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軍攻破燕國,殺死了燕王姬噲和國相子之,在趙國武力的護送下,流亡在韓國的燕王姬噲的庶子回國即位,史稱燕昭王。
![]()
燕昭王即位后,探貧訪孤,同民同苦,吊念在戰爭中不幸死難的燕國將士,高筑黃金臺用來招集天下賢才,引進樂毅、蘇秦等人才,經過休養生息,國力大增,躋身戰國七雄。
燕昭王請教郭隗,齊國趁我們內亂攻破燕國,殺害我們的同胞,搶奪我們的國寶,我發誓要以雪前恥,想招攬天下能人賢士,以強燕國。請先生幫我推薦大才,我一定親自服侍。
郭隗說:“大王,您聽我講一個故事。”
古代有個君王,拿出千金之財派涓人去外地求購千里馬。結果涓人沒有買回千里馬,卻只給君王帶回來一個馬頭。說千里馬已死,只好用了五百金帶了個馬頭骨標本回來。
![]()
君主勃然大怒。但涓人不急不躁的說,君上放心,不久千里馬就自動上門了。
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千里馬的骨頭我們都愿意花重金求購,更何況活著的好馬良駒?果然,不久,三匹千里良駒便送到了國內。
現在君主打算招賢攬能,我建議您把我郭隗當作故事里的馬骨,從我郭隗開始,作拋磚引出美玉。比我更有賢能的人,看到大王招集賢才的決心,都會不遠千里前來輔佐燕王。
于是燕昭王為郭隗翻建府第,尊他為師,并在沂水河邊,修筑了一座高臺,高臺里擺放了幾千兩黃金,作為贈送給賢才的見面禮。賢者也愛財,各地賢士果然爭相前來,比如從魏國來的樂毅,從趙國來的劇辛。還有鄒衍、蘇代……
燕昭王拜樂毅為亞卿,為鄒衍修建了碣石宮,經過數十年的積累,并且任用這些外來人才的計策,燕國大治,國富兵強。
![]()
284年,樂毅率五國聯軍伐齊,攻克齊國七十多座城池,齊湣王兵敗逃亡。
最終燕國大仇得報,燕國國運得續。
千金買馬骨、高筑黃金臺的故事,也流傳千年。說到底,千金買馬骨,本身就是個形式主義罷了。
但是,所謂的形式主義,在很多時候,表現的是決心、意志。難能可貴的是,這樣的決心、意志,也便是戰意和戰力的體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