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車同質化競爭的今天,iCAR用9個月完成一次重大煥新,用沙漠賽道證明方盒子的實力,用幾乎未漲的價格詮釋“特色品牌”的真正內涵
“坦率地說,這次快速煥新的最大動因,源自用戶的呼聲和我們團隊自身的‘執念’。”iCAR品牌事業部總經理蘇峻博士這樣解釋V23上市僅9個月就迎來重大更新的原因。
![]()
在他看來,品牌的本質是“做自己”。一個真正想做品牌的團隊,出發點不是刻意去與誰對標或區分,而是源于內心深處“我想做什么”。正是這種“品牌如人”的理念,讓iCAR在競爭激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找到了自己的差異化定位。
用戶驅動的極致迭代:9個月煥新的背后
在傳統汽車行業,一款車型的更新換代往往以年為單位計算。iCAR V23卻在短短9個月內完成了重大煥新,這背后體現的是互聯網思維與傳統造車工藝的深度融合。
![]()
“我們團隊帶著互聯網的迭代思維,決策和行動速度很快,希望產品能不斷趨于完美,滿足用戶更寬泛的需求。”iCAR事業部副總經理馬永東解釋道。而奇瑞強大的驗證體系則保證了快速迭代下的產品質量,這個時代的技術進步也為快速實現提供了支撐。
蘇峻博士補充道:“當用戶的明確意見,與我們自身技術提升、性能強化的想法一拍即合時,我們就想用最快的速度去實現它。”這是一種很簡單的初心:用戶想要什么,我們有能力做到,那就趕緊做。
為什么方盒子要挑戰賽道和沙漠?
V23作為一款方盒子造型的SUV,卻選擇在賽道和沙漠這種看似“不占優勢”的場景進行極限挑戰,這背后是iCAR想傳遞的“能力冗余”概念。
![]()
蘇峻博士用了一個生動的比喻:“就像我們平時穿高性能的運動鞋或沖鋒衣,我們希望身邊的工具具備應對突發狀況的能力。”這種“能力冗余”不僅是好玩的基礎,更是一種情緒價值。當你知道你的車有極高的操控極限和強大的動力響應,即使是在城市平緩道路上駕駛,內心也是踏實而愉悅的。
馬永東總則表示,這就像一場“閱兵”,展示肌肉并非要去打仗,而是要證明iCAR品牌的產品,在驚艷的顏值之外,同樣具備強大的產品和技術能力。“我們是一支全面的、實力過硬的‘選手’。”
特色品牌不等于豪華品牌
當V23在性能和配置大幅提升的情況下,價格卻幾乎未漲,這一定價策略引發了業內關注。蘇峻博士坦言這個問題戳到了他們的“痛處”。81度的寧德時代大電池包和全面升級的電驅,成本增加是巨大的。
![]()
iCAR的定位是“特色品牌”,而非“豪華品牌”。特色品牌可以精致、高性能、有審美,但它更應該讓大多數人都能玩得起、用得上。“我個人就偏愛那些設計精美、品質出眾,但又能被大眾接受的產品,而不是廉價粗糙或奢侈昂貴的。”蘇峻博士分享了他的個人偏好。
iCAR的商業邏輯是通過極致的質價比,讓更多用戶接受自己,形成規模效應。當用戶換代或向朋友推薦時能想到iCAR,就能實現健康的商業循環。而這背后的基底,就是堅持做出有特色、有審美、能代表中國汽車品牌文化影響力的產品。
iCAR的未來:讓用戶每次都說“哇”
根據規劃,iCAR未來兩年將有4-6款新車問世,對于未來新車的特點,蘇峻博士介紹到:“iCAR的每一款車,都必須讓用戶在看到時產生‘哇,很有意思’的感覺。它必須是有趣的、場景化的。”iCAR可能不局限于方盒子,但無論做什么形態,都必須符合這個標準。“否則,我們團隊自己首先就會覺得‘沒勁’,也很難造出好產品。”
![]()
在產品同質化日益嚴重的市場,iCAR未來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蘇峻博士認為,汽車是典型的“木桶產業”,要求有長板且無短板。“最終沉淀下來的,是品牌、人群和用戶心智。”
iCAR的核心競爭力在于依托奇瑞集團完備的體系能力,確保技術始終領先,并從中挑選、組合出最符合目標用戶需求的解決方案。“持續不斷地這樣做,最終與用戶建立起牢固的情感連接。這才是消費品競爭的終局。”
溝通結束時,蘇峻博士特別提到他在社交媒體上看到車主們自發形成社群,分享自己的改裝車。“那種歸屬感和文化氛圍非常好。”
iCAR不為成為第二個誰,只做第一個自己。在這個言必稱“高端豪華”的時代,做一個“特色品牌”或許需要更多勇氣和定力。
但當你足夠熱愛,世界自會為你讓路。iCAR正在走的路,是一條用戶驅動、技術賦能、特色鮮明的創新之路,這條路或許不那么常規,但卻足夠真實和有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