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第三屆全國高校工藝美術專業優秀畢業作品展”在中國工藝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與中國工藝美術館共同主辦,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藝美術系聯合承辦,以“創新傳承·雙向賦能”為主題,集中展出全國118所高校的180余件優秀畢業作品。
![]()
展覽現場
展覽涵蓋首飾、雕刻、漆藝、纖維、金屬、陶瓷、玻璃、文創設計等九大門類,全面呈現傳統工藝與當代創新的深度融合,系統展示我國高校在工藝美術領域的教學成果與學術水平。
參展作品在材料運用、技藝探索和觀念表達上展現出青年一代的創造力。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吳曉霏的纖維作品《石杼·游影》以兩萬根扎帶重構太湖石形態;福州大學蘇涵的玻璃作品《精衛》借神話意象傳遞不屈精神;中央美術學院謝紫鈺的首飾作品《繁與簡》融合東方哲思與西方構成主義,探索形式之美。
![]()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 吳曉霏 《石杼·游影》 纖維藝術
![]()
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院 蘇涵 《精衛》 玻璃藝術
![]()
中央美術學院 謝紫鈺 《繁與簡》 首飾藝術
數字技術的應用成為亮點。滇西應用技術大學劉瑞雨的《木韻鑲清》運用參數化設計與CNC技術打造錫制花器;云南民族大學宋會迪的《云絲鶴影》結合3D打印與傳統花絲工藝,關注生態保護;清華大學付添一的《器默錄》則以“科技文物”為概念,引發哲學思考。
![]()
滇西應用技術大學 劉瑞雨 《木韻鑲清》 文創設計
![]()
云南民族大學 宋會迪 《云絲鶴影》 首飾藝術
![]()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付添一 《器默錄》 金屬藝術
作品還積極回應社會議題。中國美術學院馬卓雅的《進》表現個體突破束縛的精神力量,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陳傳蕊的木雕《風華流沙》反映現代人的情感狀態,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皇甫文心的《蒲》,以金屬藝術重構蒲公英的輕絨形態,隱喻生命“野火燒不盡”的恒久張力。此外,廣州美術學院揭素梅的《飛鳥集》從敦煌壁畫風化痕跡中汲取靈感,景德鎮陶瓷大學洪文瀾的《禮樂時代》以陶瓷窯變再現青銅編鐘的禮樂精神,展現非遺文化的當代轉化。
![]()
中國美術學院 馬卓雅 《進》 玻璃藝術
![]()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 陳傳蕊 《風華流沙》 木雕藝術
![]()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皇甫文心 《蒲》 金屬藝術
![]()
景德鎮陶瓷大學 洪文瀾 《禮樂時代》 陶瓷藝術
圖文來源于主辦方
編輯 | 劉 晶
制作 | 殷 鑠、劉根源
校對 | 安亞靜
初審 | 殷 鑠
復審 | 馮知軍
終審 | 陳 明
《中國美術報》藝術中心內設美術館、貴賓接待室、會議室、茶室、視頻錄播室,背靠中國國家畫院,面臨三環,功能齊全、設備完善,誠邀您到此舉辦藝術展、品鑒會、研討會等活動。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三環北路54號
聯系人:王會
聯系電話:010-68464569 18611300565
![]()
《中國美術報》為周報,2025年出版44期。郵發代號:1-171
1.全國各地郵政支局、郵政所均可訂閱,264元/年
2.直接向報社訂閱,發行聯系人:吳坤 電話: 13071178285
新聞熱線
電話:010-68469146
郵箱:zgmsbvip@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