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鐵四院)投資和工程總承包建設的新建杭州至衢州高速鐵路(簡稱杭衢高鐵)聯調聯試和動態檢測啟動會在杭州建德市召開,標志著杭衢高鐵進入聯調聯試階段。
![]()
檢測列車駛入杭衢高鐵衢州西站。通訊員 謝丹 攝
聯調聯試是在工程完成靜態驗收后,以達到設計速度為目標,通過采用檢測列車、綜合檢測列車、測試動車組和相關檢測設備在規定測試速度下,對各系統和相關系統間接口、匹配關系進行綜合測試,評價和驗證牽引供電、接觸網、通信、信號、客服、災害監測等系統的性能或功能;驗證軌道、道岔、路基、橋梁、隧道等結構工程的適用性,評價綜合接地、電磁環境、分相裝置等是否滿足相關標準的要求;為全線各業務系統和整體系統的調試、優化提供技術支持,使各系統和整體系統的功能及性能達到標準要求。
![]()
檢測列車停靠建德站。通訊員 許文峰 攝
杭衢高鐵位于浙江省建德市和衢州市境內,線路起自杭昌高鐵黃昌段楊村橋線路所,途經杭州市所轄建德市,衢州市所轄龍游縣、衢江區、柯城區、江山市,終至江山站杭衢場,正線全長約131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共設建德(既有)、建德南、龍游北、衢江(預留)、衢州西、江山(改擴建)6個車站,橋隧比達78.7%。
![]()
檢測列車在杭衢高鐵線路上行駛2。上鐵集團 供圖
杭衢高鐵于2020年5月全線開工建設,2024年1月全線隧道貫通,2024年8月完成全線架梁,2025年4月完成全線鋪軌,8月開始靜態驗收,預計今年年底前具備開通運營條件。自項目開工建設以來,鐵四院會同建設、施工、監理等單位克服工期緊、任務重、施工環境復雜等困難,統籌資源配置,科學安排工期,優化施工方案,強化現場控制,加強施工組織,確保了各節點目標如期實現。
常山江特大橋
常山江特大橋是杭衢高鐵全線控制性工程。橋梁全長3700.7m,主橋長475.8m,主跨240m,采用雙塔雙索面預應力混凝土梁矮塔斜拉橋,橋面寬21.3m,索塔采用直立式橋塔形式,橋面以上塔高52m,是目前國內高速鐵路三線矮塔斜拉橋的最大跨度。
![]()
檢測列車行駛在杭衢高鐵常山江特大橋上。通訊員 王興 攝
新安江特大橋
位于浙江杭州建德市境內,全長1260.9米,主橋長480米,采用雙塔雙索面預應力混凝土梁矮塔斜拉橋,是杭衢高鐵全線重難點工程。大橋主跨224米,水平跨越新安江“兩江一湖”保護區,上游為千島湖水庫,為一級水源地,具有連續梁跨度大、環水保要求高等特點。施工過程中,建設者堅持環保優先,綠色施工,保證了清澈江水不受污染。
![]()
檢測列車行駛在杭衢高鐵新安江特大橋上。通訊員 王興 攝
天池山隧道
天池山隧道是杭衢高鐵全線最長隧道,全長約4154米,最大埋深297米,穿越大小斷層共2條,巖體節理裂隙發育且破碎,易引發突水突泥、坍塌等風險,為全線重難點控制性工程。施工中,建設人員采用全工序機械化施工,先后采用水壓爆破等10余項先進施工技術,確保隧道按期貫通。
![]()
杭衢高鐵天池山隧道。通訊員 王延鋒 攝
衢州西站
新建杭衢高鐵衢州西站站房主體建筑面積29994㎡,站型為線側+高架候車室站房,車站規模為3臺7線(預留1臺1線),站房主體結構形式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站房主體屋面為鋼桁架結構,為杭衢鐵路規模最大新建車站。建設者們通過編制詳細施工進度計劃和資源配置計劃,抓好生產組織,確保了站房建設高效推進。
![]()
杭衢高鐵衢州西站。通訊員 謝丹 攝
杭衢高鐵是浙江省“大通道”建設的標志性工程,也是國內首條采用“PPP+EPC”(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工程總承包)模式運作的高速鐵路。該項目由鐵四院牽頭的社會資本方主導投資和工程總承包建設,并由上鐵集團代建。
杭衢高鐵建成運營后,將在環杭州灣經濟帶和金衢麗經濟帶之間構筑起一條高效便捷的交通大動脈和經濟紐帶,對于優化區域鐵路網結構布局,助力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促進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等具有重要意義。
來源:杭州日報
編輯:陳立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