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七號宋
大家發現沒,有些設計火爆一陣子,然后就會被“清算”出舞臺。
最近被點名的,是隱藏式門把手。
工信部在今年5月啟動了《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制定,明確要求全隱藏式門把手必須配備機械冗余結構。最近又傳出,監管層擬一刀切禁令,只允許半隱藏式和傳統門把手繼續存在,并要求車企在2027年7月前完成整改。
![]()
需說明,僅是全隱藏式門把手被限制,半隱藏式的不在此次清退范圍內。
消息一出,有些人喊可惜:這么高級的設計,怎么說沒就沒了?
但我想說,真沒必要遺憾。回顧汽車發展史,類似的案例太多了。
那問題來了:設計被淘汰的邏輯,到底是什么?為什么說沒就沒了?
隱藏式門把手,為啥受追捧,又為啥退出
隱藏式門把手被車企追捧,其實就兩個原因:
第一,好看。全隱藏式門把手收起來時,車身線條順滑,整車氣場一下子就不一樣,看起來更高級、更有未來感。對新勢力來說,這種設計幾乎成了標配。
第二,能湊個性能賣點。門把手收起來以后能降低一些風阻。雖然這個風阻降低,對續航的提升沒宣傳得那么大,但放在宣傳冊里總能多幾句說辭。
![]()
可問題也很明顯:平時容易劃手,冬天還怕凍住;一旦發生碰撞或者起火,車輛斷電以后,電子系統失效,隱藏式門把手就徹底罷工,卡住黃金逃生時間,這才要命。
跳燈的命運:從經典符號到強制淘汰
這讓我想起另一個經典設計——跳燈。
在上世紀(參數丨圖片)70到90年代,跳燈是跑車和性能車的標志。想象一下,夜晚開車,按下按鈕,兩只大燈“刷”地從發動機蓋里彈起來,《頭文字D》BGM是不是要響起來了?
![]()
但它為什么消失了?
最直接的原因是歐美日逐漸加強行人保護法規。跳燈在碰撞時容易彈出或損壞,對行人二次傷害的風險大,直接被安全紅線卡掉。同時,法規還放寬了大燈高度要求,跳燈的價值又被削弱了一層。
沒有了高價值壁壘,跳燈的一些細節問題也被放大了——冬天結冰打不開;電機壞了燈升不起來;洗車進水;高速行駛時還會突然“眨眼”。
![]()
所以,跳燈和隱藏式門把手的命運很像:看上去炫酷,但復雜、不可靠、不安全。
當然了,真要細分,跳燈是因為行人保護被淘汰,隱藏式門把手則是因為逃生受限。一個是因為車外人的安全,一個是因為車內人的安全。
汽車設計史上,還有哪些消失的美學
繼續往前看,汽車外飾設計史上,其實有很多造型都曾風光無限,但最后還是淡出了舞臺。原因有的跟安全相關,有的純粹是審美潮流過去了。
比如,火箭尾翼。
1959年的凱迪拉克Eldorado以其5.7米的驚人長度和6.4升V8發動機成為當時汽車界的巨無霸。這一代車型最大的亮點在于其獨特的巨大尾翼設計。
當時正值美蘇太空競賽,美國公眾對火箭和宇宙充滿幻想,汽車廠商順勢把火箭造型搬上車。尾翼成了奢華與未來的象征。
![]()
可惜,等潮流過去,消費者審美回歸理性,尾翼顯得夸張又累贅,最終被拋棄。
再譬如,半隱藏式后輪拱。
1938年,第一代Fleetwood 60 Special誕生,當時這款車的后輪還是敞開的;等到1942年第二代,后輪就被包覆起來,模樣更夸張;來到第三代(1949年),設計師哈利·厄爾甚至給它融入了大量P38戰斗機的設計元素,并在往后的數款車型中逐步演變,這款車也被后人認為是尾鰭的鼻祖,評價頗高。
![]()
這種造型后來也被認為是尾鰭設計的前身。可隨著汽車越做越注重空間利用率和維修便利性,這種遮掩輪子的做法不再流行。
還有隱藏式大燈。
別克Riviera采用過貝殼蓋一樣的隱藏大燈。不開燈的時候,整個前臉像一體化的進氣格柵,看起來整潔又有整體感。
但和跳燈類似,它增加了故障率,最終僅停留在了概念車階段。而且現在汽車大燈逐漸采用貫穿LED燈帶,它作為科技“點綴”,反而比封閉式大燈模式更有融合感。
![]()
這些設計放在今天看,都有種復古的科技浪漫。它們消失,并不是因為用戶集體抱怨,而更多是因為潮流過去、法規限制、技術進步。
未來設計會不會越來越枯燥?
這是很多人擔心的。隨著安全理念越來越嚴格,空氣動力學被卷到極限,汽車外觀是不是會越來越像同一張臉?
有可能。但也別太悲觀。車企總能在細節里找到新突破口。
比如現在越來越多車企開始強調車漆的重要性,發布會上甚至會單拉一個版塊來說車漆。小鵬P7上市時,甚至一個顏色一個代言人。
![]()
雙色車身也越來越常見,以前主要出現在百萬級豪車上,現在二三十萬的車型也在玩。色彩成為表達個性的窗口。
更有意思的是對空間和功能的挖掘。從早期的封閉式前艙,到能放置行李的儲物前艙,再到蔚來的階梯式前艙。說明在設計空間利用上,依然可以有新花樣。
![]()
汽車設計會受到安全和法規的限制,但不會停下進化的步伐。
總結
汽車外觀設計為什么會被淘汰?我們可以總結出:
涉及安全的,一定會被禁。隱藏式門把手、跳燈,都屬于這個范疇;
不涉及安全的,如果潮流過去,就會自然消失。火箭尾翼、半隱藏輪拱,就是例子;
有更可靠的技術替代,舊設計也會被拋棄。隱藏式大燈被LED燈取代,就是典型。
那未來汽車外觀的趨勢是什么呢?要我看,未來更多的是在細節和質感上玩創新,很難再大刀闊斧地搞造型實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