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兩場熱身賽中國女籃都贏了,但場均20次的失誤加上進攻的磕磕絆絆有些不盡如人意,只能說贏球靠的是楊舒予個人超水平發揮的5記三分救場。
![]()
從局面上看,宮魯鳴力推的“雙塔戰術”有些水土不服。張子宇一上場,移動慢的弱點就被對手無限放大,防守端成了被追著打的突破口,進攻端也拿不出統治級的表現,從第二場比賽7分3個籃板的數據中可見一斑。
而雙塔一旦立不起來,后衛線也會跟著迷失,李緣甚至投出了空籃過橋的離譜失誤。整個隊伍的進攻就像一盤散沙毫無章法可言。
戰術的別扭,根子還在于用人。為什么場上球員打得如此掙扎?因為真正能持球解決問題、梳理進攻的人,壓根沒進這支隊伍。宮魯鳴給出的理由很微妙,叫“態度友善”。
![]()
因為這個標準,李夢和王思雨被擋在了門外。據說李夢曾因訓練照鏡子、賽前化妝遲到被當眾批評,這些都被歸結為“不專注”。可競技體育,尤其是到了國家隊這個層面,標準到底是什么?
王治郅認為“誰打好誰上”,這本該是競技體育的鐵律,可現在好像并不是如此。
一邊是國家隊后衛線捉襟見肘,一邊卻是李夢在俱樂部熱身賽里交出場均15.3分、4.2次助攻、42%三分命中率的答卷,著實讓人有些看不懂。
更關鍵的是,李夢那種不講理的持球強攻和快速反擊能力,是目前這支女籃最缺的。我們未來的主要對手日本、韓國,打法都是“小快靈”,她們絕不會停下來慢悠悠地陪你的雙塔打陣地。
![]()
到時候我們是被對手的快速轉換沖垮,還是能用同樣的速度和沖擊力還以顏色?答案不言而喻。把最有能力克制對手的武器放在家里,反而去試驗一套連歐洲二流球隊都能輕松針對的戰術,這著實讓人看不懂。
球員的職業生涯本就短暫,個人價值也與國家隊曝光度緊密掛鉤。李夢此前與四川隊500萬的合同告吹,多少也和連續無緣國家隊有關。用一個模糊的“態度”標準,去衡量一個正值巔峰的運動員的價值,不僅可能毀掉球員的黃金期,更是在拿國家隊的成績當賭注。
![]()
熱身賽的勝負可以不計較,但暴露出的問題卻是實實在在的。
職業體育,最終的衡量標準只有一個,就是能不能贏球。而贏球靠的不是誰更聽話,而是誰在場上更能解決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