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對夫妻有多少個孩子?
歷史上各朝代的地理志只統計了戶數和人口數,對家庭人數構成沒有詳細記載,因此,我們只能依靠大量零散資料來進行估算。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個事實,歷史絕大多數家庭都是一夫一妻制,占家庭總數的95%以上,納妾的男子不到5%。
古代的士大夫受到一定的道德約束,納妾過多會被人詬病,土財主社會地位低下,小妾數量也不多。一般的中低級官員,小妾也就一兩個,土財主也是如此。古代的女性婚配率接近百分之百,而男性則為80%左右,所以,有些男人不要意淫回到古代能過上三妻四妾的生活,打光棍的可能性倒是很大。
![]()
既然一夫一妻為社會基本結構,我們來看看古代一對夫妻有多少孩子?
古人對生育極其重視,無論是政府層面還是個人考慮,多生孩子是一致的目標。
對統治者來說,人口增多意味著賦稅增長,軍力充足。轄區內人口有無增長,被直接列入了官員政績考核指標。對個人來說,增加人口意味著增加勞動力,家庭抵御風險的能力大大增強。
古人的生育理念里有一個看起來很悲慘,但不得不接受的事實,就是“廣種薄收”。當時沒有現在的醫療條件,破傷風、肺炎、痢疾等都很容易讓小孩子夭折,新生兒未長到成年就死亡的概率接近50%,人們不得不拼命生育,以留下幾個養老。
我們來舉幾個例子。
康熙有35個兒子和20個女兒,但有11個兒子和12個女兒在十五歲之前早夭。在頂級御醫加上最好的藥材情況下,小孩的成活率還是如此之低。
蘇洵一共生育了六個子女,但除了蘇軾、蘇轍兄弟和嫁出去的蘇八妹以外,其他三位子女皆早夭。
蘇家當時雖不算大富之家,比起普通老百姓還是好多了。
杜甫有六七個孩子,活到成年的只有兩個。
古代普通百姓的子女是多少?按照殘存的戶籍等資料,一般來說,一對夫妻要生6-7個小孩,活到成年的的為3個左右。還有一個因素,古代成人的壽命也不長,普通人即使活到成年,壽命也就四十多歲。
古人活得其實一點都不幸福,戰戰兢兢活到成年,早早結婚,然后拼命生孩子養孩子,一代接一代循環下去。
在這種情況下,古代的生育率是極高的。
以北宋末年為例,當時的人口達到了一個峰值,按照《宋史.地理志》的記載,元豐年間,全國有2000萬戶,人口估計為1.2億。按照宋朝人平均壽命30歲計算(含夭折人口),每年的新生兒數量約為400萬。
宋朝的國土面積非常狹窄,整個北方、西北和西南都不在疆域范圍內,內地的苗瑤等族也大多沒納入人口統計。以300多萬實際控制領土,每年就有400萬新生兒,對比一下現在的數據,真讓人悚然一驚。
2024年,我國多少新生兒?900萬左右,僅為千年前北宋的兩倍。我們現在可是960萬平方公里土地,加上14億的人口基數。
我們還是直接上圖吧。
![]()
這就是建國七十多年來每年的新生兒數據。
近年來為何會下滑如此厲害?
現在結婚率就低。據民政部門統計,目前30歲的青年男子結婚率也就75%左右,女性為85%左右。這么多人不結婚,孩子自然就少。
其他還有什么原因呢?
歡迎探討。
敬請關注,感謝每一個遇見的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