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推送規則改版了,未被星標的公眾號文章無法展示完整封面,很容易錯過。為防走丟,小伙伴們都加個星標吧,步驟如下~
昨天發完鼻噴鹽水的文章后,后臺收到很多類似下面這樣的留言。一個大家很關心的問題,流黃鼻涕是不是說明細菌感染?什么情況要去醫院?
![]()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了解「鼻涕」這個東西是怎么產生和工作的。對于正常人來說,鼻黏膜中的腺體每天要分泌大量的鼻涕,鼻涕的總量高達1000毫升之多。這么多的鼻涕,為什么我們平時都沒有察覺呢?
先來看張圖,鼻涕粘液像一層毯子覆蓋在呼吸區黏膜表面的纖毛上,空氣中的細菌、病毒、灰塵進入鼻腔后就會被粘液吸附住不能進入肺部。
![]()
另外,鼻粘膜還有很多小刷子,叫做纖毛,它們規律地擺動,可以使粘液毯朝后方移動,挪走這些臟東西。除此之外,濕潤的鼻粘膜還可以濕潤吸入的干燥空氣,讓你感覺舒服。所以,正常情況下,鼻腔組織雖然每天持續不斷的分泌清鼻涕,但大部分會被吞咽掉,溶解在胃里,我們也沒什么太大感覺。
當人體受到外界刺激不堪重負時時,這個情況就發生改變,比如流出清水/白鼻涕,這種鼻涕最常見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早期,分泌的鼻涕多,孩子如果對花粉過敏的話,寶寶可能出現流涕不止、咳嗽不停的表現。這提示身體機制想盡快的把感染的病毒、花粉等過敏原沖走,以減輕對身體的傷害。
隨著疾病進展到后期,身體的免疫部隊被不斷動員,白細胞等戰死沙場,粘液流動減慢,鼻涕就變得粘稠、渾濁了,開始變黃變綠。睡一覺起來,鼻涕經過一晚上的沉淀還會結成鼻痂堵塞呼吸道。
所以,流鼻涕的顏色不是判斷細菌感染的指標,對于普通感冒引起的急性鼻炎,一般持續10-14天,只能等待自愈;對于過敏性鼻炎引起的流鼻涕,跟環境、季節有關,持續時間更長,也用不著抗生素。
但如果孩子在恢復過程中有其他癥狀就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對于1-18歲以下兒童和青少年,通常以下三種情況,可以考慮為細菌感染:
1、感冒后超過10天,流鼻涕和/或咳嗽癥狀一直持續;
2、流鼻涕、咳嗽一度好轉或消失后又重新出現或加重;
3、發燒超過39℃伴流膿鼻涕持續超過三天。
end
本文作者:李慧敏
免責聲明:本文數據更新于2024年10月。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醫療、健康、用藥的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任何個人的醫學診斷和治療。個人的醫學問題請及時咨詢醫生。對這篇科普文有任何建議,請給我們留言。
注:封面及正文圖片圖蟲創意、babycenter。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