐安組織特別指出,俄羅斯政府拒絕根據國際法給予烏克蘭被俘人員戰俘身份,而是將其歸類為“反對特別軍事行動的人”,模糊了平民和戰斗人員之間的界限,并為起訴戰斗人員提供了可能。
在庫爾斯克戰場被俘的烏克蘭軍人總計525人,均被俄羅斯政府以“恐怖分子”罪名提起控罪,超過300人已被送上法庭,其中184人被判刑,分別為13年到28年不等,還有1人被判終身監禁。
![]()
很多烏克蘭戰俘在被關押期間死亡,烏克蘭總檢察長辦公室透露,截至目前,烏克蘭已經接回至少25名在被俘期間死亡的烏克蘭軍人遺骸,法醫鑒定顯示他們的死因包括電擊、多處骨折、出血及因饑餓導致的體重嚴重下降,但因為部分遺骸防腐爛,無法獲得關于死因和具體情況的全面客觀信息。
“我們可以確認,這些烏克蘭戰俘的死因包括:胸部閉合性鈍性損傷伴多處肋骨骨折、肺部及胸膜層損傷;頭部挫裂傷;頭部軟組織出血;面部瘀傷和擦傷;左大腿及小腿軟組織出血;前額中央擦傷;電擊痕跡;以及惡病質,即極度消瘦。”
![]()
讓人憤怒的是,俄羅斯情報部門還在利用飽受折磨的戰俘家屬,烏克蘭戰俘協調總部通過烏克蘭戰略通信和信息安全中心(SPRAVDI)表示,俄羅斯情報部門利用戰俘家屬的悲痛,試圖招募他們進行破壞和宣傳活動,目的是讓這些戰俘家屬散布對烏克蘭政府而不是俄羅斯的不滿情緒,制造“斯德哥爾摩癥候群”,破壞對烏克蘭政府機構和彼此之間的信任,打擊士氣,擾亂動員并直接參與破壞。
今天,我專門寫這個關于戰俘的文章,是想告訴我的朋友們,現在,大部分人都遇到了很多問題,壓力,焦慮,我在網絡上,看身邊的朋友,甚至還有陌生人,明白大家都不如意,甚至就連我也是如此。
我希望大家在不如意的時候,能夠看看這些烏克蘭戰俘,這些英雄,即便是在俄羅斯人的戰俘營里,也沒有放棄希望,堅信自己會看到烏克蘭的勝利,會重新回到家人身邊;看看這些烏克蘭戰俘的家人們,因為擔憂而整夜整夜睡不著,卻依然沒有放棄,堅信自己的家人會回到烏克蘭,回到自己的身邊。
![]()
同樣,我們也不要放棄,不要消極,生活不如意,但我們更應該忍耐,更應該努力活著,為自己,為家人,我相信,這樣的狀態是不會持久的,千萬不要胡思亂想,只有活著,才可能有機會,你的家人需要你,我們這些不曾見面的朋友們也需要你。
有朋友留言說,每次看我的文章能感受到鼓舞,獲得力量和勇氣,我很感謝這位朋友的支持,也感謝所有人,我希望在這個特殊的時代里,能用自己微弱的力量鼓舞所有人,不要放棄,堅持下去,我們終將迎來最終的勝利,只有活著,一切才有可能,不要放棄自己,更不要放棄自己的家人,不要放棄自己的朋友。
烏克蘭軍人伊戈爾·雅科夫列夫,2022年6月被俘,一直到2025年7月23日才獲釋,獲釋后,伊戈爾·雅科夫列夫回到了家鄉哈爾科夫,親自在克拉斯諾庫茨克村失蹤人員巷子里取下了印有他照片的橫幅。
![]()
永遠不要放棄自己,勇敢地努力活下去,才會迎來新的人生,我這么說不是無病呻吟,因為我也有過三年的黑暗日子,生不如死,我這么文弱的一個人都能堅持下來,我的朋友們更能堅持下去,還是那句話,為自己,為家人,為我們這些不曾見面的朋友。
堅持下去,不要放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