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葉二 編輯 | 魏曉
元寶,已經“入侵”微信生態的各個角落。
就在上周五,騰訊元寶AI,宣布其現已全量上線公眾號和視頻號評論區。用戶在公眾號、視頻號評論區使用時,只需在文章評論區輸入@符號,選擇官方"元寶"即可召喚AI助手,輸入想提問的問題后,元寶便能作出相應回答。
用戶可以讓元寶幫你總結公眾號文章核心觀點,解答視頻中的專業問題,甚至把它當作隨身百科全書的智能顧問。
這意味著,微信生態池中的內容場景,已然全量接入了元寶,向后者開放。
而在更早的時候,微信先是在搜一搜場景中,直接掛上元寶的服務入口,更是隨后直接開放了功能,讓用戶可以將元寶添加為好友,以Chatbot的形式內嵌至用戶的聊天頁面。
![]()
足見在AI時代,微信正在不竭余力地為元寶輸血,從而盡可能地將元寶推向更廣泛更普遍的人群中。
當然,也不只是微信。整個騰訊,全部動了以來。
3月,元寶宣布與騰訊文檔正式打通,5月,元寶先是與騰訊新聞完成功能對接,后與微信讀書、起點讀書實現打通......
肉眼可見,包括微信在內,幾乎騰訊系所有的主流TO C應用,都向元寶開放了自身核心場景,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快速催熟元寶的做大。
這就是騰訊當前的第一要務。
無論是PC時代的QQ,還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微信,騰訊都牢牢把握住TO C應用的王者地位,且遙遙領先,地位未曾被撼動過。
也正是憑借于此,尤其是依托微信,騰訊不僅完成了PC到移動互聯網的順利過渡,甚至是再造了一個騰訊。
現在到了AI時代,騰訊必須要再復制一個類似微信的超級TO C應用,從而確保其在AI時代的地位。
幾乎所有的騰訊TO C應用,都在拼命傳功于元寶、輸血于元寶,便是如此。
問題是,這種大力出奇跡的路徑,與微信的自然增長邏輯南轅北轍。元寶,想要再造一個“微信”,愿景很好,但遠沒有這么簡單。
被托舉的元寶
以前是“三分鐘看完一部電影”,現在就連“三分鐘”都不需要了,可能只需要“三秒鐘”,僅需要在視頻號評論區中@元寶,后者就能直接用AI給出視頻內容的總結。
比如以一名天津本地大V竇也為例,其置頂的一篇介紹天津北安橋發展變遷,以及知識典故的視頻,用戶@一下元寶,便可以快速得到該大V所解說的內容總結。
![]()
事實上這段時間,如果你經常刷視頻號、公眾號,就很容易看到,元寶的身影出沒。
這當然與此前元寶全量上線公眾號和視頻號評論區有關。
但不止于此。
9月24日,元寶在微信的布局,再一次上新了。
據了解,根據官方發布,目前元寶打通了微信小店,用戶如果讓元寶推薦書籍的話,后者不僅可以生成書單,同時可以直接給出微信小店入口。用戶不用在App間來回復制粘貼,可以一鍵直達購買。
而這也直接意味著,元寶在微信上的功能,也從聊天互動,逐步延伸至交易服務。元寶,已經不滿足于在微信僅僅是個AI Chatbot了,而是想要更進一步。
畢竟,當下的元寶,正在被集團全力托舉。
正如當前的阿里,正在全力AII IN外賣一樣,當前的騰訊,正在全力AII IN 元寶。
很難想象,一個奉行內部賽馬,崇尚產品自然增長的騰訊,會在元寶一上線時,便先是瘋狂投流買量,以快速將元寶鋪向市場,后是打通一應資源,將各業務線的核心場景,均向元寶開放導流。
微信、騰訊會議、騰訊文檔、騰訊視頻、QQ音樂等十多款騰訊核心應用,都在此列。
成果,當然有。
