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平時刷新聞總聽說核彈厲害,但到底哪些核彈是真?“重量級選手”?今天不整那些繞人的專業詞,就用大白話嘮嘮世界排得上號的十大核彈 —— 它們有多猛、現在還在不在 “上班”,咱一個個說清楚。
排第一的絕對是 “傳說級” 的蘇聯 AN602,外號 “沙皇炸彈”。這玩意兒有多離譜?1961 年試爆的時候,原計劃當量是 1 億噸 TNT,后來蘇聯怕把地球炸出好歹,才減到 5000 萬噸 —— 即便這樣,也相當于 3800 多顆廣島原子彈!爆炸的蘑菇云直接竄到 64 公里高,比珠穆朗瑪峰還高 7 倍,沖擊波繞著地球跑了三圈,連隔壁芬蘭都能感覺到震動,說是 “炸懵整個北半球” 都不夸張。不過這貨就試爆過一次,之后就退役了,畢竟太猛了,真用起來誰都扛不住。
![]()
第二名是美國的 B41 核彈,當年也是美國的 “大哥大”。2500 萬噸當量,別看比沙皇炸彈少一半,照樣能掀翻一片區域。這玩意兒 70 年代開始部署,一共造了 500 來枚,當時是美國當量和重量比最高的氫彈,扛在轟炸機上就能威懾對手。不過到了 90 年代,技術更新了,它也就光榮退休,現在只能在軍事資料里看它的威風了。
![]()
第三名還是美國的,叫 TX-21 “小蝦”。1480 萬噸當量,1954 年試爆的時候出了個大問題 —— 放射性沉降物飄了 1.1 萬公里,連亞洲、澳洲都受了影響,后來美國也沒敢把它真用到實戰里,就當個 “試驗品”,試完就扔一邊了。
![]()
第四名是蘇聯的 RDS-220 改進型,跟沙皇炸彈是 “兄弟款”,同屬一個系列。當量在 1000 萬到 1500 萬噸之間,也是氫彈,試爆的時候威力也挺嚇人,但和沙皇炸彈一樣,沒正式服役,試完就退役了,屬于 “曇花一現” 的狠角色。
![]()
第五到第七名,基本都是美國冷戰時期的 “老古董”。比如第五名 MK-17/EC-17,1000 萬到 1500 萬噸當量,1955 年部署的時候,重得離譜 ——18 噸多,跟好幾頭大象似的,只能用 B-36 轟炸機才能扛動,太不方便了,才用了兩年就下崗了。
第六名 MK-24/B-24 跟它長得差不多,也是因為太笨重,沒服役多久就被淘汰了。
第七名 “邁克” 氫彈更有意思,它是世界上第一枚正經的氫彈,1000 萬噸當量,但重達 65 噸,還得用液態氘冷卻,根本沒法搬去打仗,就是用來驗證 “氫彈能不能造出來” 的,試爆成功后就沒下文了。
第八名得說說咱中國的東風 - 5C,這可是咱現役最猛的核彈!400 萬噸當量,雖然比前面那些冷戰 “巨無霸” 小,但夠用且精準 —— 它藏在固定發射井里,能打 1.3 萬公里遠,命中精度誤差不到 200 米,就是用來保家衛國的,現在還在 “崗位” 上好好干活呢。
![]()
第九名是美國的 MK-36,1000 萬噸當量,1956 年部署,造了 940 枚,用的是氘化鋰 - 6 燃料,后來被更厲害的 B41 取代,1962 年就退役了,算是 “被后浪拍在沙灘上” 的代表。
![]()
第十名是美國現在還在用的 B83-1 核彈,120 萬噸當量,雖然當量不算頂尖,但很靈活 —— 能調當量,最低 5 萬噸,最高 120 萬噸,B-2、B-52 轟炸機都能投,主要用來炸地下的硬目標。不過它也快 “退休” 了,正逐步被 B61-13 取代。
![]()
最后咱補兩句實在的:這些核彈里,大部分都是冷戰時期的 “老古董”,早就退役了,現在還在服役的沒幾個,也就咱的東風 - 5C、美國的 B83-1 這些。還有些導彈能裝好幾個小彈頭,比如俄羅斯的薩爾馬特、美國的三叉戟 II,單個彈頭當量不算大,但加起來也挺猛,不過咱這次排的是單個彈頭的威力,就沒算它們。咱中國還有東風 - 61、東風 - 41,雖然單個彈頭當量沒進前十,但技術先進,也是咱核力量的重要部分。
其實核彈這東西,不是當量越大越好。現在大家更看重能不能打得到、打得準,還有怎么藏得好。這些 “狠角色” 更多是起到威懾作用,真沒人想用上它們。咱了解這些,也是想知道世界上曾經有過這么厲害的武器,更要珍惜現在的和平日子 —— 畢竟再猛的核彈,也不如安穩過日子來得實在,你說對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