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圓方計劃做一個線下沙龍的想法有一陣子了。
最初萌生這個想法是二二年到二四年做過的幾次讀者見面活動。在深圳,杭州,上海,北京都搞過,只是規模不是很大。
不過每次收獲都還挺大的,都會遇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伙伴。
也有很多小伙伴說,想參加一個長期的線下活動,能夠定期的多聚聚。
畢竟很多機會和創新,也的確是人和人接觸多了,才能碰撞出一些有意思的火花。
不過這些年,圓方的確有些陷于繁雜的工作當中。并沒有多少時間去思考和張羅這個事,所以有這個想法,卻也并沒有真正實施。
2.
今年圓方慢慢的把一部分工作重心轉移到了北京。
前前后后忙活了小半年,總算有了個可以落腳的辦公室。想做一個小型沙龍的想法,就又萌生出來。
簡單說說沙龍的形式哈。
時間:
沙龍大概會放到周六下午到晚上的時間。應該會是從下午3點,持續到晚上9點左右的一個活動。
流程:
3.00-3.30 是簽到和自由交流的階段
3.30-6.30 是主題分享階段
階段一:是圓方專題分享一個主題時間是一個半小時。
階段二:是圓方邀請的嘉賓主題分享,大概時間是45分鐘。
階段三:是開放麥交流,就是有愿意分享的伙伴,提前準備可以上臺做分享。大概每位是15分鐘左右
6.30-9.30 是晚宴階段
晚宴采取 半自助+葡萄酒會 的方式,大家可以隨意去和有興趣的伙伴做一些交流,
(對了,來參加的小伙伴,每次可以從圓方的酒柜挑一瓶圓方收藏的全球各個產區的葡萄酒,作為晚宴的用酒)
頻次:
沙龍大概會保持在每兩個月一期左右頻次。中間有特殊情況的話,也有“加餐”的可能性。
以上,就是沙龍的一些很不成熟的想法。圓方想聽聽小伙伴們想法,聽聽大家的建議。
五個問題:
1.是否應該設置門檻
比如是否應該從年齡,資歷,能力,等其他方面設立一個篩選門檻?
2.整個社群的人數應該控制在多少?
一個社群,人太多大家也不太愿意深入交流。人太少,又無法保持多樣性。所以整個社群的人員控制在多少合適呢?
3.是否允許非社群的人員參加沙龍?
比如某次活動,會帶朋友一起參加?
4.沙龍活動應該保持一個怎樣的頻次?
一月?兩月?季度?
5.沙龍是應該按次收費呢?還是按年或兩年收費呢?
組織活動,準備分享內容,圓方的確要付出許多心力和時間的。而組織活動也有不少剛性的成本。應該按每次的方式收費呢?還是應該按年付費呢?
以上,期待小伙伴們的建議
![]()
![]()
![]()
![]()
![]()
![]()
![]()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