據了解,用戶每日向騰訊元寶發起的提問量,已經達到了年初一整個月的提問總量。這是騰訊官方目前對外披露的數據。同時在官方的口徑中,元寶上線一年多,也已經成為了國內日活躍用戶排名前三的AI原生應用。
只是,代價也不小。
一方面,很多騰訊既有應用,或為此還放棄了自身AI生態的構建可能。
以微信為例,在此前的財報電話會上,騰訊總裁劉熾平曾多次提及,希望為微信打造AI智能體。與其他通用型智能體相比,微信生態內的智能體可以連接社交、公眾號、視頻號、小程序等獨特組件,獲取各種信息及整合交易能力,這也將成為極具差異化的產品優勢。
但現在看來,無論是微信內置的AI Chatbot應用,還是后續可能的AI智能體,這都交給了元寶來做,讓元寶去承接微信的AI生態。
另一方面,元寶的用戶規模,并沒有想象中那么成功。
![]()
根據QuestMobile 此前發布的 2025年8月AI應用行業月度報告顯示,騰訊元寶目前月活規模環比增長22.4%,排在第三位,僅次于豆包、DeepSeek之后。
從名次上看,元寶在C端的表現,還是很不錯的。但事實上,從用戶規模量級上來看,即便身處第三的元寶,與豆包、DeepSeek并不處在同一個量級,只能算作是第二梯隊,且與領先陣營,至少存在5000萬月活左右的差距。
即便被集團全力托舉,但現在的元寶,還很難說氣候已成。
必須要贏的戰場
只是,騰訊已經無法回頭。
一個市場共識是,AI時代,已經大勢所趨。
正如移動互聯網時代,大廠們都在爭搶入口,爭搶船票一樣,到了AI時代,同樣如此,一旦缺乏AI超級應用,很可能就要被時代淘汰。
騰訊當然有著清醒的自知之明。
事實上進入到2025年后,基于DeepSeek-R1的爆火,騰訊一改此前對于AI不慌不忙的態度,轉而激進起來。
騰訊旗下一應應用,短時間內快速擁抱DeepSeek,實現AI轉型;元寶進入瘋狂買量階段,并開始接入到多個產品的應用場景中,一副時不我待的態勢。
投入更是夸張。
以元寶為例,有數據顯示,整個二月份騰訊花在元寶買量上的金額達2.81億元。
當然,此輪全面擁抱AI的浪潮中,騰訊也嘗到了甜頭。
![]()
業績方面,騰訊最新發布的Q2財報顯示,當季營收1845億元,同比增長15%;經營盈利692.5億元,同比增長18%。這其中,AI成為了業績增長的引擎之一。比如,就在二季度,AI驅動騰訊的營銷服務收入增長20%。
資本市場層面,騰訊正在講的AI故事,也成功的幫助騰訊重回6萬億港元市值。
過去三年來,騰訊股價一直深陷下行通道,市值出現了大幅縮水。但隨著全面擁抱AI,今年以來,騰訊股價累計上漲了約60%,市值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修復。
![]()
可見,無論從對業績的助力,以及對未來發展的預期上,AI對于騰訊而言,都是一場必須要贏的戰場。
尤其是在TO C領域。
一個事實是,騰訊雖然擁有強大的產品基因,但AI產品的邏輯,核心在于技術。
在過往的認知中,騰訊在AI技術上的表現,在大廠中并不顯眼。這也是為什么騰訊在跟進大模型上,是大廠中擁抱DeepSeek最積極的根本原因。
也由于此,這注定了在AI TO C應用上,騰訊必須要拋棄過往的內部賽馬,拋棄過往的自然增長邏輯,轉而將集團所有資源,押注到元寶這一個產品上。
要知道,TO C應用正是騰訊這座大廈的關鍵基石。
一個QQ,成就了騰訊的社交帝國,一個微信,再造了一個新騰訊,現在,就看元寶了。
即便元寶仍然需要全力持續托舉,但騰訊硬著頭皮,也得上。
Lanmeih/今日話題
你在使用元寶嗎?
咱們評論區聊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