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覺得高血壓離自己很遠,直到體檢單上的數字超標才慌神。其實身體早會發出 “信號”,尤其是這 3 個征兆反復出現時,別不當回事,最好及時去測測血壓。
哪 3 個征兆要警惕?
不是所有不舒服都和高血壓有關,但這 3 個表現頻繁出現,別硬扛著,建議盡早檢查:
![]()
脖子發緊、后腦勺發沉,像套了 “緊箍咒”:這種感覺不是落枕或累的,更像是脖子后面有根筋拽著,低頭時更明顯,有時還會連帶著后腦勺發沉,像壓了塊小石子。比如早上起床后,穿衣服時覺得脖子轉著費勁,或者上班坐著時,總忍不住想揉一揉后脖子才舒服。要是這種情況一周出現 3 次以上,別只當是頸椎問題,測測血壓更放心。
沒熬夜沒累著,卻總覺得頭暈、眼睛發花:不是天旋地轉的暈,而是站起來時眼前稍微發黑,或者看東西時覺得有點模糊,像隔了層薄霧。比如從沙發上起身去倒水,走兩步就覺得頭蒙蒙的,得扶著墻站一會兒才好;或者看手機時,字突然變得有點不清楚,揉眼睛也沒用。這種 “莫名的暈” 和 “視力模糊”,可能是血壓在悄悄升高,別當成 “沒休息好”。
白天沒干活也累,晚上還睡不踏實:明明沒加班、沒做家務,卻總覺得渾身沒力氣,連說話都懶得說,想坐著不動;到了晚上,躺下后翻來覆去睡不著,就算睡著了,也容易醒,醒了之后就很難再睡著。比如周末在家躺著,什么都沒干,卻覺得比上班還累;晚上 11 點躺下,凌晨 2 點還睜著眼睛,腦子里也沒多想事,就是睡不著。要是這種 “累得慌” 和 “睡不好” 同時出現,別只吃助眠的東西,先測測血壓。
![]()
別被 “血壓測量” 騙了!這 2 個誤區很多人踩
知道要測血壓,但測不對等于白測,這兩個常見誤區一定要避開:
剛運動、剛生氣就測,數字肯定不準:比如剛爬完樓梯、剛跟家人吵完架,就馬上坐下來測血壓,這時身體還沒平靜,測出來的數字會比實際高。正確的做法是:測血壓前先坐著歇 10 分鐘,別喝水、別抽煙、別玩手機,讓心跳和呼吸都平穩下來,這樣測出來的數字才靠譜。
只測一次就下結論,可能會 “冤枉” 自己:有的人測一次血壓,發現數字高了,就覺得自己得了高血壓,開始焦慮。其實一次高不代表有問題,可能是當天沒休息好、喝了咖啡,或者測的時候姿勢不對(比如胳膊沒放好、袖帶太緊)。正確的做法是:連續 3 天,每天早上起床后、晚上睡覺前各測一次,每次測 2 遍,取兩次的平均值。如果這 6 個數字都偏高,再去醫院讓醫生判斷。
![]()
不想血壓升高?做好這 3 件 “小事” 就有用
控血壓不用刻意 “忌口” 或 “高強度運動”,日常做好這 3 件小事,比吃補品還管用:
每天吃鹽別超 “一啤酒瓶蓋”:很多人愛吃重口味的菜,比如腌菜、醬肉、紅燒菜,這些菜里的鹽太多,吃多了容易讓血壓升高。建議家里備個小勺子,或者用啤酒瓶蓋(去掉里面的膠墊)當參照,每天全家吃的鹽加起來,別超過一啤酒瓶蓋的量。比如炒青菜時少放鹽,拌涼菜時用醋、醬油代替一部分鹽,慢慢就能習慣清淡的口味。
每天走夠 “6000 步”,不用刻意跑跳:不用去健身房練器械,也不用每天跑 5 公里,日常多走路就夠了。比如上班時提前兩站下車,走路去公司;晚上吃完飯,和家人在小區里散 20 分鐘步;周末別總躺著,去公園逛一圈。只要每天能走夠 6000 步,讓身體動起來,對穩定血壓很有幫助。
每天留 “10 分鐘發呆時間”,別總繃著:壓力大、總著急也會讓血壓升高,所以每天要給自己留 10 分鐘 “放空時間”。比如中午吃完飯,坐在椅子上閉著眼睛歇一會兒,什么都別想;或者晚上睡前,聽 10 分鐘輕柔的音樂,讓腦子放松下來。別覺得 “發呆是浪費時間”,能讓情緒平穩,就是在幫血壓 “減負”。
![]()
最后要提醒大家:高血壓不是 “老人病”,現在很多年輕人因為熬夜、吃重口、壓力大,血壓也會升高。要是身體出現上面說的 3 個征兆,別拖著,及時測血壓;就算血壓正常,也建議每年體檢時測一次,早發現、早調整,身體才會更舒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