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齊王建一投降,秦國就把六國全收了,戰(zhàn)國七雄的時代算徹底完了。
但這六個國家的“死法”真不一樣,有的被一刀捅死走得快,有的被慢慢磨死熬得久,還有的看似體面投降,實則窩囊。
![]()
可要是在網(wǎng)上問“哪國滅得最慘”,不管是投票、知乎高贊還是B站彈幕,答案幾乎沒差,全指向趙國。
今天就跟大伙兒嘮嘮,趙國到底慘到啥程度,能讓所有人都達成這種共識。
長平:四十萬條命
趙國的慘,得從長平之戰(zhàn)說起,這事兒簡直是往趙國心上捅了最狠的一刀。
公元前260年,韓國有個叫馮亭的上黨郡守,干了件“甩鍋”的事兒,秦國都快把韓國打下來了,他偏把上黨十七座城“白送”給趙國,理由說得挺好聽:“趙要是收了,秦國肯定遷怒趙國,韓國就能多活幾天。”
![]()
趙孝成王當時也猶豫,知道這是塊燙手山芋,可上黨那地方太重要了,卡在太行山脈,能擋著秦軍東出,猶豫來猶豫去,還是接了。
這一接,就把秦趙兩國都逼到了絕路。
兩邊都把最精銳的兵、最有名的將軍、最后一點糧食,全押在了丹河谷地。
仗一打就是三年,趙國一開始派廉頗當將軍,老將軍知道打不過秦軍,就死守不出去,本來也能耗著。
可秦國壞得很,搞了反間計,在趙國散布謠言,說廉頗不敢打,還說秦軍最怕趙括。
趙孝成王還真信了,把趙括換上去當將軍。
換將這步棋,趙孝成王真是走岔了。
![]()
趙括光會紙上談兵,一上任就改了廉頗的戰(zhàn)術(shù),讓全軍出擊。
這正好中了秦國將軍白起的圈套,秦軍假裝打不過往后退,暗地里派兩支奇兵繞到后面,把趙軍的糧道全斷了,一下子就把趙軍團團圍住。
接下來的事兒,是中國古代戰(zhàn)爭里最黑的一幕。
趙軍被圍了46天,糧食全沒了,到最后士兵們互相殺著吃。
趙括沒辦法,親自帶敢死隊突圍,結(jié)果被亂箭射成了篩子。
剩下的二十萬士兵沒了主心骨,只能放下武器投降,他們以為投降了能活,哪想到白起一句話,就把這些人全坑殺了,最后只放了240個年紀小的回趙國報信。
![]()
《史記》里寫這事兒的時候特冷靜,可越冷靜越讓人覺得瘆得慌:“秦挾詐而盡坑殺之,遺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
現(xiàn)在去山西高平,當?shù)乩习傩者€把當年打仗的地方叫“殺谷”,村后的小山叫“白起臺”。
唐玄宗路過這兒的時候,看到傳說中的“頭顱山”,嚇得不行,專門建了座“骷髏王廟”,還塑了趙括夫婦的像,讓他們跪著給那四十萬冤魂賠罪。
考古學家在永錄村挖尸骨坑的時候,還發(fā)現(xiàn)一具骸骨嘴里含著半枚趙國刀幣,專家說,那應(yīng)該是士兵被埋前最后的動作,把“家”含在嘴里,帶進黃泉。
本來趙國是靠“胡服騎射”出名的尚武國家,可長平這一戰(zhàn),不光把全國的青壯年殺沒了,連精氣神都給打沒了。
![]()
后來史書里再提趙人,不是說“膽寒”就是說“股戰(zhàn)”,聽見“秦”字腿都軟,你說這慘不慘?
邯鄲:城破了不算完
長平之后趙國沒立刻亡國,靠信陵君帶的魏楚聯(lián)軍,還把秦軍打退過一次,又撐了38年。
可到了公元前222年,王賁和李信還是帶著秦軍破了邯鄲城。
這一次,趙國慘的不是死了多少人,是連“自己是誰”都被人強行抹掉了。
秦軍進了邯鄲城,沒想著安撫老百姓,第一件事就是“焚圖籍、滅譜牒、夷宗廟”。
![]()
趙國王室的男人全被砍了頭,女人被拉去當奴隸;家里藏的《趙書》《趙誥》,還有各家族的族譜、國家的法律文書,全被堆到叢臺下面,一把火燒了三天三夜。
你想啊,一個國家要是連自己的歷史、自己的祖宗都記不住,跟被“格式化”了有啥區(qū)別?
別的國家亡了,好歹還留點兒“念想”:韓國雖然沒了,還有《韓詩外傳》的殘卷傳下來;楚國的郭店楚簡里,還藏著當年的思想文獻;燕國宗室被屠了,可“荊軻刺秦”的故事老百姓一直傳著,那是燕人的最后一點榮耀。
就趙國,官方的東西一點兒沒剩。
![]()
后來司馬遷寫《史記?趙世家》的時候,愁得不行,只能靠秦國史官記的零星幾句話湊數(shù)。
他還專門去趙地走訪,結(jié)果問了一圈,“無一人能道其先世”,沒人說得清自家祖宗是干啥的。
如此看來,秦國這哪是滅國啊,是連趙國的“回憶權(quán)”都給奪了,這比殺幾個人更誅心,等于在文明層面把趙國“再埋一次”。
代地:燒的是趙國的骨氣
邯鄲破了之后,趙國還有點兒火苗沒滅,趙公子嘉跑到了代郡,就是現(xiàn)在河北蔚縣那一帶,自己當了代王,還拉著燕國的殘兵,想在易水和桑干河之間接著抗秦。
![]()
可那地方太偏了,又冷又窮,糧草全靠鮮卑部族接濟;手下的士兵大多是長平之戰(zhàn)的遺孤,爹和哥被秦國坑殺了,媽被秦國擄走了,就剩他們自己,可還是抱著“趙”這個字不撒手。
能打的將軍也沒幾個,就代相趙恢和將軍武陽,滿打滿算就三萬兵,硬跟秦軍耗了一年。
公元前222年冬天,王賁帶了十萬邊騎從雁門出來,分兩路夾擊代城。
趙嘉知道打不過,可他沒投降。
城破的時候,他拿著劍進了趙氏宗廟,先殺了妻子,怕她被秦軍俘虜受辱,然后自己抹了脖子,臨死前還把血抹在“趙”字旗上,扔到火里。
![]()
那火著了三天都沒滅,易水的水都像被染紅了,趙國的祭祀從此徹底斷了。
對比其他國家的君主,趙嘉這股勁兒真讓人佩服。
齊王建舉全國投降,想換個安穩(wěn)日子,最后還是被流放餓死;楚王負芻被俘了,好歹還保住了宗廟,沒被滅族;燕王喜逃到遼東,最后被俘也沒遭太大罪。
就趙嘉,明知道打不贏,還非要扛到最后一刻,連自己的命都不要,就為了保趙國最后一點尊嚴。
為啥網(wǎng)友都覺得趙國最慘?不是因為它丟了土地、死了人,是它從人口到文化,再到最后的尊嚴,全被撕得稀碎。
![]()
可就算這樣,趙國也沒像其他國家那樣茍活,四十萬士兵明知糧盡還拿起長矛,趙嘉明知必敗還拔劍自刎,這份“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血性,才是趙國最讓人疼的地方。
趙國是亡了,但“趙”字里藏的骨氣沒亡,就像有人說的:“趙氏雖亡,趙魂不滅;長平雖敗,血性長存。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