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茶姬開始賣衣服了。”
就在不久前,這條消息忽然沖上熱搜。
一件深藍色牛仔外套,繡著苗族花紋,售價599元,旁邊還有牛仔褲、漁夫帽、挎包。
網友調侃:“以后是不是要叫霸王百貨了?”
![]()
這不是霸王茶姬第一次引發爭議。
上市時,它的估值、融資、門店數都被放到放大鏡下審視,而這一次,人們的焦點卻從奶茶轉移到了服飾。
在不少人眼里,這是瞎折騰,可如果你翻開霸王茶姬的創業史,會發現瞎折騰,恰恰是它的基因。
更準確地說,這是創始人張俊杰的基因。
01
1993年,張俊杰出生于云南昆明。
10歲這一年,他的父母先后去世,這個年紀的孩子,本該坐在課堂上背課文,可他卻開始了四處漂泊的日子。
沒有穩定的住所,沒有可靠的依靠,他只能靠打零工活下去。
后來他回憶過:“我沒怎么上過學。”
這不是自謙,而是事實,他的漢字書寫能力很有限,給投資人做板書時,有些字甚至要用拼音代替。
聽上去像是劣勢,但在某種意義上,這段經歷塑造了他的底色。
![]()
他比同齡人更早理解生存的艱難,更早學會看人臉色,也更早明白要靠自己。
霸王茶姬的員工說過,老板喜歡要求團隊“要有匪氣、文氣、虎氣、猴氣”。
其實,這四個字正好勾勒了他的成長路徑:
匪氣,是少年流浪時練出的狠勁;
文氣,是后來苦學和品牌講述中培養的格調;
虎氣,是決策時敢于孤注一擲的膽量;
猴氣,是在復雜環境中生存下來的機敏。
這些,最終凝結在他個人的性格里。
02
17歲,張俊杰進入一家臺灣奶茶店打工。
別人把它當兼職,他卻當成課堂,三年時間,他輪崗幾乎做遍了所有工種:收銀、出品、加盟管理、供應鏈談判。
“我要把所有環節都吃透。”這是他對自己定下的要求。
這種學習方式,和很多創業者的路徑不同。
![]()
有人是靈光一閃,有人是資本推上臺階,而張俊杰是笨功夫:先學,再干,再總結。
等到2017年,他掛出第一塊霸王茶姬的招牌時,已經是一個對茶飲行業了如指掌的年輕人。
霸王茶姬與喜茶、奈雪不同,它沒有走“水果茶的路線,而是主打原葉鮮奶茶。
表面看,這個定位土得掉渣,但張俊杰給它注入了新的表達:用琴棋書畫、花鳥山水為靈感命名產品,用古典美學的視覺包裝做調性,甚至把東方美學搬進門店設計。
“喝茶”這件原本屬于上一代人的事,被他變成了一種年輕人的生活方式。
于是,伯牙絕弦橫空出世,到2023年,這一款就賣出2.3億杯。
![]()
幾乎所有年輕人都在朋友圈曬過這杯茶。
霸王茶姬的擴張速度,也隨之進入快車道,門店突破200家、500家、3000家,直至今天的7000多家。
03
高速擴張并不容易。
門店到200家時,霸王茶姬遇到瓶頸,西南市場快飽和了,要想走向全國,就必須融資。
張俊杰背著一摞項目書,飛到北京,走進投資機構的辦公室。
那天從傍晚一直談到凌晨,他幾乎不間斷地講了8個小時。
投資人后來回憶:“他的項目書寫得并不漂亮,甚至有錯別字,但他身上的那股子勁兒,是一般創業者沒有的。”
融資談成了,2021年,霸王茶姬拿下超3億元資金。
資本看重的,不只是奶茶,而是張俊杰本人。
![]()
2025年4月17日,紐約。
張俊杰站在納斯達克的鐘聲前,屏幕上亮起股票代碼“CHA”。
這一天,他32歲,他的身家達到32億美元,約合233億元人民幣。
對一個10歲流浪的孩子來說,這幾乎是無法想象的畫面。
媒體紛紛報道他的傳奇:從草根到富豪,從云南到世界,靠的不是學歷背景,而是一路摸爬滾打。
上市只是新起點。
財報顯示,霸王茶姬的全球GMV同比增長38%,看起來漂亮,但細看數據:大中華區下滑21%,營銷費用暴漲166%,單季燒掉近3億元。
![]()
資本市場更冷酷,股價較高點跌去一半。
奶茶行業的喜新厭舊,讓所有品牌都焦慮,顧客在朋友圈曬兩次新品,就轉身投奔下一個熱門品牌。
留住用戶,需要不斷花錢講故事。
04
張俊杰很清楚,霸王茶姬不能只有奶茶這一條利潤線。
于是,他把手伸向了服飾。
“踏花歸來”,名字詩意,設計靈感來自苗繡。
牛仔外套599元,牛仔褲499元,漁夫帽159元。
有人贊它文化底蘊深厚,有人嫌貴,有人嘲諷“買不起衣服,還是來杯奶茶吧”。
但張俊杰的算盤并不復雜:奶茶是入口,服飾是延伸。
要讓霸王茶姬從一個飲品品牌,進化為一種東方生活方式的代名詞。
![]()
他不滿足于賣一杯飲料,他要賣一種文化認同。
在最早的項目書里,張俊杰寫下三句話:
成為中國年輕人都知道的品牌;
成為中國創業者的最佳選擇;
走進世界100個國家。
如今,前兩條已經初步實現,第三條,也在一步步靠近。
在東南亞、北美的門店里,外國年輕人端起那杯帶著古典名字的奶茶,好奇背后的文化。
有人說:“這就像一個中國文化體驗館。”
服飾系列,也許是他實現第三個目標的伏筆。
未來,服飾能否真正打開局面?資本是否愿意繼續買單?這些都沒有答案。
但可以肯定的是,對霸王茶姬這個品牌來說,安分,從來不是選項。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