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學從1990年開始,沒有上過所謂的幼兒園。從一年級開始便要自己帶凳子去上學了,于是,由于做工或者家庭的原因,班級內的凳子高低不同,但課桌還是可以保障的。
此保障不知是因為我們年紀小扛不動桌子還是因為別的原因。反正,攜帶凳子的經歷貫穿于小學時代的整個過程中。
桌子的攜帶要從五年級開始,那時,十幾歲的年紀,倆人合作便可抬桌子至不遠的學校了。由是觀之,說不定就是因為年紀的緣故才讓我們五年級帶桌子的。但根源上還是五年級之前的桌子數量是可以保障的。
從家中拿桌子,于是就出現了桌子高低不同的樣子,有的很像課桌,有抽屜可以供倆人合用;有的卻根本就是家中的方桌,沒有抽屜還很高;更有的學生根本沒有桌子可以攜帶便只能搭便車,成為與別人合作的人,共用一張桌子。
因為桌子都是倆人使用,此時就會出現仨人的情形,增加的那人便顯得相當特殊。只是,小學的時刻多的時間是玩,學習的很少,也便可以應付過去。其實,自己攜帶課桌最大的好處就是驗證財產私有與公共財產的下場不同。
一般來說,在五年級之前的歲月里,課桌總是傷痕累累的,因為那不是自家的,便在上面雕刻各式的文案。
有時候,閑來無事還拿小刀專門削桌子玩。只是到了自家的份上,再也沒有這樣對待的,大家都敝帚自珍起來,如有損耗便會到處明察暗訪,希冀尋找出那人的痕跡。
不過,這樣的尋找多是無疾而終,因為這樣的事件畢竟太多太多,當大家自己的桌子都有損害的時候,突然覺得破罐子破摔起來,反正如此,死豬不怕開水燙,愛咋就咋吧。所以,盡管剛開始秉持保護自己桌子的意識,但最終的結果還是不盡如人意。
初中之后便結束了自帶桌子上學的歷史,只是桌子要繳納使用費,直到畢業之后才能退費。
那時,午休要在學校完成,因為小學教師不相信會在家中午睡,這算的上是一種強制措施。盡管強制,但也沒有收到想象中的效果,畢竟,總是會出現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事件。
小學時代里,精力太過旺盛,誘惑也夠多,但都是些小孩子們的把戲。比如下水庫,比如去園子里偷點水果吃,比如偷著中午看電視等等。
為了這些不正常的事件,小孩子們總會鋌而走險,翻墻頭,爬窗戶,不一而足。
最經典的畫面無疑是出現了后顧之憂,有的果園主人領著抓到的學生來到學校,或者同去之學生下水庫死掉幾個等等,但這樣的畢竟很少很少,多的是看電視等,抄最近的同學家,看著黑白電視劇《雪山飛狐》等,津津有味,恨不得電視劇趕緊來個快進,也總是嘆息還沒結束就要上課去。
當老師或者班干部要檢查的時候,大家便乖乖裝作睡覺的樣子,在桌子上,或者在凳子上,或者直接鋪個尼龍袋子在地上,講臺上,都是午睡中的同學們。
老師早知道剛剛回來根本沒睡便用狗尾草撩撥我們的胳肢窩,誰人能不笑呢?于是,真相大白,頗有得逞之快意。只是,很快,這樣的時光就過去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