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個連接濰坊寒亭區、經濟區兩區政務大廳的“寒亭經濟云上大廳”,170項社會事務領域事項實現一站受理、跨廳審核;22家企業通過知識產權質押融資3.4億元,將“無形資產”轉化為“真金白銀”;106個事項實現“減證辦”“免證辦”,26個事項實現云服務零見面,468個事項實現全程網辦……濰坊經濟區用一攬子落地舉措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以“真金白銀”和高效便利精準回應企業需求。
![]()
優化審批流程 提升助企效能
為打造宜商興業的發展環境,讓企業放心生產、專心經營,濰坊經濟區完善對企服務機制,設立企業服務專窗和熱線平臺,實現“一口受理、分類轉辦、限時反饋”服務鏈條。健全“12345”熱線訴求解決機制,完善接訴即辦機制,搭建起聯系企業與政府的“快車道”。此外,持續推行“不打烊”服務、延時服務、預約服務,扎實開展“項目管家”服務,改“窗口坐等辦理”為“主動上門服務”。
濰坊經濟區對重點項目、重點企業開通“綠色審批通道”,把幫辦代辦志愿服務直接送到項目現場,在了解到海岱智聯機器人、友程機械二期、天元智能制造等項目有基礎設施用地需求后,濰坊經濟區積極主動對接項目立項單位,第一時間前往項目現場調查了解情況,一個工作日內集中辦理清源街南側改造工程等20個工程項目立項變更手續。今年以來,濰坊經濟區為重點項目上門服務30余次,有效縮短開工時間2個月。
![]()
聚焦“心頭之急” 解決實際問題
一些看似細微的“小問題”,恰是檢驗地區服務精準度的“試金石”。在走訪山東悍沃農業裝備有限公司時,服務企業專員了解到該公司因內部空間不足,導致員工停車困難,新產品試驗田用地緊缺,制約了企業日常運營與研發測試。在得知相關情況后,濰坊經濟區立即協調周邊產業園閑置場地作為臨時停車區,并聯系溝通轄區內種糧大戶提供專項試驗用地,僅用三天時間就解決了企業的“心頭之急”。
以市場主體評價和群眾感受為最高標準,聚力打造近悅遠來的一流營商環境,今年以來,濰坊經濟區持續深化服務企業專員制度,105名服務專員開展遍訪企業、四上企業摸底、“我為企業找訂單”等活動50余次,幫助企業解決問題30多項。
![]()
近日,山東華全動力股份有限公司反映遭遇運輸瓶頸。“我們出口產品的貨車通常用的是大型拖掛車輛,出入廠區比較困難,需要開通新門來緩解交通壓力。”該公司工作人員說。濰坊經濟區服務企業專員在摸清具體情況后,第一時間走訪現場,在征得廠區所在地村民、村委的同意后,迅速組織人員對地面附著物進行清理,并鋪設長約30米的水泥道路。廠區北門的建成投用,顯著提高了該公司的物流效率,讓企業更加專心地投入生產、推動發展。
![]()
打造交流平臺 搭建企業溝通橋梁
去年以來,經濟區實體化運行企業家協會,組織企業家培訓班、企業家大講堂等精品培訓課程,分領域常態化舉辦企業家沙龍、企業家“下午茶”、校企對接等活動,為企業家搭建深度溝通對接平臺,促進信息互通、資源共享,促成企業互配互采合作意向20余項。山東華信工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通過參加企業家協會的活動,不僅提升了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還幫助我們拓展了客戶資源”。
優越的營商環境使企業主動成為招商大使,區內企業恒誠祥機械成功引進快遞包裝行業龍頭天元集團來區建設北方生產基地,美國財富500強派克漢尼汾公司將上海工廠搬遷至經濟區,并落戶濾清器中國總部。(通訊員 張文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