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阿里巴巴-W盤中漲逾9%,市值約為3.32萬億港元,一日暴漲3000億的阿里,背后的邏輯變了。
![]()
現在中美都指望AI來一場技術革命,把生產力搞上去,在這樣一個巨變的前夜,馬云領導下的阿里,一如當年,展現出了對未來科技趨勢的前瞻性眼光。
扒開電商的外皮,阿里的另一面,是已經成為中國不多見的AI六邊形戰士。這幾年阿里已不再是一家單純的電商公司了,阿里云、大模型和芯片,其科技之路從量產到質變了。阿里已經不僅僅是一個電商平臺了,現在的阿里與未來的發展趨勢更像是一個英偉達+甲骨文+Open AI這樣一個人工智能超級集合體了!
![]()
因為人工智能時代,核心三件套就是超級芯片,超強算力,超大模型,而這一切,目前阿里都有!
芯片層面,阿里今年重磅推出平頭哥PPU,性能接近英偉達H20,此外還有玄鐵系列,倚天系列,鎮岳系列芯片,覆蓋非常廣泛!
算力層面,2025年阿里云已布局30個地域95個可用區,2032年將形成覆蓋全球的“智能算力電網”。
大模型:通義模型Qwen3-Max性能超過GPT5、Claude Opus 4等,躋身全球前三。也是國內應用最廣泛的大模型之一!
阿里的邏輯轉變背后
就在兩年前,阿里還像一艘迷失方向的巨輪,外界質疑聲不絕于耳。那時沒人能想到,真正讓阿里重回航道加速前行的,是那個低調的CEO吳泳銘以及馬云10年前——云計算這的一步棋下對了。亞馬遜在2006年開始為企業提供云服務,但大家也都知道,亞馬遜一直在貼錢。
在這樣的背景下,馬云找王堅商量,王堅自然是直撓頭。但馬云沒有等。
2009年,在國內云計算領域一片荒蕪的時候,阿里云計算系統“飛天”立項了。百度的李彥宏認為“云計算,不客氣一點講它是新瓶裝舊酒,沒有新東西。”
![]()
馬化騰覺得“它是一個超前的概念,目前布局為時過早。”但即使是在內部人心惶惶,外部準備隨時挖人的境況中,馬云對阿里云也沒有表現出猶疑。他說“每年給阿里云投10個億,投個10年,做不出來再說。”
這一決策在當時飽受爭議。當時還處于云計算那時候十幾億砸進去沒一點水花,就馬云一直在相信在支持。
如今的阿里云已經成為數字時代的新基座。
新一季財報里面,阿里云收入增速高達26%,創下了三年新高。omdia最新出的報告中也顯示,從市場份額看,阿里云占到了35.8%,穩坐中國AI云第一寶座。這是個什么概念?
![]()
要知道,把排名2到4名的火山引擎、華為云、騰訊云、百度云,市場份額加起來,都沒有阿里云一家能打。阿里云的市場份額,高于2到4名的總和!
這場AI競賽,AI云就相當于工業時代最基礎的煤和石油。試想一下,如果沒有強大、穩定、可靠的AI云,中國AI將受制于人,陷入空有技術卻沒有算力的尷尬局面。
如果說馬云10年前云計算的這一步棋是為阿里打好AI時代的基礎設施的話,那么吳泳銘是把AI+云深度結合的推動者。
在吳泳銘的堅持下,整個阿里開始聚焦電商和 AI+云作為核心戰略發展方向。今年2月,吳泳銘宣布阿里未來三年投入3800億元用于AI和云基礎設施建設。
![]()
吳泳銘認為:“AI技術對所有行業的改變升級以及AI與云計算的深度結合,是未來十年技術領域最大的行業機會”。
如今,阿里云已經搭建起了“AI全棧”體系。從芯片層面,阿里今年重磅推出平頭哥PPU,算力層面,2025年阿里云已布局30個地域95個可用區,此外阿里云在大模型能力升級方面已取得顯著進展。阿里巴巴推出Qwen3-Max,目前,Qwen3-Max-Instruct的預覽版在LMArena文本排行榜上位列第三,超越了GPT-5-Chat。
簡單來說,就是從AI IaaS基礎設施到AI PaaS開發平臺,再到MaaS模型服務,阿里云用靈駿大規模AI訓練集群、通義千問大模型等自研技術,把整個鏈條都跑通了。
2025云棲大會上,吳泳銘公布了“阿里AI戰略大圖”,目前阿里已經拉通了“云+模型+芯片”,具備AI體系化作戰能力,成為國內能實現全棧技術布局的T0玩家。
伴隨大模型能力的提升,阿里巴巴將目光投向了“云出海”。在大會上,阿里云宣布了新一輪全球基礎設施擴建計劃:將在巴西、法國和荷蘭首次設立云計算地域節點,并將擴建墨西哥、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和迪拜的數據中心,以便更好服務全球客戶日益增長的AI和云計算需求。
這一輪阿里市值回暖,本質是當年阿里云這步棋,走得太對了,打好了AI時代的基礎。加上十年如一日的研發投入,由此推動AI+云的兩條腿走路,也讓阿里有了在AI時代,打技術戰的底氣,之前幾年啃下的硬骨頭,在AI這個賽道的價值開始體現了。
據央視報道,阿里AI芯片,在多個參數上超過華為昇騰910B,接近英偉達H20。為了迎接ASI時代的到來,“未來三年投入3800億元建設云和AI硬件基礎設施”,這個數額超過了過去十年的總和。對比2022年這個Ge-n-AI的元年,到2032年阿里云全球數據中心的能耗規模將提升10倍。
![]()
吳泳銘的眼光已經投向更遠的未來——從AGI(通用人工智能)到ASI(人工超級智能),將通義模型做成AI時代的“安卓系統”!
而在阿里的電商基本盤,淘寶打外賣戰越打越猛,快速收獲階段成果,8月淘寶閃購日單峰值1.2億、日均訂單8000萬,給電商增量帶來了穩定預期。如今它的新AI芯片進入測試,補了英偉達的空白、阿里云Q2增速達到26%,螞蟻消金增資落地,離IPO又近了一步,高德掃街榜還帶活了本地生活。AI+云+金融三駕馬車已經跑起來。
外媒點評:“馬云的回歸讓阿里巴巴再度偉大”!確實,在阿里巴巴內部,馬云是不可替代的,幸虧馬云當年的遠見,下定決心賭云計算,才有了阿里的今天,也讓中國AI有了最大的底氣,不然還真不好說。支撐阿里股價上漲的底層邏輯,業績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市場看到了阿里的技術長期主義,有了阿里云的一馬當先,阿里整體業務不再只有電商,而是電商+AI云兩條腿走路,更是由此帶動芯片,算力,大模型于一體,向AI科技公司轉變。
![]()
從阿里的布局與逐漸回歸狀態的馬云來看,馬云今年頻頻現身阿里巴巴公司,也實際參與了部分業務的決策,這就是創始人的作用,帶來的正面作用顯而易見,戰略愈加清晰,股價上漲背后,是阿里的邏輯變了,未來的阿里,集齊芯片,算力,大模型,有沒有可能成為美股英偉達,甲骨文,Open ai的集合體!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王新喜 TMT資深評論人 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