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刊物名稱
《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期刊介紹
《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雙月刊)創刊于2000年,是教育部主管、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主辦的社會科學綜合性學術刊物。主要欄目:馬克思主義研究、資源環境研究、管理與經濟、高等教育研究、新聞與播等。
刊物級別
AMI核心(2022版), 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 中文核心(2023年版), 科技核心(2024社會科學), RCCSE(中文核心A)(2023第七版), 維普收錄, 萬方收錄, 知網收錄, NCPSSD(國哲社文獻庫),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不收版面費,匿名審稿。
投稿方式
1、投稿方式:在線投稿
2、出版日期:雙月刊,逢單月20日出版。
3、不收版面費
投稿指南
稿件要求是尚未公開發表的原創性論文,版權清晰,不存在一稿多投。稿件請以非匿名形式Word文件投至本刊網站,請勿直接寄給欄目編輯。
在本刊網站投稿時,請先實名注冊,已注冊的請完善注冊信息;有多個作者的,也請一一注冊。作者注冊時請勿使用網名,如有通訊作者,僅限一人且須留存身份證號。稿件投入系統后,原則上不得變更作者或者作者順序,請通訊作者在投稿前核對各位作者信息及作者排序,并征得各位作者同意,逐一簽署《著作權許可使用協議》,簽名必須本人手寫。
本刊實行國際通行的雙向匿名審稿制度,稿件處理周期為三個月,三個月內未收到編輯部回復的可自行處理稿件,并第一時間通知編輯部撤稿。本刊不收取任何形式的審稿費或版面費,亦不與任何中介機構合作。稿件錄用后,編輯部將盡快安排排版和刊期,刊出后稿酬從優。
投稿經驗
1、導一博二,7月17日投稿,約10天后送外審,外審約半個月后返回第一輪外審意見,共2份專家意見,修改后重新送審,幾天后再次收到修改意見,修改后進入主編審定環節,進入主編審定環節后約1周錄用。錄用后第二天即通知壓縮篇幅、參考文獻數量(限40條)、修改參考文獻格式等,兩三天后即網絡首發。從投稿到網絡首發全程僅2個月左右,實屬良心期刊
2、導師帶碩士投稿,一天時間拒稿,不耽誤事兒,很良心。理由是文章主題不符或者創新性不夠,能給回復的都是好刊物
3、編輯部處理速度較快,符合主題的就會通過,外審專家存在老學究,也有可能是學生。審稿意見過于苛刻,屬于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只能說運氣不好
4、第一天投稿,第二天就收到退稿通知。退稿通知如下:本刊堅持四個面向,定位多學科……因重復率過高,您的來稿沒有通過初審。心生惶恐。我趕緊使用知網查重,顯示重復率4.5%。再次使用大雅查重,顯示重復率10.95%。故而有所疑問:1此刊用的是何種查重系統 2重復率需要多少。或者只是隨便的退稿理由。不過這個退稿速度很棒,不拖泥帶水。
5、8月份投稿,目前是已錄用,還未見刊。該刊初審很快,外審是串審,等待時間會比較長,終審速度也挺快的。或許因與導師合作,老師對文章進行了很仔細的打磨,同時題目屬于熱點問題,遂投稿過程比較順利。外審中間有向編輯部打過電話,接聽老師態度很好。整體投稿過程體驗很好,同時看到刊出的環境法文章中有博士生獨作的文章刊出,這給了年輕學者的希望。
往期收稿方向及文章題目參考
超越與復歸:人機協作的歷史演進及其雙重邏輯
AI生產中的價值辯證法: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當代審思和理論回應資源環境硏究
《民法典》“埋綠條款”環保功能的有限性
生態保護區域劃定制度的體系整合與法典表達
生態法益恢復導向下破壞自然保護地罪出罪的雙重調適
新型能源體系的內涵詮釋、邏輯必然與要素解析
產業綠色發展的減污降碳協同作用及機制:以黃河流域為例
打破“倫理僵局”:全球氣候治理的倫理辨析及其政策意蘊
數字鄉村建設對城鄉共同富裕的決策分析--基于中國縣域面板數據
基于動態研發競爭視角的科技企業IPO決策與新股質量研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