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超強臺風“樺加沙”侵襲金門機場,華信航空一架載有70人的ATR客機降落時遭遇強風亂流,機身劇烈左右搖擺,機翼幾乎觸地,所幸飛行員極致操作,果斷復飛,成功化解了險情。
在臺風環境下,飛機極易遭遇風切變,這種現象對于航空安全有著重大威脅。什么是風切變呢?簡單來講就是在短時間內或在短距離內,風發生了速度和方向的突然變化。在航空史上,因風切變而導致的事故并不少見,其中最著名的一起就是發生在1985年的達美航空191號航班墜毀事件了。
![]()
達美航空191號航班在達拉斯-沃斯堡國際機場接近降落時,突然遭遇微下擊暴流,飛機在短短幾秒內速度從每小時320公里驟降至220公里。
盡管飛行員全力應對,飛機仍首先在跑道附近的田野觸地,彈起后撞上汽車和水塔,導致136人遇難。這起事故到底是怎么發生的呢?達美航空191航班的失事過程典型地展示了風切變對飛機的致命影響。當飛機準備降落時,飛行員注意到前方的雷暴區,但認為可以安全通過。然而,就在離地僅800英尺的高度,飛機突然異常加速,隨后速度急劇下降。
![]()
這一突發情況是由微下擊暴流導致的,這是一種局部性的強烈下沉氣流。
當這種下沉氣流撞擊地面后,會轉向形成水平方向的輻射狀氣流。飛機先遇到強烈的逆風,隨后進入下沉氣流區,最后轉為順風,升力大幅喪失。為什么在經歷了這一系列的氣流變化后,飛機的升力就會大幅喪失呢?飛機能夠飛行的基本原理在于伯努利定律,當氣流流過機翼曲面時,上表面流速快、壓力小,下表面流速慢、壓力大,這種壓力差就產生了升力。
![]()
如果用公式來表示飛機的升力,大概就是這個樣子的:L=1/2ρv2SC_L(其中ρ為空氣密度,v為空速,S為機翼面積,C_L為升力系數)。
當飛機遭遇風切變時,空速v會發生劇烈變化,從而導致升力也出現大幅變化,當時達美航空191號航班在遭遇風切變時,速度短時間內就從173節急降至133節,這也就意味著升力在短時間內就喪失了40%。如此大幅的升力喪失,即便飛行員全力推油門增加動力,也是于事無補。
![]()
風切變如此危險,是不是說飛機一旦遭遇了風切變就很難幸免于難呢?
其實這與飛機當時所處的高度有關。從流體力學角度看,飛機起飛和降落階段最為脆弱,因為此時能量余量最小。風切變說到底是一個飛機能量管理問題。飛行高度越低,飛機可用的動能和勢能儲備越少,抵抗風切變的能力也越弱。再有,達美191航班遭遇的是強烈的垂直風切變,即風速和風向隨高度急劇變化。垂直風切變會使飛機經歷強烈的擾動,破壞氣動穩定性。特別是微下擊暴流會導致飛機首先遇到增強的逆風而升力增加,隨后進入下沉氣流區,最后遇到順風而使升力驟減。
![]()
達美191航班事故是慘痛的,但在客觀上卻推動了航空技術的發展。
在事故發生后,航空界開展了長達七年的研究,最終導致機載雷達和風切變探測器成為客機標準裝備。如今,全球主要機場更是都配備了多普勒氣象雷達,能夠探測微下擊暴流等危險天氣現象。飛行員在訓練中也必須完成風切變識別和改出程序的專項訓練。這些措施可以說是效果顯著,現在與風切變相關的航空事故已大幅減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