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古
從某種程度來說,11月5日對于國足或者足協是一個分水嶺。在此之前,由于遲遲沒有確定主教練,坊間焦慮不安的議論、批評不斷。可當天傍晚,邵佳一被官宣成為新任國家隊主教練之后,口風一下子全變了。兩天來,除了少數人仍抱一定的觀望態度之外,多數人對邵佳一的當選表示認可和祝賀,甚至可以用好評如潮來形容。最有趣的是,有媒體報道稱,如果是像邵佳一這樣的本土教練當國足主帥,他們就愿意“主動爭取”歸隊。
![]()
經過這兩天的觀察,邵佳一之所以獲得如此多的“點贊”,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連里皮這樣的世界級洋帥都“搞不掂”,“給本土教練機會也是可以理解的”。通俗一點說,就是輪也該輪到土帥了。二是已經被媒體炒得俗透了的郭士強帶男籃“翻身”的例子,證明本土教練也可以是有所作為的,只要給足空間。
當然,邵佳一的經歷也是一個過硬的條件。比如在U系列球隊深耕了5、6年,當過(包括國足)助理教練、領隊;在足協部門任過職;最后是在中超執教過一個半賽季,并且成績還比較不錯,包括本賽季兩平海港和蓉城、足協2-2國安,等等。如果這些還不夠,邵佳一的人品、性格都值得稱贊;以及他與現U22國足主帥安東尼奧同事過,而這支球隊很有可能是未來國家隊的主要“兵源”,邵佳一與安東尼奧之間可以做到“無縫對接”……
說實話,窮盡中國足壇這么多年,確實很難再找出一名各方面表現能達到目前邵佳一這么全面、優秀的主帥人選了。打個比方,邵佳一就像諸葛亮三顧茅廬時對劉備的期待,誠如是,“百姓豈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了。一言以蔽之,國足的春天大概率很快就將到來。
但好話說完,就該說點“壞話”了。歸結起來,主要有3句:
第一、給足空間
這是對管理部門來說的。盡管這是媒體人認為土帥也“可以一用”的理由,但恰恰又是必要條件、一個要求,在此有必要多說幾句。
首先,郭士強的成功,絕非給足空間4個字這么簡單。10多年的教練生涯,兩任國家隊主教練,以及長期在CBA強隊執教的履歷,是目前的邵佳一根本無法企及的客觀事實。
![]()
![]()
![]()
![]()
![]()
其次,聯賽和國家隊備戰的關系,即聯賽是否“讓路”的問題必須要理順。無數的事實證明,為國家隊而把聯賽賽程切割得支離破碎,是管理部門好心辦了壞事。集訓時間越長,國腳的狀態反而越差基本上成了一個“規律”。包括聯賽尾聲階段爭冠和保級的賽事安排,也是球迷熱議的焦點。這對聯賽管理部門提出一個更高的要求,如何處理好聯賽和國家隊的關系、如何把聯賽安排得更規范、科學,是一個學問,目前看來還有提升的空間。
再次,邵佳一最近面臨的大賽就是一年之后的亞洲杯。他的合同到底簽多長?是亞洲杯作為一個考察目標還是下一屆世界杯的預選賽?足協敢不敢給他一個世界杯周期?
第二、提升自己,迅速成長為能夠當一面的主教練
這主要是對邵佳一說的。表面上看,這都是球迷再熟悉不過的老話了。但個人認為,或許應該涵蓋主教練的足球理念和戰術打法在內。雖然坊間傳說執教西海岸期間,球隊的戰術打法設計主要是助理教練、即邵佳一的“德國師傅”萊納-毛雷爾。
媒體給出的、讓球迷看得津津有味的毛雷爾加盟中超的故事中,有這么兩句引人關注的話:“德國媒體評議他是一個‘對混亂具有免疫力’的教練”、“他至今仍然被很多本土球迷認為是慕尼黑1860在21世界最好的教練”。
![]()
![]()
![]()
![]()
毛雷爾對邵佳一的影響是巨大的。甚至從西海岸目前的基本打法,都能隱隱約約看到邵佳一當初在1860一度打不上比賽時,毛雷爾對他身體、對抗、技術等多種因素的分析,并把他的位置調整至鋒線的影子。
但毛雷爾畢竟是一名65歲的德國人,作為主教練,邵佳一必須要有自己的足球理念和執教思路,形成自己獨特的戰術風格。而僅僅執教一個半賽季的中超,又是邵佳一的眼下的天然“短板”。也許,毛雷爾會跟隨邵佳一到國家隊。但如何把“師傅”的東西變成自己的本領、如何迅速提升,在中斷了職業聯賽執教的情況下,還要邵佳一做出更多的付出。
第三、選人用人
這也是老生常談話題,卻幾乎是每一名國足新帥上任時都不得不面對的問題。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伊萬的戰術打法核心一點就是單后腰,但中國足球一個殘酷的事實,就是目前沒有能夠勝任單后腰的球員。
說白了,是按照自己的打法習慣選球員,還是從實際出發修訂和完善自己的戰術打法。此外,選擇多名在聯賽都打不上球的球員進國家隊當主力,也是伊萬飽受詬病的一個主要原因。至于揚科維奇時期強調“體脂率”、因為傳說中的“內耗”而導致球迷比較認可的個別有實力的球員被排除在國家隊名單之外,說來話就更長了。
![]()
![]()
![]()
![]()
關鍵是,如本文開頭所說,已經有球員表示要“爭取歸隊”了。有好事的球迷紛紛猜測,這些球員會是誰呢?會不會是傳說中的那幾名老將,比如吳曦、張琳芃、李可甚至于漢超?
在分析國足11月份會不會打熱身賽的時候,不少媒體分析認為打不打無所謂。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未來的國足或會是以現在的U22國足為主,可能還包括更為年輕的U18等。換言之,除了朱辰杰、蔣圣龍、王鈺棟、胡荷韜等參加過18強賽的小將,上屆國足留隊的大概率不會太多了。而需要“歸隊”的,顯然不會是小將。
個人認為,國足的新老交替絕對必須盡快實現,但事實又是殘酷的。目前的國家隊,不但沒有效力五大聯賽的球員,甚至連留洋的都沒有,這與亞洲強隊是一個非常大的差距。如果一下子全部“交替”,只是以一班青年軍組建新一屆國家隊,毛雷爾再強、邵佳一再謙虛,可以預見的下一屆亞洲杯恐怕也難有突破。
從這個意義而言,吳曦、張琳芃、武磊等老將的歸隊,以老帶新、傳幫帶,不讓老隊員的寶貴經驗成為暴殮天物、如棄草芥,從而實現國足平穩過渡,應該是一個不錯的選項。一枝獨放不是春,只有百花齊放、萬紫千紅,才是真正的春天。
![]()
(今日獨稿,未經許可禁止以非本人名字轉載!圖片全都來自今日免費圖片庫,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